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骑士的献祭(出书版) 第8节(2 / 2)

加入书签

“哦,那就好。”老头点点头,仿佛完全相信。

“不过呢,你来这里也没有用的。事情来了,你挡不了。”

李怡诺又退了半步,靠在那堆破烂纸板上,一时失去了气力。

“要怎么样才能放手,你说,说个条件,总有条件的对吗,我……答应你。”

这句软软糯糯的话说出口,老头的眼神就变得黏滞起来,那目光化作了软体生物,在李怡诺皮肤上爬动。

“你和你妈真像,”他又一次说,“但你比你妈长得还要好。”

李怡诺反手撑在烂纸板上,那里软绵绵毫无支点。对面的那句话和背地里的心思,像阴影里的毒蛇,沿着她的脚脖子缠绕上来。可她竟似又涌出力量,重新站直身子,往老头的方向迈了一步,然后顶着混浊的目光,又迈了一步。

老头呵出的气直喷到了她脸上。

李怡诺双肩舒展开,从脖颈到胸膛再到腰肢的曲线,让任何一个男人都无法忽视。她看着老头耸动的喉结,把心里那个开关狠狠按下去。视线上移,四目交接之时,在对面混浊粗短的喘息之间,她吐了一口气,把少女的气息吹拂在老头的口鼻间。

“你别再找小立了,要找,你就找我。”

老头把脸凑上去,他犹自有些不敢相信,心脏跳得快要犯病。李怡诺偏过脸,让他的嘴碰着了脸颊。

老头发出意义难明的嗬嗬声,猛地回身把卷帘门拉下来。

“别拉到底,留点光,我怕黑。”李怡诺轻声说着,在老头弯下腰的背后,拔下簪子握在手里,让长发披散下来。

卷帘拉下大半的废品回收站里,传出越来越粗重的喘息声,在开头的那几分钟里,仿佛这间黑屋子里只有老头一个人在表演。直到少女开始发出微弱且不坚定的抵抗声,某一刻她似乎高声说了一句“不”,但又被压了下去,动静随之大起来,伴随着衣物的撕裂声。

突然之间,一声尖叫响起,那声音从黑暗里穿刺出来,颤抖着挣扎着,久久不歇。

“别喊别喊,你干什么,别喊!”一个低促仓皇的声音试图把尖叫包裹住。

然而这是在午后的居民小区里,已经有足够多的人跑了过来。

卷帘门“咚咚咚”锤得山响,两三只手搭到门沿,正要合力把门抬上去,但门不知被什么东西卡住,震颤着顽固地停在原处。

尖叫止了,连同着门内所有的声音在这瞬间停歇,仿佛有海潮向后退,露出了底下的莫测深渊,这无声的涨落让人心跳都漏了一拍,空荡荡不知如何着落。忽然之间,分隔光暗的卷帘门下,涌动着黑暗的空隙里,一个身子翻滚出来,魔王的吐息里游出一缕轻烟,幽灵海里飘出一叶孤舟。

门外的人向后退,发出或轻或重的惊呼。在他们面前,把万物蒸出幻影的烈日照定一个少女,脸朝下看不清面容,支撑着要跪坐起来,却因剧烈发抖而格外艰难。她的腰脊倔强地挺直,轻薄的新衣几乎被完全撕开,零落地披挂下来。她的长发散乱着垂在地上,鲜血顺之淋漓而下。

人群炸开了。

“快叫救护车啊,叫警察呀。”旁边五十来岁的大婶喊起来。

女人们把李怡诺护在中间,卷帘门已经拉到底,老头被关在了里面。十分钟内,警察和救护车到场,带走了老头、李怡诺和几位目击证人。

老头被抓出来的时候双手抱头,大叫冤枉。警察把他拽出人群,拖上警车,短短十几米,他就挨了不少拳脚。

李怡诺在救护车上做着简单的头部包扎。声音在慢慢远离,世界仿佛灵魂出窍,万物升向高处,把少女一个人留在原地,得以享受这独属于她的安宁。

一阵又一阵的疼痛中,她放任自己的思绪迁移,神情柔和。

李怡诺不曾想到,这份安定只维持了几小时。

第13章

七月一号这晚的案情会开到一半,消防又打电话给老冯,补充了一条线索。李家报了三次火警,而不是两次。

第一次报火警的是邻居,第二次报警的是刘桂兰,两次的报警人和地址都不一样,但事后是由李善斌这个户主和消防局联系接触,情况说明表格里留的也是李善斌的手机,所以归档时并在了一起。今年四月二十六日上午,刘桂兰再次报了119火警,不过三分钟后,她又打电话说火已经被扑灭,不用消防员出动。所以,李家一共报警三次,消防出警两次半,第三次消防员刚上车就解除了警报。

第三次报火警的时间点和李家搬家及不明女尸的死亡时间大致重合,要说这里面没有关联,谁都不会相信。老冯琢磨着,501室的天花板漏水,也可能是扑灭这场小火浇的水,而不是清理现场不小心。但为何漏水是在客厅浴室区域,而非容易着火的厨房,则是另一个谜团。

李家频繁失火背后的蹊跷很多,但无过于那个多出来的神秘女子。这名多出来的女人让刑警们既兴奋又意外,这个人是不是李立的妈妈,是不是后来被分尸的受害人?李家的一老一小隐瞒此事的原因可以想出好几种,不管哪种都必定和案子直接相关,可是邻居们都不提到这个女人,又是怎么回事?

七月二日,获得关键线索的第二天。王兴定了个方向,让专案组先别去碰李家,而是在外围收集线索,等有了足够把握,再一举把李怡诺和刘桂兰攻下来。如果李家真的长期住着第五个人,总会有人了解情况的。

首先就是电话复核了先前询问过的几个邻居,居然真的没人见过那名女子,所有人都反映,李家住在601室时,进进出出的只有刘桂兰、李善斌、李怡诺和李立。连胖房东把房子租给李善斌时,李善斌对她说的租住人数也是“一家四口”。

上午九点三十,老冯见到了两位消防员,他们是李家先后两次火警的当事人。与此同时,另一组侦查员则根据消防队提供的地址,前往李家去年的居住地调查。老冯预计中午前后去李家旧宅,然后把所有情况汇总,扎扎实实做足功课,晚上或者最迟明天,带着充分证据甚至一个结论去见李怡诺。也许那时候李善斌就可以正式被称为在逃嫌犯了,至少从法理上,李怡诺必须配合。

两位消防员在消防中队会客室里坐得笔直,神情严肃,仿佛要面对的是比救一场火更重大的任务。老冯觉得应该先让他们放松下来,否则太紧张记忆容易出错。然而他并不擅长活跃气氛,心里琢磨了一圈,开口却还是“破案时间紧张,我就直接问了”。

“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出警庆村三路253弄5号102的是哪一位?”

“是我,冯警官。”

坐老冯对面左手边名叫李国栋的消防员站起来报告。

老冯连忙让他坐下来。

“咱们随便聊聊,您请尽量回忆。”

“是。”

老冯放弃挽救自己谈话水平的努力,打开本子,一边听一边记录。

“我们到达的时候是晚上八点四十二分。”李国栋看起来准备过,半年前的事靠记忆没法这么精确。

“当时火势已经不小,起火点在厨房,烧到了客厅,烟雾大。我负责侦查火情,穿过客厅冲到厨房一看……”说到这里,他忽地一咧嘴,表情变得生动了许多。

“我的天,煤气罐着了,火头窜到天花板。”

“那不是很危险?”老冯正确地垫上了一句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