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之农女要逆袭 第121节(1 / 2)

加入书签

“小姑娘,你们把花生芝麻拿过来称一下吧。”小刘热情的说道。

木秀点了点头,陈旭辉和木水将刚才准备拎走的麻袋又拎到地秤旁边,一一过称。

“芝麻一百二十斤,花生六百斤。”小刘称出来的跟木秀在家称出来的数量一样。

“全部属于上等粮,花生五毛钱一斤,芝麻六毛钱一斤。”小刘继续说道,围观的人都发出一声惊叹,这比粮食贵多了!

“全部卖掉。”木秀毫不犹豫的说道。

木水和陈旭辉还在暗暗咂舌,真没想到,花生芝麻能卖这样多钱,这可比种水稻小麦赚钱多了,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如果不是木秀私下上了大量化肥和各种营养土,根本就种不出来这些农作物。

“这是收据,拿着去大门口左侧的房间结账领钱。”小刘亲切的说道。

“谢谢小同志。”木秀接过收据。

“不用客气,为人民服务。”小刘朗声说道,这让长久习惯粮站工作人员冷淡态度的乡亲们纷纷称赞这个小同志热情心善。

木秀进了房间里,将钱拿好,一共是三百七十二块钱。

“陈大哥,这一百块钱你收着。”木秀出来之后,数出来十张大团结递给陈旭辉。

“多了,给的多了。”陈旭辉急忙推辞说道。

“你就拿着吧,以后多干点儿活就行。”木秀笑着说道。

陈旭辉知道多说无益,默默的将钱装好,套上牛车,向回家的方向驶去。

一路上,木水还在激动的说道:“秀,等明年开春,咱们还种花生芝麻,小麦少种点儿,这一亩芝麻顶上两亩多的小麦了。”

“恩,咱们把需要交公粮的地全部种成小麦,其余继续种这些农作物。”木秀对荒地本来就准备养几年,这些农作物最养土地了。

回到家里,木水把这次的事情,绘声绘色的讲给了周水莲和木小草听,周水莲惊的张大了嘴,木小草在一旁拍手叫好。

“你们出门在外,凡事能忍就忍一下,千万别起冲突,万一那会儿站长不在呢。”周水莲一副息事宁人的态度。

“别的事情,忍一忍就算了,为了钱的事情,是坚决不能忍的。”木秀理直气壮的说道。

“对,这是咱辛苦赚来的,凭什么忍下去。”木小草也不赞成。

“孩子们都大了,都有分寸,而且,木秀也没做错。”木水觉得今天很解气。

“行了,我也就说说,出门注意安全。”周水莲嘟囔道:“我做饭去了。”

“我去帮忙。”木小草跟着过去。

“爹,你来帮忙,我要做个水稻脱粒工具。”木秀走向小房间。

如今的水稻晒好之后,都是靠着人拿起一捆一捆捆好的水稻,用稻床来给水稻脱粒,稻床是一个长方形的矮木架,上面空着的框架中部微微隆起,中间由细木棍支撑,然后再在上面安上一根根小竹竿。

-

第279章 简易脱粒机2

等到脱粒时,把稻床置放在宽阔的场地上,人们拿着一捆捆收割好的水稻,使劲在上面摔掼,稻子和柴草碎屑就会在小竹竿缝隙中掉落下来,堆在稻床下面,再扒出来在风中扬干净即可。

只是这样的速度非常慢,而且一天下来,大家腰都累的直不起来,手臂也是酸痛的抬不起来。

木秀设计的这个脱粒工具,是她后世见过的,这种脱粒机很适合贫困地区买不起脱粒机的农家用,这原理和自行车比较类似,先用木块做成一张桌子的模样,没有桌面,只有四边的木腿,在本应该放桌面的位置上,放一个滚轮,滚轮是木头的木桩所做,将里面的实木从上到下砸进去一根铁棍,能让它转动,并且在木桩的表面凿出一条一条的横条,这就是滚轮。

桌子前面的两根木腿上,拴上绳子,支起了一个网,后面的两根木腿上,做了两个脚蹬,用铁丝拴在前面的滚轮把手旁,用脚蹬的方式作为动力驱动,它工作起来比较的简单,只要一个人站在那里,用脚不停的蹬,手上拿着水稻,放在滚轮上,里面的稻米就会随着滚轮的转动而落到前面的网上。

通过网的筛除,稻米粒掉入网后面,这样的机器,不用电不用油,如果不怕累的话,一天能脱粒三亩地水稻都没问题。

吃过中午饭,木秀指挥,木水和陈旭辉捣鼓了一下午,傍晚的时候终于做好了。

木小草本来还不知道木秀在做什么,后来看着木秀捣鼓这东西,越看越眼熟,等到弄好后,她不由惊讶了起来,这不就是后来村里大家常用的脱粒机吗?

因为家里没有种水稻,所以木小草根本也就没想过脱粒机这回事,眼见着木秀竟然捣弄了出来,她望着木秀有些迟疑的问道:“秀,这也是书上说过的吗?”

木秀暗暗伸了伸舌头,她怎么又把木小草这一茬给忘记了,主要这个姐姐虽说重生,可是感觉除了性格,别的都不显山不显水的,这才导致她总是忘记木小草重生的事情。

“对,我在省城的一本书里看到的,说是南方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用了。”木秀随口扯道,反正这东西后来全国都传遍了,谁也不知道是啥时从哪里传出来的。

听了木秀的回答,木小草也点了点头,是的,木秀见多识广,这脱粒机她看到过也不足为奇。

“陈大哥,套上牛车,咱们把这个带到打麦场去。”木秀看木小草不再询问,她对着陈旭辉赶紧说道。

这个简易脱粒机并不沉,木水和陈旭辉两个人很轻松的就抬到了牛车上。

这会儿打麦场上还有不少人在摔水稻,村里除了那八户稻田养鱼的人家的水稻因为上次下雨补种的缘故,所以晚成熟,其余乡亲们的水稻基本上都已经晒好,拉到了打麦场上,动作快的,连稻米粒都差不多快打完了。

这会儿大家看到木秀拉过来这样一个见都没见过的东西,都好奇的围了上来。

“木秀啊,这又是啥新奇的玩意。”一位大叔好奇的问道。

“这是给水稻脱粒的,我才做出来,有谁家愿意试试这个脱粒的。”木秀笑着回答道。

“你看,你正好停在我家打水稻的地方,就我家吧。”王家嫂子揉了揉腰,站直身体。

“行,那就借王家嫂子的水稻试试了。”木秀招呼陈旭辉将简易脱粒机放了下来。

木秀摆好位置之后,弯腰拿起一把水稻,只见她脚蹬等起来,滚轮不停的转动,水稻放上去,稻米粒快速的掉落了下来。

“这玩意好用。”人群中有人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