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清穿之皇家小和尚 第231节(2 / 2)

加入书签

“飞飞飞——飞飞飞——”

父子两个欢呼着“飞飞飞”渐渐远去,躺地上的胤禩悄悄儿坐起来,一抹脸。

“叔叔不乖,打屁股。”听听弘晏侄子说的话,嗯,非常可爱。

胤禩慢悠悠地在清华园吃完他保康哥哥的那份儿早膳,慢悠悠地逛着这个夏花烂漫、湖泊连连的畅春园,难得地发现这畅春园的风景妙处,发自内心地感叹一句不愧是西山宝地。

西山妙峰山、东山丫鬓山,北郊小汤山……保康哥哥这折腾的,百年大计都不止了,可谓造福后世五百年上千年。

可是保康哥哥对皇位无心,还觉得做皇帝太拘束,看着这辉煌威严的紫禁城也就一个大一点儿的农家四合院,还嫌弃这个四合院里头住得那么多人,比那农家院子还拥挤……

农家大院……可不就是农家大院吗?

胤禩莫名地笑出来。

小报上天天沸沸扬扬的宣扬只恨事儿不够大,不够吸引眼球,闹得民间老百姓都期待看一出“九龙夺嫡”,简直……

嫡不嫡的,做小蝌蚪的时候,投胎的时候就注定了,还“夺嫡”?胤禩的笑容加大;还说关外人不在乎母族出身?胤禩更乐呵。

太~祖皇帝太宗皇帝顺治皇帝,那个不是母族强大的正经福晋所出?

所谓的“不在乎”,那是对母家出身差不多的皇子们说的,那只是给予出身太低的皇子一个争夺的机会。

出身好,天然的亲王。母族不显又没有非常过人战功更没有从龙之功的皇子们,最后……不说铁帽子亲王,一个普通的郡王都没有。

也就他们的汗阿玛当年,顺治皇帝没有嫡子,子嗣少,其他种种原因……不得不说,汗阿玛的运气够好。

运气啊,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胤禩抬头看天空,想起自己的出身,莫名地感激他汗阿玛这份儿运气,感激他自己的运气,那是他保康哥哥给他们带来的,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少年。

所以,大清皇家怎么可能不看母族出身那?不看的话,哪个福晋的母族会容忍?哪个大家族还和爱新觉罗家联姻?

胤禩的嘴角露出一个似乎是自嘲的笑。

太~祖皇帝十三幅盔甲起兵,他要是一个妾侍所出的儿子,哪个将军跟着他?

要不是太~祖皇帝先废了最有继承权的代善兄弟,太宗皇帝有出身又有资历和战功还有代善支持,拿什么和多尔衮、多铎这嫡幼子竞争?

豪格和多尔衮争皇位却又气短,因为他的功劳和多尔衮一样,但他的母亲只是一个小小的庶妃。

这就是事实。

可是你老老实实地做臣弟臣兄辅政又如何?当年太宗皇帝时期的大臣们,先皇时期的大臣们,汗阿玛当年的大臣们……一代代的权臣,哪个有好结果?索尼先走一步逃过,他的后人却不会逃过。

当然,做皇帝也不是没有付出。胤禩呆呆地看着一只飞舞的蝴蝶儿,眼神空洞没有焦距。

多尔衮的母亲陪葬、豪格死于狱中、鳌拜死于狱中……后来的皇帝都要付出代价,谁又可能不付出代价?

大清皇家一路走来,就是尸体和鲜血铺出来的道路。

他们兄弟如今这点儿争斗算什么?胤禩又是一个自嘲的笑儿。就是哪一天汗阿玛废太子,那也是汗阿玛的决定,他们这些皇子,只能按照汗阿玛画好的圈儿去争,去斗。

赢了,做皇帝;输了,顶多一个圈禁。对比没入关之前的大清皇家的外部厮杀内部争斗,那就是小孩子过家家。

胤禩抬头看向蓝天,回想这么多年来,汗阿玛和太子,大哥和太子……就觉得他们这些弟弟们特傻瓜。

自以为可以参与天下逐鹿皇位竞争豪情得很,自以为可以混一个铁帽子王留给后人伟大得很……只有保康哥哥,自己打下这般大功劳,跳出皇家这个“养蛊一般”的怪圈。

只有胤禛哥哥,实打实地做事情,敢和天下人作对,敢和这天下的官僚系统作对,活出一个人样儿。

一时间,胤禩的心情又低落,觉得自己的人生毫无意义。可他转念一想,当年的太皇太后、当年的皇上,在决定接保康哥哥回宫的时候,都在想什么那?

明明不想再现之前的皇家争斗送走保康哥哥,却……历经四朝眼见几多争斗的太皇太后,心累了,心疼了,可最后还是认可了“养蛊”的模式。

大清需要一个有能力的领头人。这个人,不应该是在皇子们一出生就选的,而是在皇子们长大后,各凭本事,各凭实力和运气……胜出来的。

那么,汗阿玛这次派大哥和太子一起出海,目的,又是什么那?

胤禩陷进沉思中,有人靠近他也没反应。

但凡是人,即使是普通的老人,岁数大了以后,也会觉得子女们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他的那点儿遗产,更何况是他们的汗阿玛?

他们的汗阿玛,绝对不会在有生之年让出权利。

哪怕太子殿下做皇太子做到四十年,五十年,做到长蘑菇,那也只能等。

哪怕他大哥再能折腾,只要汗阿玛不废太子,他们任何一个,就是等到死也没任何希望。

刑部尚书齐世武、步军统领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这些太子的心腹都被汗阿玛好一通收拾;火器营里大哥的一些铁杆心腹……都被通知轮岗换防。

胤禩眼睛微微眯起,细细地数数汗阿玛最近的动作,直觉告诉他,这只是一个开始……

胤禩一个激灵,就觉得一盆冷水当头浇下来,从皮冷到骨头,从头冷到脚心。

他愣愣地站在那里,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稍稍回神,一眼看到老宫人等候的身影。

他对修剪花枝的宫人露出一个温润如玉的笑儿,有礼地让出来道路,顺利收获老宫人一个“胤禩阿哥果然贤良”的眼神儿一枚。

他忍不住笑出来,这次是发自内心的笑儿。如果是保康哥哥,保康哥哥会捧着酒葫芦和老宫人自在地聊几句,还会拿几枝剪下来的花枝回清华园做插花。

到底是不一样的啊。

胤禩感叹着,到底还是细细地询问了老宫人,拿了几枝花儿回去他的阿哥府。

福晋郭络罗氏不在府里,下人说福晋去丫鬓山的红螺寺烧香去了,他也没和往常一样在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