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在年代文里当炮灰[七零] 第63节(1 / 2)

加入书签

沈瑜点头:“可以啊,明天上午你有课吗?要是没有的话,我们可以明天就去。”

回忆了一下自己的课表,确定明天没有课后,苏苗苗点头,答应了明天和沈瑜一起去看门脸的事儿。

第二天一大早,苏苗苗就和沈瑜,以及不放心两位女同志出行,而特意调了一节课跟着一起去看房的周秉文,朝着那间门店的位置出发了。

三个人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离开学校没多久,林冰清却不知道从哪儿打听到了经济系的周教授今天调课出门的事情,这让她联想到苏苗苗今天一大早也离开宿舍不知道去哪儿的事儿……只见林冰清被长发挡住的脸上,她的表情格外阴险。

——

因为门店离京大不算远,所以三个人也就没有借助其他交通工具,直接步行着去了目的地。

一路走着,苏苗苗都在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这附近果然如沈瑜所说,都是住宅区,看来往人的穿着,大多也都是工薪阶层的样子,这对于苏苗苗对这间店铺未来的发展计划而言,是非常适合的。

而等到了地方,她看着这间门店,就更是满意了。

朝阳的位置,窗明几净。屋内面积大概八十平方米的样子。结构很好,后面还捎带一个十多平米左右的隔间,是一处非常适合作为员工休息间或者是值班室的存在。

外面的空间也很敞亮,长方形的构造,进店后一目了然的同时,到时候还能在门口的时候做个小回转的玄关,等到冬天的时候,挡风不说,还能保证这来来往往进出人的时候,屋内的温度不受影响。

苏苗苗在情感上是非常中意,甚至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但她的理智上却仍对这个价格抱有疑惑,甚至在看到实体后,她更不可思议了。

这么好的位置,这么大的面积,只卖两千二……这怎么想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要让苏苗苗拒绝,她又实在是难以拒绝。

她思来想去,决定先去问问房主这间门店的产权问题,只要产权没问题,那么其他的也就都不是问题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房主过来了。

只听他大声喊道:“沈教授,您这回过来是确定要买了吗?说实话,要不是我儿子结婚非要买新房,不愿意和我们挤在一起住,这间门脸儿我还真舍不得卖呢。”

听见这话,苏苗苗心思微动,心道要是着急出手的话,价格的确会被压低一些,两千二的话,虽然被压得有点低,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就还不算太离谱。

沈瑜看了一眼苏苗苗,回道:“您这间店我们的确有想买的念头,但这个价格咱们之前说好的,你可不能变啊。”

房主看了一眼还在四处打量着店内环境的苏苗苗,先小声道:“这就是您说的那个小姑娘吧,放心,我绝对不会给您说漏了,保准那小姑娘不会知道。”

说完,他又高声道:“您放心,只要您诚心诚意买,那交了钱咱直接就把房子过户好了,绝不耽误半点功夫!”

听到这,苏苗苗又对产权问题放了心,越发觉得这间房不错起来。

而与此同时,沈瑜的心也算是踏实了一点。

实际上,这间门店的价格并不是如沈瑜告知苏苗苗的两千二百块,也不是可以砍掉两百块的两千块,而是要三千块钱。

被隐瞒起来的那一千块,是顾岁安在通过沈瑜夫妇俩,知道苏苗苗想要买门店后,主动请缨,并在帮忙找到的这处叫苏苗苗一见钟情的门店后,提前垫付了一部分钱,才将这间房子原本三千块钱的要价,变成了说给苏苗苗的两千二。

至于虚出来的那两百,其实只是为了迷惑苏苗苗而故意抬高的。因为不管她砍不砍价,老板都会抹去这二百块钱的领头,这间门脸儿最后的成交价都还会是两千块钱。

实际上,要不是顾岁安怕苏苗苗发现,他都想直接把这门脸儿买下来送给她。

但想到苏苗苗的脾气……他就没敢这样。

并不知道这个价格背后还有这等玄机的苏苗苗又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逛了一圈后,朝沈瑜点了点头,算是彻底敲定了这事儿。

…………

把房屋买卖过户手续弄好后,苏苗苗心里很是满意,虽然这一间门脸儿掏空了她这两年的大半积蓄,但它的升值空间和利用价值却是足够苏苗苗赚回好多个两千块钱回来。

这笔买卖,不亏!

和苏苗苗一样对这笔买卖感到十分满意的,还有房主。

他那时候的着急卖这间屋子给儿子买房还真不是瞎话,这回钱到手了,儿子的婚事也就妥了,没准儿等明年,他就能抱上孙子了!

而最放松的,应该得是沈瑜夫妇。

他们俩在房价这个问题上,可以说是人生第一次说谎话,紧张又心虚,还带着那么一点点的刺激(?)

但甭管咋说,这事儿算是妥了,他们也算是不辜负小安的众望,也没有耽误苗儿的买卖。老两口子也算是彻底踏实了。

总而言之,这一笔买卖不光是三方满意,三方收益,还是三方都有自己对未来的期盼。

苏苗苗站在台阶上,看着路边已经吐露新芽,萌生绿意的树木,不禁神深呼了一口气。

眼前的一切,当真是无尽春光,一片大好啊!

作者有话要说:

改了一下门店房的价格和面积。

日常求个营养液灌溉,要是可以的话,也请大家收藏一下作者专栏,这个挺重要的,专栏里的预收大家要是喜欢的话,也可以收藏一下,写完这本下一本就写那个。

爱你们哦~(ballball评论了,这实名制一出来,我评论直接减半,我这心情很难控制啊)

说起买房,不要觉得回到以前的年代就能买得起房了(社畜流泪)

在那个人均年收入都到不了一千的年代,想要买所房也真的是很难很难。

我查找这方面资料的时候,七十年代北京的小四合院要八千多可不是我瞎编的,这对于后面改革开放后,八九十年代而言,已经是便宜的了。

最直白的是89年的时候,那时候北京房子每平方米就要1k6~1k9了,想买间一百平米的房就得16万到19万,可那个时候,已经开始了工人下岗,打破铁饭碗的日子了。

所以,为啥这间门脸儿能卖出四合院一般的价格呢?

因为它位置好啊,面积也不小啊。

这甭管在啥时候,地理位置都是很重要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