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章(2 / 2)

加入书签

若是咱们府上出殡,就证明赖尚荣得手,咱们无瑕分心,他们越发可以放心大胆的在粮种上做手脚;若是咱们府上一切安好,而甄函关久不见赖尚荣,则证明赖尚荣失手,也证明咱们府上还留着高手。

同时,甄函关将化骨楼暴露给咱们,是给咱们提个醒,即便化骨楼如今练邪功的人不多,也定然不止赖尚荣一个,若是咱们有异动,便继续前来行刺。若是咱们当真偏向虎山行,攻打化骨楼,甄函关更是求之不得,到时候咱们的力量被化骨楼牵制,等发现粮种被人动手脚时,只怕已经晚了。甄函关将事情算到如此份上,只怕也布置了不少鹰隼在南下路上拦截信鸽,就是飞鸽传讯,也恐打草惊蛇,唯有派人去一趟江南了。

贾代善说了一篇话,休息一下道:琏儿,你去吧,将人都带上。京城里,你不用担心。

贾琏自然知道轻重缓急,也知道事关万千百姓,但一想到自己将人都带走后,荣国府内防守空虚,说不担心是假的。但是事情有轻重缓急,江南的事,已经迫在眉睫。

古时候生产力低下,常言道:神仙难过正二月,便是因为这两个月青黄不接,许多百姓忍饥挨饿。若是甄函关有什么法子让百姓领了不发芽的粮种,百姓手上自留的粮种多半会用来充饥。到时候粮种不足,就算破了此案,也难以挽回了。所以兵贵神速,此事万万耽搁不得。

而当初的胡博达,便是远近驰名的大善人。戴权虽然伏法,西海国在朝廷的探子并未被一网打尽,若是有哪个积代行善之人登高一呼,或是免费,或是低价卖给当地百姓粮种,百姓必是一呼百应。祖孙两个越想越觉事态严重,当晚,贾代善就入了宫。

景和帝虽然时常派徐元前往荣国府传达口谕,或赏赐药品,但当真亲眼见了贾代善,还是颇为惊讶。当即免了贾代善的礼,又赐了座,才道:有些时日不见,破军清减了不少。

贾代善笑道:微臣谢过皇上体恤。

景和帝知道贾代善养病期间还亲自入宫而非递折子,必是有要事,挥手让徐元并其他宫人都下去,才问道:破军此次入宫,可有要事?

贾代善组织了一下语言,将军粮、辎重于国计民生之重要性说了,末了道:微臣听说巡视各地春耕的户部官员尚未出发,特来谏言,请皇上早日派遣户部官员到各地巡视。却将赖尚荣行刺一事隐去不提。

景和帝道:破军养病期间还为国事劳心,朕心甚慰。这户部暂缓外出巡视,原是事出有因。原定户部左右侍郎并几位郎中各自带人分别巡视两湖、江南和陕西、川蜀等地。钦天监连日子都择好了,原是定于和九省统制贾大人一同出发;只是临行前三日,户部爆出贪弊之案,牵连甚广,若不彻查清楚,朕如何敢用这些人替朕巡视各地?

贾代善自然也听说过此事。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三省六部,户部也好,其他衙门也好,贪弊之事难免。为何此事早不爆发,晚不爆发,偏偏临巡视各地春耕出发前就爆发了?戴权曾是异族细作,甄函关似乎又是戴权的谋士,除了户部官员的不法之事,恐怕甄函关手上还掌握了不少其他要员的把柄,只待要用的时候才祭出来。

此时需要牵制户部,便先将户部的腌臜事放出来;若是他日战事一起,只怕兵部又会爆出些触目惊心之事。虽然这些国贼禄蠹原该严惩,但是这个节骨眼上,又到哪里去选合适之人顶替上来?惩,则朝廷陷入无人可用之境;放,则引起其他部院官员不忿,若是传到民间,甚至还会引起民愤,朝廷当真陷入两难之境。

贾代善沉吟一下,站起身来,便要行跪拜大礼。

景和帝见贾代善有了龙钟之态,忙道:破军有什么话直言不妨,无需行大礼。

贾代善谢了恩,道:皇上,臣请皇上给户部众人戴罪立功之机。

景和帝皱眉道:破军,户部与你向无瓜葛,你今日怎么专程入宫替一众禄蠹求情?

贾代善想了一下,将谨防有人在粮种上做手脚的事择其重点说了。末了,贾代善道:皇上,此刻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户部一干人等虽有贪弊之事,却也并非投敌、谋逆大罪。皇上且想,这次爆出贪弊事的官员皆非首日为官,且所爆之事多有成年旧事,为何偏偏这个节骨眼上爆出,是否有人暗中推动?

戴权虽然伏法,异族的狼子野心却不会因此平息,甄函关也依旧毫无踪迹,若此事此时爆发全是巧合便罢,若是暗中有人推动,这些人除了贪弊之外,反而于朝廷而言没有二心。

若是甄函关在朝廷各部埋有细作,反而不会将其贪赃违法之事暴露出来,否则他们岂非自毁自伤?是故,臣以为,事急从权,户部人等,先行巡视春耕春种,若是立了功绩,可抵部分罪责,他们必然无不尽心。于朝廷而言,不过是缓些处置他们罢了。

当年太|祖还未得国的之后,已是一方霸主,自那时起,景和帝便是受的储君教育,自然熟读《吴越春秋》,也深知粮种于国家存亡之重要性。贾代善所担心之事,景和帝一听就明白。

景和帝略一沉吟,便道:破军所言甚是,若是朕依旧派这些户部旧人出巡,背后贼子无非是放出消息,说朝廷上下官官相护,吏治不清,乱我民心罢了。只要巡视回来,朕依旧依律奖惩分明,百姓之愤便会平息,朕实不该担心引起民愤而先查贪弊案。破军真乃朕之肱骨良臣。

贾代善见景和帝允了,心中送一口气的同时,又道:皇上,微臣还有一事禀奏。

景和帝道:准奏。

贾代善将所请之事对景和帝说了,景和帝愣了一下,道:将门虎子,将门虎子,朕允了。

贾代善谢恩,景和帝又命人取了赏赐,让徐元亲送贾代善回府。

贾琏早就在二门上等着了,见是徐元亲自送的贾代善,贾琏便知道朝廷那边已经妥当,户部官员不日就要出城。但是兵贵神速,户部官员赶到地方的时候,若是百姓自留粮种已经被用来裹腹,依旧无济于事,自己还得去江南一趟,做两手准备才是。

贾琏扶着贾代善回了梨香院,不等贾代善开口,便道:祖父入宫,劳累半日,先歇息歇息。祖父要交代的事,琏儿都心中有数,祖父不必劳心。

贾代善笑着摸了一下贾琏的头,笑道:有琏儿在,祖父确然不用劳心。贾代善也确然累了,回房洗漱之后便歇下了。

年纪大了眠浅,次日贾代善不过卯时初刻便醒了。醒来之后,又着人去看贾琏起来没,若是贾琏起了,便让他洗漱之后过来说话。

琏儿,此去江南颇多风险,你准备带哪些人去?贾代善知道贾琏心智非常人所及,自己也没什么嘱咐的,便略问一下贾琏的安排。

贾琏想了一下道:祖父,琏儿想带关先生去。关七手是盗门高手,贾琏此刻怀疑甄函关是通过各地大善人、善堂等方式向百姓发有问题的粮种,但各地善人、善堂有许多,未必家家都有问题。到时候若是拿不定主意,只要关七手潜入粮仓盗几把粮种回来,自然便能判断。

贾代善摇头道:不,你将卫九他们全带去吧。咱们家的家丁也不是无能之辈,寻常贼人轻易入不了咱们荣国府。

那祖父您?贾琏有些犹豫了。

贾代善满脸慈祥的道:琏儿,你这是关心则乱。你只想到咱们人手不足,可曾想过甄函关也人手有限?他有替换粮种这样的大事要做,岂会将心思花在我这样一个垂垂老者身上?我之病,容易打听得很,也就只有赖尚荣那样被仇恨迷了眼的人会来刺杀于我,甄函关何必花那个心思。你将来身上的担子重,切不能因身边之人失了理智。我知道你心肠好,但是,护着天下更多的人安居乐业,才是最大的慈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