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0章 粉墨(下)(2 / 2)

加入书签

第三个环节是主持人提问环节,题目涉及到蜡烛图,股票分析,风云人物,宏观政策等与股票有关的各方面,之后还会有现场嘉宾提问。

第四个环节是荐股,参赛选手拿出自己的独门绝活,推荐自己最看好的两支股票。

最后是评委和嘉宾打分,两项打分可以决定参赛选手是淘汰出局还是留在赛场上继续比赛,不过如果再下一次节目播出时在荐股环节表现突出的可以获得重返赛场的机会。

作为国内首个金融类的综艺节目,股神争霸赛的高规格制作和宣传着实炒高了热度,看完第一期节目后许哲觉得这档节目商业化,娱乐化严重,但质量也算是很高了,虽然一些分析法听起来有些魔幻,像什么“二分法”,“八卦法”,“陈氏选股”,“分叉定律”...这些魔幻的名字十有八九是节目组想出来的,目的是吸引人的眼球,在实际的工作中绝没有人会这样故弄玄虚。

第一期节目播出后节目组趁着节目热度买了几条热搜,把几名评委和参赛选手的热度都给炒了上去,陈东辉一夜之间成了名人,他的后援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看过节目的观众,尤其是中年观众许多都被他文雅的气质,博学多才的谈吐给吸引了,节目组敏锐的发现许多股民很吃陈东辉这种人设,年富力强,外贸出众,专业突出,谈吐温和,说出的话很有说服力。

得益于陈东辉的名声,银叶财行在行业内的名气也更大了,三月份短短一周的时间入金量就破了去年的记录,这让人不得不感慨媒体的能量,银叶上层的人也普遍认为泛娱乐这一步算是走对了。

张宝华也是这期节目的受益者,他在第一期的比赛中表现的可圈可点,微博粉丝一天增加了二十万,任职的公司已经做好了他的广告牌,升职加薪自然也不在话下。

名利双收,烈火煎油,一时间风头无两,而商家逐利的本性也在这个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在银叶上层开完会后便决定趁着这个机会再请一个摄影团队到公司来为银叶拍摄企业宣传片。这个决议从提出到通过一共不超过十五分钟,商人在嗅到商机的时候展现出的效率高的惊人。

作为一家以吸纳民间资金来盈利的公司来说媒体的引流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虽然暴涨的名声可能带来的同时还有别人的非议和无穷的后患,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在乎了,于是这个决议下放到行政部,由行政部按上面的要求去执行,按照给出的预算邀请业内知名的摄影团队为公司拍摄宣传片,要求拍摄的进度要快,质量要高,务必在股神争霸赛播出期间拍摄完毕,以起到引流的效果。

行政部办事效率很高,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敲定了拍摄团队,拍摄团队一行人先到银叶总部签订合同,敲定拍摄周期,要了公司的相关资料后拿出了总部的拍摄的方案,跟着在四个大区各选定了一个标杆门店进行同步拍摄。

由于业绩突出,装修的也十分上档次,陈芸门店成了东部大区当仁不让的标杆门店,拍摄团队便又到陈芸门店进行走访。

在陈芸的门店里,柯思嘉又一次见到了许哲。

()执鞭之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