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章(1 / 2)

加入书签

这一群猴群,有孙悟空在,自入了花果山福地,享起了寻常兽类享不了的福。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既然有上书楷书的石碣,便不可当作无人知晓此处所在。

这花果山所在之地,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无论是望气还是寻龙,找到此处福地,也不算难事。

所以,在看到孙悟空那一群惊慌失措的猴子猴孙的时候,唐无易心中是有数的。

只不过,这猴群们没有孙悟空要倒霉,未来有孙悟空撑腰,还是要倒霉。

这孙悟空自封齐天大圣、闹天宫,后来又西游去取经,也不知他这群猴子猴孙,到底还剩下多少来。

咳,到底猴子是唐无易想要招揽的人,关于他的八卦,还是不要想得太多。

端正了态度的唐无易,也不介意出手帮花果山这一点小忙。

事情其实很简单,花果山的猴群们没了大王,又遇上个魔王要强行占领他们洞府,在奋起反抗的过程中,被捉去了不知多少猴子猴孙。

唐无易听罢暗笑。

这所谓的魔王,也不知是个什么底细。

孙悟空不在,麾下的猴群也没学过什么功法,就这样,还能等到孙悟空学成归来,为他们报仇,这魔王看起来,倒什么用都没有。

可面对孙悟空这么一位关键人物,真是不重要的小龙套的话,那所谓魔王,怎么就只将孙悟空麾下的猴群捉去不少,搬走水帘洞里的家伙什儿,不将水帘洞这洞天福地完全占据呢?

既然能搬走水帘洞里的东西,那说明他已经完全有能力占据水帘洞了。

到底为什么还能让猴群撑到孙悟空回来,嗯,果然是不能细想啊!

唐无易询问猴子猴孙,那魔王到底唤什么,便听见他们言说,那魔王自称的便是混世魔王。

唐无易:???

宝玉,是你吗,宝玉?【bu】

第一百二十五章 龙宫

唐无易想了想, 孙悟空的猴子猴孙,在他回来之前,能守住花果山,不管怎么样, 也还是成器的。

而且孙悟空一回来做大王, 他的猴子猴孙就自动自发地成为了合格的小妖精, 虽然不会唱大王带我来巡山, 但也绝对不会给大王丢人。

这靠的是什么?

靠的就是混世魔王攻打水帘洞的这几年里,他们所经历的磨炼啊!

所以说,唐无易出手, 解决混世魔王自然是摧枯拉朽, 但是, 这样孙悟空就没办法收获一群已经有足够战斗经验的小弟了。

唐某人觉得这样不好, 于是, 他选择了让水帘洞里的猴群们自己打拼, 只不过他会看顾着, 让他们不要因此而减员受伤什么的, 就免不了了。

唐无易怕自己的存在让猴子猴孙们产生有靠山的想法,这样他们就不会真正地竭尽全力去战斗了, 这样不好, 于是做好防护措施之后, 他就离开了。

原本他是想回洞府规划的, 但是现在一看, 花果山福地的存在, 让孙悟空很早就被妖盯上了。

至于这些妖身后有什么势力,嗯,分析起来, 还挺错综复杂的。

不提其他的妖魔鬼怪,花果山水帘洞本身就已经很不简单了。

这座洞天福地,在孙悟空发现之前,便在洞内有了一应摆设,与上书字迹的石碣。

且水帘洞内,铁板桥下,那水就直通东海龙宫。

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唐无易顺水而下,还真就一路直达东海海底水晶宫了。

唐无易:???

这个防备这么弱的吗?

他在海底行了没几步,便跳出一个夜叉来。

不过这夜叉可不是要问罪,反而听起来颇有礼貌的让唐无易将身份说个明白,好通报迎接。

西游记的原著里,孙悟空从四海龙王那里得了兵器和披挂,四海龙王心底再怎么不满,也没直接闹出事来,反而是好声好气地一一如了孙悟空的愿。

一开始,孙悟空从水帘洞去到东海以后,就是这么个待遇。

唐无易原本还想着龙王指不定对孙悟空的来历心中有数,故而如此优容,可是看他们家夜叉这个作风,怎么弄得东海是一如既往那么怂的样子呢?

西游记的故事虽然创作在封神演义之前,但并不代表封神演义中的故事,在此之前没发生过。

许多的情节,就是作者搜罗民间神话而成的,在作品被创作出来之前,情节已经是约定俗成的存在了。

放在宇宙海之中,这种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很有可能是某些大能的亲身经历,不管作品的创作时间早还是晚,故事是早就一直存在的。

这个世界有孙悟空,天庭也有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二郎神杨戬等。

这个阶段,西游大事的主要角色是孙悟空,但是不知多少年前,周伐商之战可是正常发生过的,那个时期,同样发生的,还有哪吒闹海屠龙、抽筋送父之事。

敖丙在各类作品里,虽然是《封神演义》里才真正出现的角色,但是,作为众所周知的被哪吒三太子扒皮抽筋的、东海龙王的三太子,他必须有姓名!

这个世界,同样是有敖丙存在的,就像有女娲、盘古等大能的名号流传一样,这是宇宙海里许多大能的威能扩散的结果。

有敖丙存在,这也就意味着,四海龙王当年也是敢水淹陈塘关的狠龙。

至于为什么他们现在变得那么怂,啧,唐无易光是想想就要为他们落泪了。

东海龙王的夜叉,见到旁人闯进东海海底,第一个反应居然是有可能是大佬,惹不起,要好好招待;

西海龙王的三太子敖烈烧毁了玉帝所赐的宝物,这位龙王便主动出首告发自己的儿子,将他拿去天庭听候玉帝发落。

怎么说呢,惨,还是龙族惨。

对了,东海、西海戏份多的、有姓名的倒霉蛋还都是行三的太子,仿佛天定一样的设定,感觉更惨了呢!

唐无易倒没有像孙悟空下东海的时候一样,自称个什么天生圣人,对于知晓圣人这个概念的人来说,随便自称,就有德不配位之嫌了。

他只是好声好气地说了自己杜撰的来历,再被请去和东海龙王敖广见面而已。

说实在的,龙王这么个表现,也怪不得花果山里的猴子猴孙,都嚷着让孙悟空来龙宫打秋风。

孙悟空经历的世事不够,真当龙王好欺负,但实际,唐无易更愿意认为是龙族的示弱之策。

自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人族崛起,这天地之间,人便为万物灵长,造化所钟。

东海龙王的三太子敖丙,因哪吒闹海一事,前去问罪,竟生生的被哪吒打死并扒皮抽筋,简直骇人听闻到了极点。

东海龙王为子报仇,要哪吒偿命,不然就要水淹陈塘关。

然而饶是他看起来怒气攻心,可实际上,为子复仇,还要上天告状,得到玉帝的允许才可。

敖丙死后,龙王第一次上天告状,被哪吒埋伏,硬生生打服,又被强变作蛇。

如此羞辱之行径,又隔着杀子之仇,敖广还得叫上其他三海龙王一道去玉帝那里告状,得蒙批复才行。

若说龙族的行事恣意,当真是滑天下之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