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章 庸医(2 / 2)

加入书签

一走进院子,穆小午就看到赵子迈趴在窗台上,正焦急地朝外张望,像一条企盼主人回家的温良大狗。看到她的那一瞬,他的目光陡然松弛了下来,里面盛满了不加掩饰的笑意。

“等急了?”穆小午走到窗子前,笑着帮他把嘴角一条干了的血痕擦掉,可是那血早已经干透了,她反复摩挲了好一会儿,才把它擦干净了,再一看赵子迈,发现那张俊脸早已在她指肚反复的“摩擦”下,变成了一只熟透的苹果。

“小午去哪里去了这么久?”他抓住依然停留在自己脸上的手,盯住她的眼睛轻轻嗫嚅了一句。

穆小午“嘻嘻”一笑,“偷听了两次墙角,大有所获。”

本以为赵子迈要露出满脸震惊的神情,没想到大狗却对她竖起了大拇指,由衷地赞叹了一句,“小午真厉害。”

穆小午忽然有些愧疚:这么纯良的一个孩子,眼看着就要被她带坏了。

“子迈,”她也将胳膊架在窗台上,“你有没有听说过郑亲王,他是什么,十几年前就死了。”

穆小午本来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赵子迈只剩下一缕魂儿,很多事情早已记不得,就算记得也只是一些七零八碎的片段,拼凑不成完整的记忆。可是他听到她的话后,却一歪脑袋,口齿清楚地来了一句,“知道啊,世伯他以前常到家中来,还抱过我。”

穆小午眼睛一亮,“他是怎么死的?”

“爹说,是什么庸医,用了不对症的猛药。”

十二年前,先皇最爱的弟弟郑亲王得了急症,短短二月,竟然已露出将死之态。皇上急宣太医给郑亲王看病,可去了二十几个太医,都没看好郑亲王的病,不仅如此,王爷的身体还因为频繁地换药,有江河日下之势。

先皇一怒之下,把那些废物太医都发配到边疆去了,同时传旨太医院,谁能治好郑亲王的病,赏银万两,赐盖世神医金匾,世代受俸禄。

圣旨发下来的第二天,一个叫杨忠的太医前来觐见先皇,说他有把握能治好郑亲王的病,靠家中祖传下来的七套药锅。

杨忠原来是一间药铺的掌柜,凡是他亲手抓的药,见效奇快,不管什么疑难杂症一吃就好。更特别的是他熬药用的药锅,这些药锅是杨家祖上传下来的,一共有七套共四十九种锅,七套锅以颜色区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每套锅又有七口,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据传,这些锅是杨忠的祖上请人专门烧制,熬什么药用什么锅,方子上都写得清楚,绝对不能混用。

杨忠因为医术了得,被太医院的院使相中,将其提拔到太医院中,做了一名医士。可太医院里是何等的人才济济,所以在这里待了半年,杨忠的才能并未得以施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