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东宫叙事,太子忧虑(2 / 2)

加入书签

如今出了一位竞争者,从父皇的意思来看,似乎对于这种局面保持鼓励的态度。

如果说,李泰在他二哥身上学到了稳重和与人亲善,那么李承乾学到的就是一种释然。

非名利不可取之?

此言差矣,短短几年,皇家子嗣从秦王钰身上学到了不少他们从未想过,更是从未接触过的人生态度。

试想当年,李方晨视皇宫如牢笼,整日叫喊着离开长安,李承乾又岂会一笑而过?

偶尔也会思考,明明是他人求都求不来的好处,可为什么自己的二弟却一脸嫌弃?

一言一行,总会影响身边人的所作所为。

李方晨曾经非常出格,如今只不过是压住了本性,可这并不代表他就愿意被当做一条家养的小蛇。

许是真龙腾飞日,展翅万里震天兵。

一次平叛僚人,一次奔袭王庭,彻底为其他人打开了眼界。

原来他们所求的并非只是权力上的大小,更多是一种对于国家的态度。

百年大计轻易而献,不求任何回报,李承乾依稀记得有一次李方晨醉酒,他问的话。

“二弟,为何你明明有大功在身,却从不去掌权?”

李方晨迷糊之际,给了李承乾回答,“天塌了只会去砸那些高个子的存在,做人要懂得明哲保身。更何况,我志不在此,与其考虑人心善恶,倒不如腾出手来给后世人做个好榜样。”

这话也深深印在了李承乾的脑海之中,至于李泰,他那时候早就昏倒了,哥仨里面,就他酒量最差。

把掌权者比作高个子,也算是一种趣味了。

李承乾细想之后忍不住笑了,说的不错,确实如此。

在东宫吃上一顿,席间李方晨和李承乾聊了许多,不仅仅是近日来的所见所闻,更多是对于吐蕃等国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他族未必心善,效仿大唐而强大自己才是他们最想要的。若是一个国家官员对大唐毕恭毕敬,凡有所学必定高唱大唐盛名时,太子哥你可得注意了。说不定若干年之后,我唐之书籍、手艺、乃至学派,最后都会变成别人的!”

“二弟,这又怎么可能?莫要说笑!”

“我可不是在跟你说笑,到时候人家指不定还会说,你我皆是他族血脉,大唐是人家建立的。如此篡改历史者,你待如何?”

“打!杀他个片甲不留!”

“可若是打不得呢?”

“这如何打不得?”

“唉,时候不早了,太子哥早些休息,臣弟先行告退。”

“我送你。”

这一番话留下了,整整一夜,李承乾都未曾入眠,在思考李方晨话中的含义。

或许二弟说的有几分道理,无长久之国,唯有千古流传的历史文化。

倘若真有一日,历史也遭到他人篡改,那么他大唐之后的各国,又该如何是好?

二弟说打不得,不外乎两种可能,一为对方实力强大打不过,二为局势艰险,不可轻易出兵。

无论哪一种,似乎后世都会进入一种举步维艰的感觉。

明明是不可能的事情,偏偏在李方晨说完后,李承乾有了一种不好的猜想。

“若真如此,孤怕是还真要争上一争,不为权势,只为给后世开一道先河。明正典史,乱编国史者诛!意谋国利者诛!通敌叛国者,三代杀绝!”

后几日,未行朝会,禄东赞领着另外两卫副使,在长安城中到处送礼。

作为在文官里最具影响力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也就成了他送礼的目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