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8章(1 / 2)

加入书签

司南拍拍自己的脸,连连告饶:官家恕罪,小子卖火锅卖习惯了,一时顺嘴,没收住。

这就是为什么官家不安排官员解说,而是让司南上场。

他脸皮厚呀!

他会给人挖坑啊!

这不,立马就有人上来踩坑了。

夏使抓住他的口误,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大宋贵为礼仪之邦,怎能说了不算?今日是宫宴,如此严肃的场合,无论是谁,无论说了什么,都需以邦交论处。

司南苦下脸,我只是一个卖火锅的

夏使咄咄逼人:你现在代表的是宋国,是你们的官家。你出尔反尔,就是宋出尔反尔,就是宋帝出尔反尔!

司南被他说得一愣一愣,弱兮兮地看向赵祯。

赵祯叹了口气,试图打圆场:贵使何必为难他一个小家伙当真想买这铁马?

夏使执了执手,一副非买不可的架势。

司南小声嘟囔:这铁马可难做了,二十辆还不够辛苦费的,若是必须卖,至少得一百辆起步。

夏使被他的逻辑整得无语,权当他是个傻子,反倒更为放心,一百辆就一百辆,只要你敢卖,我大夏就敢买!

司南吃了一惊,一百辆可不便宜!

夏使被他的表情愉悦到,傲慢道:尽管说来,我堂堂大夏,难不成连几个铁架子都买不起?

司南戏精附体,暗搓搓给他挖坑,不然还是别说了吧,小子以为,在座的除了大理,其余诸国都不适合买。

大理使臣诧异地挑了挑眉,不明白司南为何这么说。

难不成是因为刚才他劝了夏使两句?

果然好人有好报呀!

当然了,好人也想买铁马。

为表厚道,就二百辆吧!

大理有矿有药材,确实买得起。

夏使怒了,好大的口气,难不成这几辆破玩意还能值一座金山?

司南道:金山算不上,顶多铁山。

夏使冷哼:到底多少钱,别磨磨蹭蹭,赶紧说!我若不买,是我没藏氏无能;你若不卖,便是宋人小气!

这个使臣是小皇帝李谅祚的母族没藏家族的嫡系,因着外戚势力才得以出使大宋,回去就能加官进爵,本人冲动自大没脑子,最受不得挑拨。

司南正是了解了这一点,才定下这个计策。

原本,把歌舞表演换成花样自行车表演只是为了好玩,跟唐玄商量之后才有了如今的计策。

唐玄告诉他,官家之所以捂着自行车的设计图,一直没在民间推广,其实是在秘密造车,想着多多造一些,同邻国交换铁矿、马匹和药材。

自行车的技术并不复杂,多拆几辆就能仿制出来,说到底是一锤子买卖,能多讹、哦,不,多赚一些是一些。

司南三言两语就给没藏吾恼挖了个大坑。

接下来,别管他要什么价,没藏吾恼都得乖乖掏钱。

司南清了清嗓子:不要金,不要银,只要马。成年河套马,一辆车换三匹,一公两母,骟过的不要。

啥?三匹成年马?你不如去抢!没藏吾恼瞪大眼。

司南皱了皱脸,学着他方才的口气说:你若不买,便是没藏氏无能

没藏吾恼拍桌子,你这价钱不合理!

欧阳修哈哈一笑,重复他的话:堂堂夏国,难不成连几个铁架子都买不起?

包拯也跟着凑热闹,学着他方才的语气说:你现在代表的是夏国,是你们的君主。你出尔反尔,就是西夏出尔反尔,就是夏君出尔反尔。

没藏吾恼真恼了,想杀人,想放火,想把这些人的嘴都堵上!

赵祯十分快乐。

往常都是听这些大臣们合起伙来唠叨自己,烦得要死,如今看着他们怼别人,真爽!

宰相富弼稳重地打了个圆场:诸位贵使,官家特在此中秋佳节招待尔等,便是把邻国当成了友邦。诸位都听到了,这铁马我们本就不想卖,是没藏大人抓住那少年的口误,愣是要买

信了你的邪!

众使臣回过味儿来,心里骂得风生水起,面上皆点头称是,反正挨坑的不是他们。

富弼大度道:若是没藏大人执意不买,我大宋绝不强迫,毕竟是礼仪之邦。

这话,是没藏吾恼刚刚说的。

众人暗笑。

夏国副使顶着一脑门汗,绞尽脑汁找台阶,没藏大人饮了酒,说了几句醉话。此等要事,还需陛下和太后娘娘圣裁

司南脆生生道:今日是宫宴,如此严肃的场合,无论是谁,无论说了什么,都需以邦交论处。

又是没藏吾恼方才说过的,一个字都不差。

夏使卒。

大理使臣惦记着方才司南说过的只有大理买才合适的话,原本想给夏国留点面子,私下再问。

刚好,没藏吾恼也想起这茬,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温文尔雅的大理使臣:

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敢问官家,大理若想买,也是用河套马吗?

贵使说笑了。大理若有意,用药材换即可。赵祯笑着摆摆手。

今年四处水患,中原药材几乎用尽,若能用自行车同大理换一批,无疑是雪中得炭。

赵祯看了眼司南,眼中满是慈爱,俨然把他当成了福娃娃。

司南眼底含笑。

这下,官家一定满意了吧?

不会把唐玄扔到西北了吧?

大理使臣又问:用药材的话,如何说?

换市价折算即可。赵祯轻叹一声,煽了个情,去岁国朝大疫,大理千里送药,这等情谊朕铭记于心,权当赔上些人工吧!

大理使臣极其配合,站起身,深深一揖,官家仁爱,今日之事,我等必会转告国君。

大宋诸臣皆起身,代赵祯还礼。

两国之间其乐融融,和夏国对比鲜明。

其余诸国算是看出来了,傻子都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就连辽国的态度都好得不得了,最后同官家说好,用铁矿石换自行车,具体怎么换,私下再说。

最后只剩夏国。

就算赔得裤衩都没了,没藏吾恼也不能再抵赖。然而,还是不甘心。

官家雅量,主动给他降到两匹马。

在一片赞颂声中,没藏吾恼憋屈地答应了。

他甚至做好了回国后被打死的心理准备,或者把同行的使臣都杀光,不让这件事被太后姑姑知道。

想想又觉得不可能,宋人太爱写文章了,屁大的事都能洋洋洒洒写上一万字,没几天就会传到夏国去。

唉!

简直想死。

闲的没事干嘛招惹那个卖火锅的?

司南立了大功。

这和煮火锅请官家品尝、说好话哄官家开心还不一样,他今日安排的一切,都是给大宋争光、为百姓谋福的大事,足以载入史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