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章(1 / 2)

加入书签

一行人说着话,就到了司家祖坟。

司家人丁单薄,若不是祖父母收养了司旭,到这一代香火就断了。

司南带着二郎给祖父母烧了纸,磕了头,把祖母喜欢的茉莉花种在坟前。

磕头的时候,司南没矫情,也没敷衍,祖父母对原身的疼爱他是切切实实感受到的,如今替原身磕几个头是应该的。

崔实几个也跟着跪下,当作自己长辈一样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下,这就是村里人的情谊。

从前司旭带着家人回来,婶子大娘们都会凑到一起准备一大桌酒席,如今虽然只剩了兄弟两个,席面却并没有丝毫逊色。

反倒是司南有些不好意思,来的时候连斤果子蜜饯都没带,回去的时候反倒拉了小半车瓜果蔬菜,都是村民们往车上塞的。

好在,他把三轮车的图纸留下了,想着多少给村民们提供些方便。

回程的时候,走到半路天就阴了。

司南怕下雨,骑得很快。

这时候刚过午时,路上行人不多,只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妪,佝偻着身子,挑着竹担缓缓走着。

突然刮起一阵风,黑沉的云从西边笼过来,眼瞅着就要下雨。若真下起雨来,地上泥泞一片,小三轮就没法骑了。

司南拿出当年体测时的冲劲,拼命蹬着,眨眼的工夫就超过了那位挑担的老人家。

司南特意瞅了一眼,老人担子里装的是食用的葫芦,想来是自家种的,要挑到城里去卖。

他停下来,劝道:婆婆,要下雨了,回家吧!

老人摇摇头,娃饿得嗷嗷叫,卖了葫芦才能换米。

怎么这时候才出来?

晨起得下地,这时候娃娃睡下,刚好来卖。

娃他爹娘呢?

他爹去打仗,死了,婆娘跑了,就剩了这么个娃娃。

司南叹了口气:婆婆,您把葫芦卖给我吧,早些回家。

婆婆瞅了眼他车上,道:后生,老婆子知道你是好心,却不能卖你。瞧着你瘦瘦仃仃一小只,哪能吃得完这么多菜?

老人家生活如此困苦,还能耿直不移,说实话有点感动,还有点佩服。只是瘦瘦仃仃是怎么回事?

司南笑笑,耐心地解释,说自己是做吃食买卖的,菜再多都不愁,老人家这才同意。

搬葫芦的时候,司南偷偷在她担子里塞了一袋粟米是村民们放到他车上的老人家看到了,非要还给他。

司南骑上车,一溜烟地跑远了。

这么一耽误,还没进城,雨就沙沙地下了起来。好在离外城门不远了,最多半个时辰就能到。

司南把斗笠扣到二郎头上,又把外衫脱下来给他裹住,扶稳了,哥让你体验一把雨中冲刺。

不行!二郎突然拽住他,小脸紧绷着,不能淋雨。

司南以为他是怕冷,笑着安慰:放心,清明的雨下不大,哥给你挡着,淋不到。

你也不能淋。二郎坚持,找个地方,躲雨。

没事

不行!躲雨!二郎叫起来,小脸都白了。

司南觉得不对劲儿,摸摸他的头,怎么了?

二郎泪花在眼里打转,祖父、祖父淋了雨就病了祖母也是

司南心头一酸,好了好了,咱不淋了,那头有个小庙,进去躲一躲。

二郎点点小脑袋,小心地把斗笠扣在他头上,自己则腾出一个空筐,扣住小小的身子。

看着那小小一团,司南无声地笑了,这小子是在关心他呢!

那个庙叫娘娘庙,有人说供的是送子娘娘,有人说供的是天仙娘娘,还有人说是镇水的河伯。

从前每次经过,司旭就会笑呵呵地给兄弟两个讲娘娘庙的趣事,庙里供的其实是今上的生母,当年的宸妃,如今的章懿皇后李氏。

这个村的老村长为了讨好官家,把村名改成了凤凰村。

去凤凰村的路和官道一样,宽敞又平坦,一直通到娘娘庙。门前有块大石头,像座屏风,存住了庙内的瑞气。

司南绕过屏风,一眼就瞧见门口站着两个人高马大的军士虽然穿的是便衣,步伐气势一看就是受过多年训练的。

军士上前,道:此地不可久留,速速离去。

就算他不说,司南也打算走了。

不用想,此时庙里一定待着某位大人物,他不想惹麻烦。

正要走,就听见庙里传出一个温和的声音:不可无礼,若有乡民躲雨,便请进来。

两个亲从官应了声,退向两侧。

司南抱了抱拳,扬声道:不必了,小子这就离开。

庙中,唐玄听到他的声音,不由一怔。

赵祯眼尖地瞧见了,立即来了兴致,玄儿认识?

唐玄点点头,是路上遇到的那位小郎君。

既然是玄儿的朋友,就更该请进来了。一句话就能听出是谁,一看就不是普通朋友。

司南在外面喊:小子莽撞,不便打扰贵人,告辞了。

话音刚落,天边就响起隆隆的雷声,雨丝突然密集起来。

二郎惊叫:哥,下大了,不能淋雨!

司南:

这样真的好吗?

进来罢。门内传出一个清清冷冷的声音,唐玄身着黑色劲装,抬脚跨出庙门。

腿还是那么长,脸还是那么俊,就连身上的那张玄铁弓都显得无比可爱。

轰隆隆

又是一声惊雷,雨点噼哩啪啦,下得急了。

司南眼睛亮晶晶。

他可以!

第14章 心怦怦跳

雷声滚滚,骤雨渐急。

隔着雨帘,司南笑吟吟看向阶上的郎君,我原是不想进的,若你求我,我便考虑考虑。

唐玄微抿着唇,露出一丝无奈。

他撑开龙骨伞,步下石阶,将伞移到司南头上,缓声道:进去罢。

司南是经不住劝的,晕晕乎乎的就跟着人家走了,差点丢了弟弟。

幸亏二郎坚强,自己从车斗里跳出来。

亲从官们抬着三轮,放到庙门口。车里放着米面瓜果,官家见不得糟蹋东西,他们是知道的。

庙内布置简单,迎门的便是一尊泥像,用三彩颜料涂着,面貌温婉,栩栩如生,不似民间手艺。

泥像后面挂着一排经幡,将这间小庙隔成了前后两间。

经幡被风吹起,隐隐露出后面的人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