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6章(1 / 2)

加入书签

司南喝了几杯,也有些醉了,笑嘻嘻道:不用问就知道,定然是你们心眼坏,主动招惹我家小玄玄。

郎君们乐了,拉着他就要理论。

走开,我的唐玄一把将人扣到怀里,从头到脚牢牢护住,不舍得让人碰到一点。

赵兴大着舌头,跟他较劲,谁说是你的?写上你的名了?我还说是我的呢!

唐玄冷嗖嗖瞪了他一眼,抱着司南的脑袋,吧唧一口,亲在脑门上。似乎觉得不够,又是吧唧一口,嘴对嘴亲下去。

亲完呼噜呼噜毛,得意地看向赵兴。

服了,真服了。赵兴执起手,拜了拜。

郎君们一通笑。

一边骂他怂,一边朝唐玄竖大拇指。

年轻人之间的热闹,被赵祯看在眼里,既欣慰,又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

皇后离席的时候,他也悄没声儿地跟了过去。

皇后一边数落他,一边吩咐嬷嬷给他准备了一碗热乎乎的甜汤,加了熟杏仁和芝麻粉的,快喝罢,可别让人瞧见了。

赵祯爱吃甜食,却不想让人知道,怕堕了他官家的威名。

这个秘密只有皇后知道,于是常常给他准备着,只要他过来就能喝上一碗。

从前官家很少来。

单是这一年,来得越来越勤了。

皇后嘴上不饶人,却处处心疼他。

这些,赵祯都知道。

看着小辈们成双成对,甜甜蜜蜜,他也愈发珍惜自己的结发妻子。

***

大年初二,本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越是民间越发重视,根本没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说。

司南觉得跟自己没关系,一早计划好了,初二这天啥都不干,要踏踏实实睡个懒觉。

踏实是不可能踏实的,刚刚出了日头,崔家寨就来人了。

好几个年轻的小伙子,进门就喊:实叔派我们来接亲了,请姑爷去寨子里吃酒。

司南指了指自己的,你这声姑爷是在叫我?

小伙子们憋着笑,南叔,您可真逗。

唐玄极有自觉,临时抓出一把碎银子,分给小子们做接亲钱,然后码好探亲礼,带上崽子们,拉着自家少年回娘家去了。

小伙子们骑着自行车在前面带路,唐玄骑着三轮载着司南和一车礼物,槐树骑着另一辆,车斗里坐着一群小豆丁,欢欢喜喜回娘家去了。

出了城,司南还在愤愤不平,你是不是早就知道?

不然为什么探亲礼都准备好了?

还换了身新衣裳!

唐玄笑着说:上次乡亲们给我准备了见面礼,我回家跟叔叔们说了,叔叔们怪我礼数不周,仔细打听了十里八乡的规矩,今日这探亲礼也是他们准备的。

其实很感动,却不想认输。

司南咕哝一声:我跟你说,今日只是去探亲,不是什么回娘家,明年大年初一到司家寨过,初二去郡王府。

好。唐玄宠溺地应下。

因为有足够的实力和自信,所以根本不在意这些虚的。

路上看到娘娘庙,两个人不由想到去年清明节那场雨。

司南撞了撞唐玄的肩,你说实话,你是不是就是那天瞧上我的?

还说会给他回信。

还要做他男朋友。

啧!就是大尾巴狼!

唐玄想了想,摇摇头。

要说瞧上,兴许很小的时候就瞧上了,不然不会跟狄咏抢人只是没抢过。

至于动心,分不清了。

少年重新出现在他生命中的那一刻,他的视线就没从他身上移开过。

司南扒着他肩膀,在他耳边吹了口气:你猜,我是啥时候瞧上你的。

唐玄笑,扣下我的钱不还的时候。

司南也笑了。

可不就是嘛!

那天他骑着马,穿着红衣裳,那么好看!

过了娘娘庙,就看到了崔家河。

崔家河从西流到东,把山北边的这片谷地分成了两个村子,一个是崔家寨,一个是白家堡。

原来河上只架着一个木板桥,是司旭花钱修的,上次汴河涨水,泄到崔家河,把桥冲坏了。

司南掏钱,修了座结实的拱桥,十年八年都坏不了。

刚要上桥,便听见一个苍老的声音:是司小东家吗?

司南一怔,循声看去,发现不远处的大槐树下站着个花白头发的婆婆。

婆婆挑着担子,佝偻着身子,眯着眼睛看过来的样子,莫名眼熟。

是卖菜的婆婆。二郎一眼就认出来了。

小孩子的世界比较简单,稍稍特别点的事都能牢牢记住。

司南也想起来了。

还是去年清明节,他带着二郎从崔家寨出来,在路边遇上这个婆婆。

婆婆挑着两筐菜,要到城门口去卖,眼瞅着就要下雨,司南不忍心,干脆买了下来,还偷偷送了她一袋粮食。

看着婆婆挑着担子往桥边走,司南忙迎了过去,婆婆,您是想进城吗?让我家小子送您过去。

婆婆摇摇手,不不,不去城里,就等你。上回得了小东家的恩情,老婆子不敢忘喽,晒了些菜干,你千万得拿着。

一边说一边把竹筐往司南怀里塞,生怕他不要假的。

司南心里酸酸涩涩,筐里多是野菜,有长有短,有老有嫩,用茅草一捆捆绑好了,晾晒成干,不知收集了多久。

婆婆,这些都给了我,您吃啥?

有蘑菇,还有肉,不愁过不了年。婆婆扶着他的手,笑呵呵地说了起来。

司南这才知道,他和唐玄搞的那个蘑菇山无形中帮了多少人。

这位婆婆家的儿子早早没了,儿媳妇跟人跑了,只剩下她和一个小孙子。眼瞅着日子就要过不下去,刚好听到蘑菇山招工的消息。

不要青壮,就要老人和孩子,每天摘摘木耳、晒晒蘑菇就能拿工钱,过年过节还发肉、发粮食。

多亏了你跟燕郡王,养活了多少孤儿寡母。这些菜都是在山上捡的,不值什么,快拿着。

司南却觉得,非常值。

这些菜从春韭到秋葵什么都有,一看就是攒了大半年,就等着给他。

司南不想让老人家失望,大大方方地收了。

槐树挺机灵,拎起一袋红枣,悄悄地放进竹筐。

司南说着话,转移婆婆的注意力:您如果知道我今日会路过这里。

婆婆看看他,又看看唐玄,笑出满脸褶子,十里八乡都知道,小东家今日同燕郡王回娘家嘛!

司南:

为什么十里八乡都把他当成受!

到了崔家寨,崽子们熟门熟路地跟村里的孩子们玩到一起,尤其是小木头和小狗子,哪里有野鸭子,哪里有鸟窝,闭着眼睛都能找出来。

司南和唐玄去了趟荒山。

不,现在应该叫蘑菇山了。

连连绵绵几个山头,再也不是从前那般光秃秃的模样。

山上盖着许多土坯房,结实暖和,屋中还搭着土炕,只需几把柴禾,整间屋子都能暖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