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在八零做美食[重生] 第63节(2 / 2)

加入书签

廖大娘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放到床上。

“大娘,孩子好带不,晚上闹不闹的?”

“不闹,吃了就睡,睡了就吃,拉了尿了就哼唧两声。隔壁病房有一个也跟咱们家双双一天生的,不过双双生在上午,那家生在下午,生了个女儿。那个闹腾哦,爱哭得很,一到了晚上哇哇的。咱们家的孩子不哭闹。为了这个,猴子还特地去问了医生,说孩子不哭是不是哪里有毛病。被医生说了一通。”廖大娘想起来查房的医生听到猴子问这个问题时的表情,又想笑了。

陆征能倒是很能理解猴子的心情,他第一次当爸爸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在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每次孩子出了点什么事儿,他都很紧张。

何夏显然也想到了,她笑着跟廖大娘道:“刚刚当爸爸的都这样,征能那时候也是这个样子。”

两人聊着生意经,那边杨代双也醒了。这个孩子长得太大,为了生他,杨代双可是糟了大罪了,先疼,医生说杨代双能生,顺着医院楼梯上上下下走了十来趟,疼了三四个小时宫口都还没开全。后来实在是疼得没办法了,才剖腹产的。

这个时候的剖腹产还没后世那么发达,就拿那个缝合的线来说,后世的线可以直接跟肚子长在一起,不用拆,现在的不行,杨代双还得等过段时间伤口张合了再来把线拆了。

何夏坐到杨代双的床边:“恭喜啊,代双。”

杨代双抿嘴一笑:“姐你们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叫醒我?”

“才没来多久,刚刚看了会儿孩子呢你就醒了。”

今天是孩子出生的第三天,有人扶着,杨代双已经能下地走动了,但躺在床上的时候是翻身都困难的。

“娘,猴子呢?”杨代双看了一圈,没见到猴子,便问廖大娘。

廖大娘道:“去给孩子洗尿布了,要上厕所了吗?”

杨代双的尿袋已经拆了,现在要上厕所都得自己下地去,猴子在的时候都是猴子扶她去的。

“想去了。”杨代双对廖大娘也没有什么说不出口的。她没有亲妈,后面又遇到了张老婆子那样的婆婆。

杨代双对婆婆的要求不高,对她好一点,不打她不骂她就好了。跟猴子婚后,廖大娘对她很好,拿她跟亲闺女一样的看待,她跟猴子吵架了也是站在她这边。平日里对她也是很爱护。

杨代双感念廖大娘的和善,也对廖大娘很好,婆媳俩你对我好,我对你好,走出去谁不说她们是母女?

廖大娘去把杨代双扶起来往厕所去,陆征能早就去找猴子了,何夏在病房看小宝宝。

护士来查房,见产妇不在,说了一会儿再来,又出去了。

杨代双很快就回来了,她坐着喝了几口水,吃了一碗小米红枣粥,又躺回了床上,廖大娘把孩子抱到杨代双的边上,让他喝奶。

杨代双还没下奶,但也得让小孩子嘬嘬,不然奶不通不说,久了孩子嘴也没力气。

孩子很健康,也有力气,干嘬了三天,这次很快就嘬出奶来了。廖大娘高兴坏了,杨代双也很惊喜。

猴子洗完尿布回来,廖大娘就回去了,她要去菜市场买点羊肉回去给杨代双做羊肉汤,这缸生完孩子的女人啊,喝羊肉汤最容易下奶了,一会儿羊汤里再放点萝卜,医生可是叮嘱过了的,杨代双是剖腹产的,吃点萝卜好通气。

何夏跟陆征能也要回去了,病房离不了人,猴子就没送他们。

从医院出来,猴子跟陆征能又出去走了走,陆征能跟何夏说起了自己往后的职业规划。

车行的生意他还是想要继续做的,但是他的中心得转移一下,不能光做自行车,现在满大街的都是自行车,自行车的车行有好几个,自行车都是不同的牌子,市场不说饱和,但也相差不远了。

现在出了摩托车,陆征能想卖摩托车。他提前了解过,一辆摩托车零售要8000块钱左右,有的要更贵一些,拿货价会便宜一些,但也要三四千,这个价格不低,陆征能拿不定主意。

何夏支持陆征能卖摩托车,她对陆征能道:“现在改革开放了,有很多像咱们一样下海经商的人。他们生意做得或许不大,但绝对是有存款的。都说衣食住行,衣服食物现在都不供应,只要有钱,想吃什么都能吃得到,住的条件也比之以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只有出行,现在满大街的都是自行车,想去哪里只能骑自行车或者坐公交车班车,有小车的都是那一小撮人,所以卖摩托车肯定是有客户的。”

何夏说的,陆征能都想到了,他要的,不过是一个推动他前行的人。这个人非何夏莫属。

说干就干,陆征能没多久便拿着钱去找摩托车厂家了,与陆征能一起去的,还有一个车行的修理工,陆征能带着他的目的就是让他学习怎么修理摩托车,否则以后客户在他的车行买了摩托车,结果摩托车出问题找不到人修理吧?难道一点点小问题还要把摩托车运回厂家?那挣的拿点利润还不够车上的运费的呢。

摩托车现在还没在国内打开销路,有人上门来订货,哪怕货不多,摩托车厂也是愿意的。

陆征能跟修理工在摩托厂住了两个星期,陆征能在谈合同的同时也学回了摩托车修理。

等陆征能回家,朝朝都已经被何夏送去小区附近的幼儿园了。

陆征能知道这件事的时候都愣住了:“咱们朝朝才三岁,三岁就上学了?”

陆征能回想起自己三岁的时候在干嘛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不过按照他六岁还在撒尿和泥玩的状态,估计三岁也好不到那里去。

何夏一脸你少见多怪的模样:“现在的小孩儿上学都早呢,咱们小区的三岁的孩子都上学了,有的两岁半都上了。等小孩子们上了小学,还要学习各种各样的才艺,你看现在咱们市里都有多少少年宫跟培训机构了。”

八零后是一个很悲催的群体,因为计划生育,她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而他们的父母在吃得饱穿得暖以后就开始将手伸向了他们,于是各种培训班,少年宫应允而生。

他们上学要比成绩,还要比才艺。

等以后好不容易读完了小初高,正在考大学的时候遇到了大学扩招,大学生变得不值钱了。

好不容易出了社会开始工作了,结果房改政策跟他们已经无缘了,没了福利分房,又面临着炒房狂潮,一房难求,辛苦一年也买不了几平米住房。

等人到中年,他们的上一代已经老了,夫妻两人要养活四个老人,下面还有没长成的孩子。

而以上都是朝朝以后将面临的,但朝朝又比大多数的八零后好一些,最起码他有父辈位他打下的基础,以后不至于那么辛苦。

陆征能勉强接受了,晚上是他去接的朝朝,骑得是摩托车。

朝朝长这么大还没见过摩托车,对此好奇极了,等陆征能把他抱到跟前,一踩油门车就跟离弦的箭一样射了出去。朝朝下了一跳,接着就开始兴奋地喊叫。

摩托车的声音特别大,吸引了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大家都对这样的车羡慕极了。

为了补偿早早的就要上学的朝朝,陆征能带朝朝去了猴子家开的超市,买了很多何夏不让他吃的零食,放在摩托车的座位下面藏着。父子俩商量好了这件事儿瞒着何夏。

晚上睡觉之前陆征能跟朝朝说明天送她上学,朝朝这回特别乖,自己抱着被子拍两下屁股就睡着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