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妾[慢穿] 第154节(1 / 2)

加入书签

等十福晋腾出嘴来,他已经窜出去两三步远了,十福晋对他的背影喊道,“那我就先把要带的东西先给你准备上了啊!”

“啊!”胤誐头也不回的应了一声,又暗自小声的嘀咕道,“着什么急啊真是的!婆婆妈妈的!”可算是找到机会,将那句磨叽不磨叽给还回去了。

惹得耳朵贼灵的十福晋又翻了个白眼,这一看就是个没跟过大军拔营的初丁,就这还想进兵营呢!不提前收拾好行囊,事到临头了,难道让大军等你一个人么?!皇阿玛的旨意想来也是如此的,哼,她们家这位爷啊!看来还是短练啊!

十福晋作为自小在草原部落里长大的姑娘,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她嗑完了手中的瓜子,拍掉了手上的碎屑,在身边丫鬟的搀扶下,起身下了床,敦郡王府上下开始忙活了起来。

而当胤禟从胤誐口中听到了十福晋的论调后,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反驳,毕竟叫宜妃和董鄂氏给练的,这几乎成了他下意识的逆反反应了,但理智的理解了这番话后,这番话的角度是刁钻了些,但它真的是实诚的不能再实诚的大实话了。

这就让胤禟忍不住有些反思啊!为什么在这样的客观事实下,他还是会对八哥产生愧疚感。

这个问题胤禟没敢深想,因为如果想明白了,也许他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东西,恐怕就要面临崩塌了。

两兄弟坐在一起一商量,觉得这个事儿吧,难说它也得说啊!不如就先应了四哥那边,看看皇阿玛是个什么意思,如果皇阿玛那边通不过,那他俩现在愁这个岂不是都白愁了?!

而要是这差事当真被四哥给他们求下来了,那时候的他们也许就不是现在的他们了,可能就能把这个事儿给办好了也说不定,所以在差事没确定落实之前,他们啊!还是不要贸然冲动行事为好。

定好了这个基调,两兄弟也算是卸下了一部分的心理负担,然后问题又来了,他们是亲自上门去跟四哥说这事,还是派个奴才去说?!

可能是做贼心虚吧,俩人老觉得这样他们就暴露了,毕竟他们跟老四的关系如何,不光他们自己心里有数,这样频繁登门,很容易就会让人觉得这里有事啊!而亲自登门和派个奴才去说的区别在于,一个可能更有求人办事的诚意,另一个虽然对四哥有些差(cha)事了,但对他们自身而言,可能会有一些掩耳盗铃的舒适感,也就是传说中的逃避的快乐。

其实他们都明白,两者在本质上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

最后,老十出了个馊主意,“九哥,那不然咱们去找十三替咱们给四哥传个话吧。”

胤禟默了一瞬,虽然有点损,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好主意啊!

俩人就像是做了坏事后,想到了隐瞒家长绝妙主意的熊孩子,对视的眼神刷的一下就亮了。

胤禟还特意为自己和十弟各备了份儿礼,借的是探望弟弟的名义,实际上是为了补偿待会儿十三可能受到的心灵伤害,毕竟若十三身体没问题,这差事,大概率四哥会交给十三去办,他们俩为了这个求上门去,难免会叫十三有些伤怀己身。

不过和登四哥的门,面对老四甚至还要面对八哥这个选择相比,这俩没心肺的觉得,还是牺牲一下弟弟吧。

为此,胤禟备的两份儿礼都厚了三分,送的还都是一些珍贵的好药材,正是十三需要的,也算是有心了。

而十三听了下人禀报,这两位哥哥带着礼来了,已经直觉事出反常必为妖了,吓得他把《寒门贵子》的原本和抄本都藏的更深了。

而等听明白了这两位哥的来意后,胤祥的第一感觉并不是伤怀,而是觉得有些好笑,毕竟他们耍的这个小心机,也着实是幼稚了些,便忍不住逗了他们两句,“原是此事,只是此事有什么不好说的,四哥即是应了两位哥哥,想是不会为难你们的。”

胤禟闻言,那是满腹的一言难尽啊!要是四哥能为难他们倒好了,到时候他们顶多撂挑子不干了,也用不着难为成这样了。

而胤誐则是有些被胤祥的问题给套进去了,他寻思着,小爷什么时候怕过四哥的为难?!等会儿!他们上门来找老十三,是为了这个么?!是因为啥来着……唔!

因着脑子被这个问题给绕得有些蒙圈,走不出来这个圈的老十不由得进入了贤者状态。

所以关键时刻还是老九靠谱一点,他根本没往胤祥的坑里跳,也懒得与他解释自己的心路历程,直接单臂揽着十三的脖子说道,“十三弟,你就说吧,这个忙你帮是不帮哥哥们!”

被胤禟给搂得一个趔趄的胤祥,露出了一抹爽朗而又阳光的笑容,说道,“那是一定要帮的啊!”

“行了,九哥记你这份情!”胤禟用另一手拍了拍胤祥的胸口,老十回神时刚好赶上了这好哥们建交成功的一幕,不由得也贱兮兮的凑了过来,“那十三弟,小四嫂的那本《寒门贵子》,你真不打算拿出来给哥哥们瞧瞧?”

“十哥!”胤祥无奈的声音和胤禟无情的手掌,几乎是同时盖在了胤誐的大脸上。

第281章

待送走了两人后, 胤祥并没有即刻动身前往四哥府上,九十两位哥哥找到他这里,让他给带话的小心思, 虽然没有明说, 但他也能品出一二来。

体谅两位哥哥偷偷摸摸的小心思, 他也不能露了行迹不是,退一万步讲,就单看两位哥哥送礼的这份诚心, 他也得把这事给他们办妥贴了才好啊!

胤祥沉下心来, 又用了一天的时间, 将《寒门贵子》的手稿给全部誊抄完毕之后, 这才带着原本登了四哥的门。

胤禛见胤祥来了, 很是高兴,还特意拿了他誊抄的手稿给他看。

胤祥接过手稿,也很是期待,毕竟李方明会怎么去回答那道殿试题,已经吊足了他的胃口, 所以看到有后续, 他也是真开心,不过他并没有立即去看他期待了好几天的后续内容, 而是先将九十拜托他捎的话给四哥带到了。

胤禛一听老九老十竟然是在十三弟这里绕了一圈,来跟他回的这个话, 一时对这俩忒能折腾的熊弟弟也是颇为无语了。

不过他也没就此多说些什么, 只对胤祥说道, “今儿你可得留下来用了膳再走, 你小嫂子弄了新奇的……调制酒, 咱哥俩好好喝一杯。”由于对调制酒这个形容词的认知还比较陌生, 所以胤禛在说这个词的时候,语气显出了几分迟疑与艰涩。

胤禛都这样,胤祥对这个词就更陌生了,他好奇的挑了挑眉,调制酒是什么酒的疑问,在他的脑海中划过,但他也没有多问,反正一会儿吃酒的时候就知道了。

“好啊!”应下了四哥的邀约后,胤祥还挤眉弄眼的调侃了他一句,“四哥今个儿方便饮酒了?!”

胤禛闻言笑瞪了他一眼,“看你的话本子去。”心里却是泛上了小甜蜜,这调制酒可是思思特意为着他能享用酒水,又不至大酒伤身而想出来的法子,胤禛虽不至于和弟弟秀恩爱,但这种正好被搔到了痒处的感觉,还是让他的心情很是愉悦的。

“行嘞!”胤祥看出四哥的心情不错,从书桌上拿起新得的手稿,在转身离开之前,还不忘留下一句调侃,“那弟弟我可就等着品尝四哥府上的调制酒了!”

胤禛目送着他离开,笑着摇了摇头后,低头进入了工作状态。

而胤祥在自己习惯的位置上坐好后,迫不及待的翻看起了手中的稿子,如饥似渴的看着纸张上的文字。

手稿接着上文续写了李方明的答题思路,李方明的办法就是君心和臣意他都要,而且并不觉得这两者不能并存。

他先是在文章中,吹了一波主战高句丽之人的彩虹屁,在列举了高句丽的存在,对本朝的诸多威胁后,言其高瞻远瞩,乃心系江山黎民之人,俗言讲,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此理放在此处,同样适用。

由此可见,这个想要消灭高句丽之人,内心是深深的爱着大唐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的,此乃大爱,可歌可泣!

彩虹屁吹到这里,虽然拍马屁这招看起来好似不太入流,但这贼乎乎的一招,放在这里,就莫名看得人觉着舒爽,甚至有些期待李二陛下看到这些话的反应。

之后,李方明又分析了一波‘但是’,主要论述了此时大唐在攻打高句丽上的劣势,言明此时我朝当以休养生息为第一要务,若此时攻打高句丽,恐为必败之战,即便是胜了,也必然是惨胜,为何不换一种方式,以逸待劳,待时机成熟,再兴兵武呢!

在这里,李方明提出了经济制裁的策略,和间谍活动的必要性,开放互市,一来麻痹高句丽当权者的神经,二来最好能扶植个昏君上位,等大唐牵住了高句丽的经济命脉,再将高句丽的政治给搞糊了之后,届时,我骁勇唐军再去攻占,岂不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第一个看到李方明这篇文章的,是本次殿试的阅卷官之一,李勣,原名徐世勣,后改名李世勣,李世民登基后,为了避讳李二的名讳,方改为了李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