阅读历史 |

在年代文里当炮灰[七零] 第111节(1 / 2)

加入书签

再听到关于食品一厂的消息,就已经是三月底了。

苏苗苗有些诧异地问道:“食品一厂改成首都面粉厂了?我还真的没太了解过,首都这边一直没有面粉厂?”

赵国光回道::“有面粉厂,但因为早些年小麦产量的问题,面粉厂的规模就不是很大。不过随着这两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首都这边小麦的产量上来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提高,对细粮的需求增大了,所以……”

“所以,食品一厂是被合并成面粉厂了。”

“对。”

“那食品一厂那些厂领导呢?”苏苗苗又问。

“都被免了各自在厂里的职务,但念起他们这么多年为厂贡献,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全都被重新放回车间,当普通工人了。”

听到赵国光知道得这么清楚,苏苗苗有些好奇:“赵主任,你是咋知道得这么清楚的啊?”

赵国光看着苏苗苗有些狐疑的眼神,心里打了个激灵,连忙道:“因为这事儿闹得挺大,民众都很关注后续结果,所以市政府就贴了一个公告出来,将食品一厂要被合并成面粉厂分厂的事儿公开了。至于这些厂领导的安排,我都是听原食品一厂的工人说的。”

苏苗苗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那厂子里的那些工人都是怎么安排的?”

“有一部分被调取了面粉一厂,还有一部分被留在了二厂这边。还有几个,因为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了他们有在工作中薅社会主义羊毛,偷拿厂子的东西,所以就给开除了。这些事也都是这几个被开除的人给宣扬出来的。”

“怪不得。”苏苗苗嘱咐道,“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尘埃落定,那我们也没必要落井下石,回头你跟厂里的工人们开个会说一说,让大家在引以为戒的同时,也都不要过多关注了。咱们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要主抓生产,尤其是在食品一厂变成面粉二厂以后,我们的豆瓣酱也能全面占领首都这里,而不需要再有顾忌了。”

“好的厂长,明天早会的时候我会专门和大家说一下这事儿的。”

苏苗苗道:“那我今天就先回去了,厂里的事情就交给你安排了。”

看着苏苗苗从开厂至今,第一次早退,还显得如此迫不及待的样子,赵国光多少也能猜到,这一定是因为今天是首都各大高校留学生回国的时间。

曾经还在部队里,没法和自家老婆天天在一起的赵国光很是理解这种聚少离多,久别重逢的感受,于是他认真说道:“厂长您放心吧,我会看好厂子的,您可以多休息几天!不过,去机场的话,用不用我安排咱们厂里的车子送您过去?”

苏苗苗:“……”

突然有一种被下属调侃的感觉怎么办?

不过,赵国光猜得没错。

今天是顾岁安回国的日子,是两个人在阔别了整整六个月以后,终于能再次见面,且不会再有分别的重逢。

但有一点,他没猜对。

——苏苗苗并不是要去机场接顾岁安,而是要回家等他。

面对赵国光的好意,苏苗苗拒绝道:“不用了,厂里的车子都是用来送货的,怎么能为我个人使用。这一点赵主任你可也要注意,别坏了厂里的规矩。”

听出苏苗苗话语中对这点提议很是不赞同的预期,赵国光严肃表态道:“我一定注意,不会再出现这种错误思想!”

苏苗苗颔首道:“知错能改还是好同志!好了,你赶紧回车间盯着生产进度吧,我先走了。”

“厂长再见!”

“……再见!”

所以说啊,工人们太过爱厂敬厂长,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啊~

——

顾岁安在走下飞机,重新踩在华国的土地上时,突然就有些想要落泪。

这不光是对能同苏苗苗再见的激动欣喜,还有一种他很难形容的,对祖国思念的深沉情感。

而同顾岁安一样重返祖国母亲怀抱的同学们远没有他只是略红了眼眶,却还能稍稍控制不让眼泪落下的克制,一个个全都如同乳燕归巢一般,在看到站在不远处来接机的老师、教授们,而热泪盈眶。

回来了?

回来了!

几百名留学生的行囊里都装满了他们在这半年时间里,耗费了无数精力和心血抄录下来的书籍,以及在课堂上写满了一本又一本的笔记。

所有的纸张都被保存得很好,字迹也都十分清晰,而里面所有的知识,都是如今的华国所需要,所必要的。而这一册册的书籍与笔记,都被他们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供养他们出国的学校。

就像是乌鸦反哺一样,国家与学校给了这些孩子们去到外面世界,见识更广阔天地的机会,而这些孩子也同样能在那繁华都市中守住本心,竭尽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去反哺祖国给他们的一切。

就这样,几百名的归国学子被各自的学校领走,而顾岁安在回到学校后,除了将自己整理出来的书籍交给学校后,还带回了一个消息。

“我怀疑xx大学派出去的学生,被m国政府策反了。”

京大校领导:“?!”

顾岁安说的那所大学是首都众多大学中的,一个边缘学校。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但校领导似乎是有点关系人脉的,因为在国家准备安排各高校学生出国的拟名单里,原本是没有他们学校名额的,后来也不知道是怎么个操作,就在原计划的出国人数中,多添了几个,给了这个学校的学生。

而这几个学生的专业还都是偏文学、艺术类的,在众多留学生中,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顾同学,你这样讲有什么依据吗?难道只是因为他们在国外和那些m国佬……不是,和那些m国人关系比较密切?”京大的校长认真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不是也和市政府那边报备了过阵子会有一个和你交好的外国同学会过来华国,进行投资交流吗?”

顾岁安面对校领导略带审视的目光,没有半点心虚地回道:“我和tim联络主要是为了推动国内的经济发展,他会来华国,也并不是因为我,而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至于我为什么会说那几个同学被策反了,是因为我有了他们交换情报的证据。”

他并没有说自己也曾经被莉莉安接触过的事情,因为顾岁安只是不愿意国内情况刚好一点就被这几个立场不坚定的同学搞砸一切,可他并不想自己被怀疑。

“这些,都是我搜集到的证据,并且这几个被我怀疑的同学身上应该还留有m国那边给他们的信物,以及零散的电台部件。”

说着,顾岁安将自己准备好的资料递给领导:“我从不想怀疑自己的同胞,但我也不想我们的祖国因为他们而遭受打击。但一切是非黑白,还需要由专业人士去负责,如果他们不是,我愿意道歉。”

看着顾岁安递过来的资料,神情越发阴沉的校长在对比之下,越发体会到了顾岁安赤子之心的可贵。

实际上,国家在安排这些学生们出国时,就曾有过担心,因为他们的年纪,与阅历都不足以低于外面的花花世界,所以对于是否要安排留学生这件事,其实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上层就已经在争论不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