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章(2 / 2)

加入书签

干活,赚的钱哩。孙元宝大声道。

去哪儿赚钱?

找燕大人啊。孙元宝身后的汉子们异口同声道。

大家伙儿喜滋滋地进城,穿过丹心桥,继续干前几天停下的活计。

这几日孙元宝等人特地出城,把地里的活计都干完了,赶忙又进城。

一条水泥路继续往前,一直修到已经被移平的山脚。石头搬开,土木移走,继续往前修路一直到海边。

镜枫夜骑着铁驴,燕洵侧坐在后面,单手搂着他的腰。

后面小幼崽们都骑着小一号的铁驴,哗啦啦跑在平坦的水泥路上。

大人。蛇身幼崽没有腿,只有尾巴,他就坐在小铁驴上,让利爪幼崽带着,我们去海边做什么?

利爪幼崽捯饬着小短腿,踩着铁驴转圈飞快,终于撵上来。

燕洵飞快地摸了下蛇身幼崽的小脑袋,我们要去研究海水。

我知道了,海水里有盐!蛇身幼崽立即明白了。

海边修了一排水泥屋,是道兵的居所。稍微远离一点的地方,孙元宝等人正惹火烧天的修堤坝。

大人。秦仪晒得黑了些,看着倒是精神不少,父皇传信来,让孤回去,你说孤当如何?

镜枫夜把铁驴放好,默默走过来站在燕洵身边,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秦仪看。

他现在只是白身,还是妖怪,不应当如此不敬太子。可自从亲眼见到一次秦仪要摸燕洵的脸以后,镜枫夜便顾不得那么多,每次都是紧紧地盯着秦仪。

这个妖怪十分俊美,脸颊上的龙鳞痕迹让他看上去更加英武,秦仪不自觉的矮了一头,每回见到了都有些不自在。

太子殿下如何,本官可不敢置喙。燕洵笑道。

燕大人!你明知道孤不是要说这个!秦仪有些失态,孤想知道你是如何移平那座山的!

那时候秦仪不明白为什么要后退到海边,还要捂着耳朵,他当时没有捂耳朵,眼睁睁看到那座山一下去掉半个山头,又直接移平,脚下震动,他却听不到声音,养了好久才好。

他知道燕洵肯定用了什么手段,并不是妖怪出手,可燕洵根本不肯说出口。

只是很寻常的东西。燕洵说完不再理会秦仪,招呼小幼崽们去海边采集海水。

秦仪追上去,看着镜枫夜挡在前面,顿时气急败坏道:燕洵,孤当初救了你,你现在可不要恩将仇报!惹恼了孤,孤便让父皇把你打入天牢!

太子殿下,有所得必有所失。燕洵道。

当初秦仪可不是为了救燕洵才挺身而出,他看重的是这份功劳,若是经营得好,自己的势力还能进一步发展。

尤其是海水中一直没发现妖怪,这片海岸或许已经没有妖怪了,那秦仪更能安心的发展,这可比困在京城要好得多。

道理他都懂,但是他不甘心。

燕洵身上还有许多秘密,就连皇帝都不知道,若是秦仪能得到一些秘密,尤其是那个能移平一座山的东西,那还愁什么太子之位,他就是皇帝了!

自从山被移平,皇帝便一天催三次,如今已经拖了这么多天,秦仪若是再不回去,怕是要直接被逼反了,他想拿着燕洵当筹码回去,奈何燕洵根本不配合。

你好自为之!秦仪恼羞,终于骑马离开。

眼瞅着秦仪走了,镜枫夜又有些担心,大人,那火药

当心,他不会说出去。燕洵淡定道,只要他还想得到火药,那就会守口如瓶。只是这趟回去,可能得吃点苦头,就看他能不能熬过来了。

果真跟燕洵说的一样。

皇帝一看秦仪完好无损,心中又是极其复杂,转而问起那座山是如何移平的。

拿不到火药,但秦仪也不想让皇帝得到,便支吾装傻。

皇帝又如何看不出他的想法,当即勃然大怒,直接说太子失德,闭门思过。

想让燕洵进宫,又不太敢,生怕那种威力极大的火药被燕洵带在身上,不过很快皇帝便想到了法子,让燕洵赤身果体进宫。

燕洵听得一愣。

任谁都想不到皇帝会来这么一出。

大人,不要去!其他人都没说话,镜枫夜第一个站出来,欺人太甚!

平日里总是沉默的镜枫夜,难得说出这样的话,燕洵有些诧异,转念一想,又明白了。

镜枫夜自己吃点亏没什么,他能忍,但是燕洵若是吃亏,他肯定接受不了。看平时燕洵稍微累点,他都要心疼许久就知道了。

这来的太监不是张瑞,也是皇帝心腹,是乔装打扮私底下露面。原本他想单独跟燕洵说这些话,但燕洵没同意,他只得当着镜枫夜的面说了。

皇帝算盘打得极好,给燕洵一个名分,把他圈在后宫中,这样便能慢慢了解燕洵的秘密。

我不会去。燕洵道,此事休要再提。

内侍不敢强求什么,便赶忙回来如实转述了燕洵的话。

反了他了!皇帝扫下书桌上的东西,噼里啪啦砸了一阵,来人,给朕点兵!朕要把他抓回来!

内侍刚跑出去,便又有内侍跑进来,惊呼道:皇上,海里出现妖怪了!

海边堤坝刚刚修成,好在是用水泥,速度奇快。此时道兵站在堤坝上,后面不远处开始垒砌堡垒,隔不远就有一个高高的瞭望塔,全都是厚实的水泥墙。

燕洵听到消息就赶过来,登上堤坝。

燕大人,大恩不言谢!杨叔宁放下望远镜,郑重拱手。

若不是燕洵拿出来的水泥一文钱都没收,还雇了人来修路修堤坝,恐怕现在海边什么防御都不会有,说不定等妖怪登岸之后才会被发现。

此时妖怪还在水中,用望远镜才能看清楚。

杨将军可知那是什么妖怪?燕洵拿起望远镜看了眼,刚好看到水中跳出来一个猩红的妖怪,嘴里全都是牙齿,密密麻麻,看得人头皮发麻。

嗜血鱼妖。杨叔宁神色凝重,传闻水中会出现这种妖怪,但已经几百年没见到了!这种妖怪上岸后速度不减,碰到什么啃什么,且没有神智,身体极为坚硬,很不容易打死。

离得远远的,从望远镜中能看到,偶尔水面会冒出一股血腥,眨眼间功夫水面下的鱼就被吃干净了。

我马上让人把干粮送过来,你们不用担心吃食。燕洵表情凝重,杨将军,后面就靠你们保护了。

后面宽阔的水泥路上,黑白幼崽骑着小铁驴跑在前面,后头跟着一连串的汉子们,都推着独轮车,里头是一车一车的粮食。

孙元宝等人正在和水泥,一刻钟也不休息的干活。

先到的汉子们已经搭建了灶台,大铁锅架在上面,一个个白面馒头放上去蒸,一大锅一大锅的菜炒出来,里面一半都是肉。

这些全部都是燕洵出的银钱。

大人放心,我杨叔宁有一口气在,便不会让一头妖怪越过这道防线!杨叔宁斩钉截铁,目光坚定,他脊背挺直,觉得自己靠在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巨山上,早已立于不败之地。

身后是忙碌的百姓,道兵们回头就能看到,他们精神头更好,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

这次派兵,户部粮饷到现在都还没动静,他们吃的是燕洵给的粮食,住的是燕洵拿出的水泥造的屋子。恍惚间,所有人都不太明白自个儿到底该忠心于谁了。

消息传入皇宫,皇帝顿时忘了燕洵,一个劲儿的问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