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章(1 / 2)

加入书签

说来也是稀奇,孩子已经两岁了,包氏夫妇方才见着。

包拯有个妾室, 姓孙,不知犯了什么错被他赶回了娘家。谁都没想到,孙氏离府时已经怀有身孕,回家没几个月便生了。包拯的大儿媳崔氏率先发现,趁包拯过寿时将幼弟抱到他跟前。

包家上下欢喜异常,包拯给小郎君起了个幼名,叫包綖,就是后来被崔氏养大的包绶。

司南打着高滔滔的名号,邀包家女眷到满庭芳吃席,一起来的还有几位与包家交好的官夫人。

司南特意把这个消息透露给张衙内,单等着大鱼上钩。

张衙内这回是亲自来的,他要亲眼看着司南倒霉。

今日正是二月十五,赶上大相国寺庙会,满庭芳十分热闹,除了一众官夫人,还有许多熟客,都是汴京城体面的人物,娘子们凑在一处,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当真惬意。

司南遵守规矩,没进园子,只在院门旁边的耳房里办公,以便应对突发情况。

很快,突发情况就找上门了。

张衙内显然做足了功课,一边派人到正门闹事,一边带人到耳房堵住了司南。

他带来许多打手,连吵带嚷,故意闹得人尽皆知。园中的娘子们被惊动,纷纷派人过来探看。

眼瞅着人来得差不多了,张衙内心满意足地开始了他的表演:司南,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强占民宅,私行商贾之事!

司南抄着手,故作惊讶:衙内此话何意?我怎么就强占民宅了?

张衙内如愿以偿地把房契抖开,在他眼前晃了晃,看清了,这园子刘衡已经卖给我了,你占着我的园子开火锅店,不是强占民宅是什么?

司南酝酿了一下情绪,把震惊、怀疑、难以置信种种表情演了全套,直到瞧见张衙内越发得意的神色,这才稍微收了收,颤抖着声音说:不、不可能世叔明明已经答应把园子卖给我了,亭台水榭都盖好了,他怎么可能出尔反尔?

张衙内弹了弹契书,小子,爷今日就好好教教你,什么叫口说无凭,立字为证。没签契,他答应你一百句都不好使。

司南握着拳头,气愤至极,我钱都给他了!

张衙内鼻孔朝天,可有契书?既然没有,麻利地给老子收拾东西滚蛋!

到此时,客人们才捋清了来龙去脉,不由替司南着急,司小东家交钱的时候签契书了吗?有没有人瞧见?有个人证也成啊!

我、我记不清了。司南结结巴巴。

演技爆棚。

众人长长地叹了口气。

张衙内可真是太高兴了,语气都是上扬的:姓司的,走吧,跟老子一道去,省得待会府尹大人还得派人拿你,那才叫真丢脸!

他已经开始想象司南被杀威棒打得皮开肉绽,还得赔他一大笔钱的情形了。

司南配合地皱了皱脸,像是怕了,不成,就算去也不是现在,我得去找世叔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到这个,张衙内更得意了,甭找了,人早跑了,就算你家燕郡王派人去追都追不上了。

他特意派人盯着刘衡,直到瞧见他带着全家连夜出了城,这才来找司南。

司南像是真怕了,开始说软话:衙内,不用如此吧,区区一件小事,若真闹到衙门里,谁脸上都不好看。

我还真不怕!理在我这边,丢脸的可不是我。张衙内笑得恶劣。

司南压低声音:衙内,得饶人处且饶人,不然你说个数,咱们私了?

他越是让步,张衙内越步步紧逼,想用钱打发我?你看我是缺钱的人吗?你是瞧不起我呢,还是太瞧得起你自己?

司南表现出一副懊恼的模样,衙内果真要把事情闹大?

张衙内冷笑:姓司的,从前那些事你都忘了吗?凭什么以为我会轻易放过你?

他压低声音,咬牙道:你可知道,为了这一天我忍了多久?

不闹大,怎么解他心头之恨?

怎么报他被打之仇?

他已经安排好了,这回就算唐玄出马都保不住司南。

司南叹气:既然衙内如此坚持,便走一遭吧,只希望到时候你别后悔。

张衙内嗤笑:事到临头还不自量力,等着吧,有你哭的时候!

司南也跟着笑了。

这句话,他得原封不动地还回去。

张衙内带来的打手分成两波,一波把满庭芳围了,不让客人再进。

其实,他原本的打算是让人冲到园子里大闹一场,还恶毒地雇了一帮混混,趁乱调戏一番,试图把账推到司南头上。

司南早就提防着他这一招,提前请来郡王府的家将,暗中护着园子,张衙内的人一个都没混进去,只得堵在门外耍威风。

另一波人把司南围在中间,推推搡搡地往宣德门去了。

看在外人眼里,便是司南迫不得已、委委屈屈地被他们挟持走了。

包夫人急了,这可不成,司小东家是个仁义的,前两日我还听夫君说他在为城中老弱谋差事,花出去的钱都是他自己垫的,我不信他会为了区区小利强占民宅!

说着,便急急忙忙派家丁去找包拯,为的就是给司南撑腰。

其余官夫人也不约而同的站在了司南这边,和包夫人一样叫人去请自家夫君去了。

于是,短短几刻钟之内,三省六部说得上话的大官小官都知道了这件事。不说百分百偏向司南吧,至少了解到他有苦衷,不会听信张衙内的一面之词。

张衙内做得更绝。

他为了一巴掌把司南拍死,竟然让人去敲了登闻鼓,口口声声说司南仗着唐玄撑腰,强占了他的宅子。

张衙内这样做是动了一番脑筋的。

首先,他事先打听好,今日午后官家会召集心腹大臣在文德殿议事。

其次,他早就听说,朝中许多人对唐玄心生忌惮,怕他效仿狄青大将军以武将身份官居枢密副使之职。所以,他特意拉上唐玄,一来杜绝唐玄维护司南,二来也能顺带着打压唐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想在叔公张方平跟前表功。张方平时任三司使,距离副相只有一步之遥。这个宅子原本就是张衙内买来讨好张方平的。

张衙内自认为计划周密,看着司南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死人。

司南表面装出一副惶恐不安的模样,实际已经笑疯了。

就这智商,还敢跟自家小玄玄硬刚?

只能说,深表同情。

文德殿。

赵祯原本在跟几位重臣商议赈灾事宜,满心想的都是百姓安危,没想到,竟有官家子为了一己私利敲响了登闻鼓。

赵祯心内不悦,面上没表现出来,语气还算心平气和。

之所以心平气和,完全是看在司南的面子上。

张衙内还以为自己多了不起,连官家都对他这么亲切。于是洋洋得意地把证据一一呈到赵祯面前,不仅求官家严惩司南,还口口声声攀咬唐玄。

那些证据,赵祯看都没看一眼,只是看向旁听的三司使张方平,淡声道:张卿令朕羡慕得紧啊,有这样一个孝敬的子侄。

张方平的冷汗当即就下来了。

伴君数载,他从来没见过官家发怒,这样冷冷淡淡地说话已经代表很不高兴了。

张方平狠狠瞪了张衙内一眼,恨不得把他揪回家打一顿。然而,到底是疼了十几年的孩子,当着外人的面还是要护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