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7章(1 / 2)

加入书签

赵灵犀这个小丫头叫得最大声。

狄咏也不客气,把人一勾,霸道地亲了下去。

原本伤感的场景突然被大片大片的粉红色覆盖。

天公作美,华丽的云霞映红了半边天,就像司南的唐玄初遇的那个傍晚。

***

百姓们知道了司南的身份。

他不叫月俊俊,而是汴京第一火锅店的东家,燕郡王选中的小王妃,还是官家派来的巡盐大使。

他是来为百姓请命的!

司南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第一次行使巡盐大使的权力,正正经经地给官家写了个折子。

官家没回。

倒是包拯暗搓搓地给他写了封信,拐弯抹角说了一番话。幸亏司南长着个七窍玲珑心,不然真看不懂老包这狐狸话术。

为了河间百姓,为了此行的使命,他打算拼一把。

这一次,他的对手不是辽人,不是官家,不是某个人,而是朝中所有反对废除河北路食盐专卖的官员。

司南要让他们看到,河北路的百姓是值得的!

这个冬天,河间府的官兵和百姓本色出演,实实在在地诠释了什么叫军民一心。

兵官在前面抓人,百姓在后方提供线索。

辽人之前构建的卖盐网络这会儿反而让他们用上了,司南一层层去说服,不管大头头还是小头头,只要主动招认就可保命,揪出背后辽人和走狗还有奖励。

唐玄亲自带兵,该抓的抓,该审的审,不眠不休,激战半月。比真刀真枪地打仗还累。

河北路的禁私盐活动,效率高得让朝中官员吃惊。

官家的旨意终于来了。

是早就写好的,压到了今日。

他本就相信两个孩子可以完成,这一回,他没有任何偏私,让他们把差事办得体体面面,凭着自己的本事赢得了满朝文武的尊重。

官家下旨,废除河北路官盐专卖。

从此,当地百姓可以自由买盐,价高价低,皆凭自愿。

群情沸腾,普天同庆。

束缚了几代人的盐务终于有了实质性的改变。

所有人都在感谢司南,感谢唐玄。

文人作诗,文人写颂,一篇篇诗文记述着两人的壮举。无数百姓冲进俊俊面馆,不由分说地扔下各种各样的吃食。

甚至有乡绅联手,送来数头活猪活羊,还有活驴!

司南没有被迎头砸来的赞颂和尊崇冲昏头脑。

他十分客观地请人写了一篇文章,把御史中丞包拯、三司使张方平,以及诸位支持废除食盐专卖的大臣们在朝中的斡旋一一说明。

更重要的是,司南特别指出了官家的仁爱之心,顾全大局,时时刻刻惦记着河间百姓。

光说还不算,唐玄又以官家的名义,给河间府六十以上的老人、家中有人参军的军属以及孤儿,按人头发放米面肉食,用来过年。

都是从辽人军帐中收缴的。

一桩桩一件件被人写成文章、记在折子里送往京城,不仅包拯等人满意了,官家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谁家不想有个聪明又争气的崽?

他不仅有,还买一送一!

官家当即下旨,让唐玄和司南回京,还非常直白地明示,会有好事。

狄咏和钟疆皆升了职,分别封为指挥使和副指挥使,驻守河间。

狄咏的命运从此刻起发生了改变。

在司南经历过的历史中,狄咏并没有执掌过一方驻军,史书记载他曾担任带御器械合门使等职位,明着说是官家亲卫,实际和仪仗队差不多。

如今,他成为一方驻军长官,离真正的封疆大吏只有一步之遥,而他还这么年轻,将来的成就超过他的父亲狄青大将军也未可知。

钟疆是主动求来的。

这次的经历唤起了他少年时的梦想,就是像这样执枪策马,戍卫一方。

皇城司不适合他,御马监更不适合,在火锅店兼职数月之后,他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走的路。

不日,他的家眷将会由官兵护送,来河间随军,与他团聚。

唐玄卸任前,把钱朗由将虞侯升成了都虞侯,军衔更高,职权更大,更利于他发挥所长。

和辽军作战时,槐树带着一帮小兵从冰层下潜过界河,给辽军伙食中下药,生擒了整支小队的官兵,立下大功。

这也成为大宋与辽谈判时最有力的筹码。

圣旨上没说如何嘉奖槐树,只狠狠夸了一番,等着回了汴京,自有他的大好前程。

至于赵灵犀

她这次得回去,备嫁。

第111章 赐婚(捉虫) 【三更】

赵灵犀的身份也曝光了。

那几个和她对骂过的婆子吓傻了, 天天窝在家里琢磨用什么样的姿势向她磕头道歉。

赵灵犀这丫头也是有点小坏,其实根本没放在心上,却故意让人放出话去, 见一次打一次。

几个婆子吓得更不敢出门了。

江家姐妹乍一知道赵灵犀的身份, 着实惶恐了两天, 赵灵犀主动找她们玩,说话做事还和从前一样,丝毫没有县主的架子。

姐妹两个也是好姑娘,并没有因此跟她疏远。

当然,更不会刻意巴结。

倒是江小花未来的婆婆, 李钱氏, 好生闹了场大笑话。

钱朗升了都虞侯,经唐玄引荐, 成了新任指挥使狄咏的左膀右臂。

钱婆子顿时飘起来了, 逢人便说, 自家儿子得了燕郡王青睐, 又在狄将军麾下做事, 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她顿时看不起江小花了, 打定了主意要退亲。

没承想, 钱朗不同意。

钱婆子为了逼迫儿子, 一哭二闹三上吊都使上了。

幸好钱朗头脑清醒, 她闹由她闹,她不吃就饿着。

你要说他不孝吧, 也不是。

钱婆子气得狠了打他两下, 他便生生受了,骂他两句,也乖乖听着, 从不犟嘴。

到了催妆的日子,钱婆子装傻充愣,故意躲了出去。

钱朗自顾自置办了丰厚的登门礼,换上体面的衣裳,带着底下的小子们,去了江家。

钱婆子得了信,要去拦,早有底下的弟弟妹妹等在岔路口,抱着她的腿,拖着她的腰,不让她走。

钱婆子气得又打又骂。

弟弟妹妹们一咬牙,一闭眼,忍了。

兄长说了,只要拦住了娘亲,就带他们去俊俊面馆吃驴肉火锅!

带冻豆腐的那种!

事到临头,江娘子却犹豫了。

钱婆子那又哭又闹又打又骂的架势她瞧在眼里,怕自家女儿嫁过去受委屈。

钱朗不会花言巧语,只认真保证:我会护她,就像护我的枪。

江娘子:

怎么就这么不放心呢?

江小花突然变得异常勇敢,掀帘子出来,主动接了钱朗的礼。

江小朵更是个小助攻,颠颠地带着未来姐夫到后院搬嫁妆去了。

这些年,江娘子起早贪黑,省吃俭用,挣来的钱全用来给姐妹两个置办嫁妆,就是为了将来她们去了婆家腰杆能挺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