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之农女要逆袭 第92节(1 / 2)

加入书签

木水浑浑噩噩的跟着大家一起朝着木家的地里走去,木家的地也不算多,按说像木家这么多人,早就应该翻完了,可是木根木生俩家都生怕自家干的活比对方多,因此两家人做起事了个个都是漫不经心,这一下拖到最后,这才着急了起来。

于是就怂恿刘幺妹去找木水借牛,结果这牛才用了一天.......这会儿不仅牛没了,还损失了木根木生两个劳动力......

等到了地里,刘玉梅指着前边还没翻过一次的地指给木水,让木水去翻那边的地,然后自己跟王桂英很有默契的带着木爱军和木永辉慢吞吞的在已经翻的差不多的地里有一下没一下的扒拉着。

木水感觉好像是回到了以前一样,只不过他回过头,却没有再看到周水莲和木秀跟在他身后,只有他一个人孤零零的拖着犁地的工具,缓缓前行着。

因为早上没吃饭,加上晚上又没睡觉,这放在以前,其实也不算什么,只不过,这近一年的时间,木水早就习惯了一天三顿饭,按时睡觉休息,眼下忽然改变了作息规律,他有些不适应。

木水犁了一会儿地后,他头有些晕,于是就想去树荫下休息片刻,只是他刚放下身上的绳子,刘玉梅就大声的问道:“老二,你怎么回事啊?”

“休息一下。”木水毫不在意的说道,木秀经常说,做事情要注意劳逸结合,这样效率还高些,不然的话,劳累时精神不好,反而还容易做事没效率,最后人也很累,事情也没做好。

“这才做了多少,我跟桂英都还在干,你就要休息了?老二,不是我说你,好日子过久了,这干起活来连我们都不如了。”刘玉梅拔高声音说道。

“大嫂,别说了,咱们就是穷苦命,人家有个会赚钱的女儿,不像咱们,啥福都没享过。”王桂英看着木水也没好气的说道,要不是他太没本事,连家里的老婆孩子都管不住,这会儿用牛做事多快多轻松啊。

“有会赚钱的女儿怎么了,赚了钱不给老子用,不听老子话,那也是白搭。”刘玉梅说完后,扑哧一笑。

“也是。”

木水听着刘玉梅和王桂英的一唱一和,他心里渐渐有火冒出来,他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这些人不领情就算了,还要说这样的话出来,这简直让人太心凉了。

只是,就算是生气又能怎么样,木水还是忍了下来,不然他能去哪里呢,周水莲也不要他了,他无家可归了.....

木水默默的又把绳索套在身上,继续犁地了,而刘玉梅和王桂英却是相视一笑,继续偷懒起来。

春季收割的麦子,各家各户已经装好袋子,乡里已经把每家应缴的公粮通知单发了下来,根据分田到户和公有制划分,都是八十斤每亩。

-

第214章

以前大家都是公分制的时候,因为耕种和各种原因,产量不高,交完公粮,也就没剩下多少,只能混着红薯干野菜熬到秋收。

可是如今分田到户之后,情形大不一样,大家照顾共有的田地和照顾自家的地,完全都不是一个态度。

就按这次改革之后的收获来说,公有制每亩产量平均是一百八十斤,而分田到户的每亩能达到二百三十斤左右,抛去交上的公粮,那就是每亩多了五十斤粮食,两亩地可就是一百斤了,一家人省省吃,也能吃两三个月。

一时间,尝到甜头的分田到户的乡亲们,干起活来更是热火朝天,而观望的那群公有制的乡亲们,开始吵吵嚷嚷的也要分田地。

木秀接到交公粮的通知单后,第二天凌晨就和陈旭辉赶着牛车,将收好的麦子拉到粮食回收站去交公粮,

交公粮的地方基本都是在镇上,附近的许多村庄都会过来,由于交的时候过程比较复杂,耗时比较多,需要排队,检验,分等级,晾晒,除渣,归仓。

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凌晨天不亮时,各家各户有的套着驴车,有的赶着牛车,有的拉着架子车纷纷往粮站赶来。

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着大地,屋檐下,站着满脸大汗等着交公粮的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人人手里拿着草帽,不停的扇着风。

粮站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全部上阵,在粮站内,醒目位置的墙上都写着白底红字的“喜交爱国粮”等标语口号。

这种天气,站在屋檐下和在太阳底下没什么区别,虽然今年的收成不错,但是大家这会儿都被烈日晒的无精打采,耷拉着脸,只希望赶紧轮到自己。

陈旭辉去取了一个收条,然后排队等候。

“你这粮食不行,没晒好,再拉回去晒两三天。”一个白白胖胖的工作人员,手中拿了个长戳子,往架子车上一站,很熟练的就扎进粮袋里顺手一倒,麦粒就到手心里了,他此时正很不耐烦的对着面前的人说道。

那人一看就是老实巴交的那种人,不会说好话,一般来交粮食的人,见到工作人员都会说说好话,陪着笑脸,或者塞根烟,就是怕工作人员挑自家粮食毛病,然后让拉回去,毕竟大热天很不容易,大队干部催了又催,每个人赶到粮食站距离也不近。

“我这粮食真的晒好了,不信你再看看!”那人急忙用手扒拉袋子里的小麦,急着证明自己的小麦没问题。

“一边去一边去,别在这里耽误时间,我说没好就是没好,赶紧的,下一个。”那个工作人员捻起几粒往嘴里一扔,一咬,然后不耐烦的挥手。

那粮食,看起来干燥饱满,明明都是晒得好好的。

人群中,大家都是有些敢怒不敢言,生怕工作人员也会为难自己,那人只能将粮食袋扎好,放到平板车上,晃晃悠悠的推起来,垂头丧气的准备回家去了。

粮食的好坏,全靠工作人员来评定,上交的公粮也是会分三六九等,粮食好的,按照斤数交,粮食品质差的,就要多交一些。

木秀实在有些看不下去,明明人家的粮食还可以,可是工作人员就是故意为难,于是她绕了个圈,跑过去,对着那人说了几句话,那人的先是面露惊讶,后来迟疑的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那人的儿子将粮袋翻了翻,把戳的小洞翻下去看不到,然后重新排队。

等木秀再看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开票过磅去了。

原来木秀让他们去买包烟,换个家人排到跟前把烟一递,就行了,这个法子果然有效。

过称的地方,粮站工作人员一边神气的叼着大前门的香烟,一边拨拉着算盘,一把木椅子坐在磅秤旁,椅子边立着把特大油布太阳伞,那个神气劲,活脱脱旧社会地主那形态。

“快点快点,都挤什么,排好队排好队。”工作人员一边叫着,一边擦着汗,要不是这工作有油水捞,谁愿意这么热的天来这里呆着!

这会儿轮到木秀家称粮了,从凌晨出来到现在都快中午了,木秀都有点儿烦躁了。

俩人吃力的一袋一袋往称上搬,一共有八袋,搬好之后,陈旭辉来不及擦汗,就先给工作人员递烟,那工作人员一边打着哈哈,顺手接过香烟房子磅秤上的账本边,然后熟练的拿出麦子咯吱咯吱的咬咬。

“好了好了,一等粮,搬下去吧。”工作人员一边把咬过的谷子朝磅秤边的低下吐出去,一边朝着陈旭辉说道。

陈旭辉和木秀又再次把袋子一袋袋的往粮仓里搬,粮仓的入口在两头,要上五六米高的台阶,搬上去后,打开袋口,将粮食往下倒,完了把袋子收好,再下台阶再把另一袋搬上去,几趟下来,衣服是没有一点干的地方了。

工作人员开好收据,木秀仔细收好,折腾了大半天,终于完成任务,可以离开粮站了。

“陈大哥,咱们快回去吧。”木秀被晒的一点胃口都没有,只觉得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