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2章(2 / 2)

加入书签

再回头看看谢谦书等人写的,便觉得味同嚼蜡,索然无味。

即便是谢谦书也能看出来,自己这边是落了下风。

你撒谎,他根本就是早有准备。谢谦书脱口而出。

是了,肯定是他们行事的时候消息走漏了,让燕洵有了准备,要不然镜枫夜是肯定写不出那样精彩的词的,也只有这样,谢谦书才能挽回一点面子。

他以前真的没写过,甚至没怎么念过书。燕洵淡定道,你要是不信,可以继续跟他比,我还是那句话,只要你们先写个两三首,不拘诗词歌赋,他都能学会。

这不可能!谢谦书猛的摇头,他们却不能再跟燕洵比了,诗词歌赋说起来简单,真要现场写出来,非才子名士不可。

你看你,比又不跟我们比,又不肯认输,实在是蛮不讲理的难缠。燕洵轻轻摇了摇头,索性不跟谢谦书说话了。

镜枫夜重新站到燕洵身后,又是那副安静的样子,但此时却已经不再有人敢忽视他。

各家都摆出小食,燕洵这边也拿出食盒,一一摆出来。

食盒下层放了热水,上面的吃食还都是热的,端出来的时候还冒着热气,燕洵坐在当中,幼崽们分散两边。

这会子出门那么久,即便是在家中放了热水,也早就凉的差不多了,倒是有些人家带来精致的小炉子,现场做了简单的吃食,还有王真儿等人家,干脆搬来火锅,带来的菜都是生的,倒是一边煮火锅一边吃,味道极棒。

如此其乐融融,配着周围的曲水流觞、金菊报秋,倒也极为相得益彰。

可偏偏有人不甘心。

看着大步走来的美髯汉子,燕洵没说话,宝宝立即凑过来小声道,是贾不甄的亲爹,贾家二老爷,这些日子正想着进宫求贾妃,谋个交好的差事。不过贾二老爷不堪用,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大年纪都一事无成。

贾二老爷和取了阮家嫡女,生下贾不甄这么个宝贝疙瘩,可惜贾不甄是个不顶用的,贾不伽又不堪大用,故而还得贾二老爷自个儿谋差事才行了。

燕洵扭头看了宝宝一眼,低声问,你师傅来了?

北齐到底身份不一样,这种场合不会露面,不过宝宝既然来了,燕洵觉得北齐肯定也得来。

宝宝果然点头,方才就来了,我还给师傅送了点心和花酒呢。

北齐虽然没露面,但是穿着的衣裳跟大家穿的都一样,宝宝看着满心欢喜,早就跟北齐见过面了。

就说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燕洵抬起手指戳了下宝宝的脸颊,行了我已知道,快去找你师傅去吧。

如今几乎所有人都见过宝宝,除了一些年纪小的汉子、哥儿觉得宝宝好奇,其他人几乎都把注意力放在燕洵身上,对于宝宝的好奇也没了,他个头又小,就算离开一会儿也不会有人发现。

宝宝就等着燕洵这句话呢,赶忙蹦起来,拿着早就打包好的木盒,哒哒哒跑了。

贾家也得了幼崽们送的花酒,这回贾家是仗着贾妃的面子才得了参加赏花宴的机会,只是贾家早已开始没落,如今贾不伽还在学堂念书,贾不甄去了乡下庄子,来参加赏花宴的竟然只有贾二老爷、贾大老爷,以及大房嫡子,贾不追。

贾不追贪婪好色,只知道在内围跟家中丫鬟仆妇厮混,眼界更是没有,字都不认识几个,来赏花宴,就只知道吃吃吃,不知道多少人心里头笑话。

贾大老爷年纪太大,不适合随意走动,竟是只有贾二老爷端着一杯浊酒,巴巴走到燕洵面前。

燕洵年岁不大,面若桃花,似笑非笑地看着走近的贾二老爷,坐着没动;贾二老爷鬓角斑白,端着酒杯颤颤巍巍,站着没动。

不少人心思通透,此时便都偷偷看向这边。

燕大人。贾二老爷冲着燕洵敬酒,又喃喃道,燕大人可还记得伦理纲常百姓话,四书五经圣人言?学堂要教圣贤书,商铺要卖百姓物。燕大人所教所卖,有违伦理纲常圣人言。

镜枫夜猛的上前一步,虎视眈眈的看着贾二老爷。

他心中涌起一股怒火,想要择人而噬。

这些人好不要脸,竟然说的如此冠冕堂皇,且还躲在后面,让贾二老爷上前面对燕洵。

镜枫夜一双眼睛涌现熊熊怒火,他慢吞吞地看了一圈,所有跟他对上眼的人全部面露惊慌,低着头再不敢看他。

稍安勿躁。燕洵轻声道。

镜枫夜立刻后退,重新回到方才的位置上站着不动,仿若磐石。

燕洵抬头看向贾二老爷,他目光闪烁,说完一边便不敢再说,但又有一股子勇气支持着,不知道是他背后的人家支持,还是贾二老爷自己说的那些话中的道理给了他深信不疑的支持。

大秦国祚超过千年,自古以来读书识字就都是士族特权,普通百姓称之为愚民,读书无用,不如种地土里刨食养家糊口。

世家子出仕,进入朝堂,治理大秦,甚至呼风唤雨。

如今燕洵办的学堂招收的学生不分贫富贵贱,甚至不念书也能进入学堂,会教授厨艺,学会学堂里给的方子,出来做厨子,亦能养家糊口。

再加上归元虫芽妖。

怕是有些人背后呼风唤雨惯了,哪怕是知道边城归元虫芽妖攻城的真相,也依旧愚弄百姓,甚至愚弄皇帝。

也就是因为燕洵在学堂揭开真相,又有一些人家投桃报李,帮燕洵宣扬真相,以至于有些人忽然怕了,便有了这赏花宴,有了出城时百姓围堵,有了吟诗作对,有了贾二老爷的话。

贾二老爷,我且问你。燕洵声音不高不低,依旧稳稳当当的坐着。

他是鸿胪寺卿,盐署署长,官职在身,确实可以不站起来,只是这里不过是赏花宴而已,贾二老爷鬓角斑白,年纪比燕洵大至少两倍,就这么站着,倒是显得燕洵傲慢不近人情。

贾二老爷倒是没觉得自己没面子,他下意识问:什么?

我且问你,读圣人言是为了封侯拜相,弄权专政,还是为了百姓吃饱穿暖,安居乐业?燕洵问。

贾二老爷一愣,前者还是许多人心中的目标,而后者则是许多人嘴上说的场面话。

他忽然意识到这是个极为棘手的问题,若是回答前者,那么燕洵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百姓吃饱穿暖、安居乐业,那么岂不是太没脸,但若是回答后者,现如今似乎除了燕洵这个小小的鸿胪寺卿、盐署署长,还没有人有这么大的成就。

说到底,不过是有些人害怕边城归元虫芽妖真相揭开,他们将来要承担责任,所以才提前对燕洵动手罢了。

我再问你,伦理纲常可有哪些百姓违反过?燕洵抬起头直视贾二老爷,我的保育堂可是违反了?镜大人一直都是成年妖怪,他和我在一起有违反哪些伦理纲常百姓语?

贾二老爷嘴拙,答不上来。

燕洵却没打算轻易放过他,也没打算放过他背后的人,便继续说道:这些话我便放在这里,若是谁在说起此事,尽管来找我,来者不拒。

边城归元虫芽妖攻城之事实,必然会揭开。

保育堂第一、第二学堂,从来都是有教无类,无论是乞丐还是王孙贵胄,亦或是太监、宫女,只要按照规矩来求学,都收。

你不怕士族联合吗?有人躲起来,不敢露面的大喊。

燕洵侵犯了士族的利益,蛮不讲理。

不过此时此刻,燕洵却没有独木难支,他看了眼王真儿等人,淡淡道:你们似乎忘了商场里面的铺子都是租赁出去的,也忘了我身边的人,并不都是寻常百姓。

还有我们呐。王真儿大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