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贵族学院的跟班女配 第65节(2 / 2)

加入书签

迟月虽然现在身份不同了,但容丹听对她的固定印象,还停留在乔国华的学生上面,看到沈千言怏怏不乐的表情后,容丹听想了想,刚想开口说什么话,就听到旁边乔国华咳嗽了一声,看她的眼神带着些警告。

容丹听到嘴的话一下子就咽了下去。

“迟月,以后多来乔家走动,当成自己家就行。”乔国华这还是在知道迟月身世之后,第一次私底下接触她。

看着迟月酷似沈理宗亲的神态,乔国华不禁有些感叹,哪里知道她真的就是沈理宗亲的血脉?

乔国华为人古板正直,此时想到自己之前多次包庇了沈千言,现在还没拦住容丹听带着沈千言来了这种场合,面对迟月时难免就有些气短。

“嗯,谢谢乔老师。”

“还叫什么乔老师,直接叫二叔。”

迟月还没叫,一旁的沈千言听到二叔这个称呼后,脸上就闪过了一点难过。

容丹听时刻注意着她的情绪,立马把这个话题岔开了。

迟月饭后不久就离开了,在迟月走后,乔国建才沉声开口,“乔淮你送千言回去。”

随后目光转向乔国华夫妇,“老二,你们最近做的都是些什么事?”

容丹听不服气,“是我要带千言过来的,她有心想和迟月宗姬缓和关系,毕竟是姐妹,哪有隔夜仇?”

说完还嘀咕了一句,“迟月宗姬做事还真是不留情面,圈子里就没见过这样的人,直接把千言在宗亲府的房间给换成了客房。”

在场的没有外人,乔国建说话很直接,“宗亲府的事情,关你什么事?”

“怎么不关我们家的事,千言和阿淮从小就有婚约,早晚是我们家的人。”

乔国建知道这个弟媳不着调,但没想到能这么拎不清。

他们乔家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在迟月回到宗亲府的最初,乔国建并没有动过解除婚约的心思。

直到后来了解到沈千言做了些什么事之后,乔国建才有些疑虑。

他并没有过多的听容丹听的分辨,只是沉吟了一会儿,想着是不是应该重新考虑这桩婚约。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9-13 01:00:57~2020-09-14 01:32: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清绘ki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1章

乔淮把沈千言送回去之后, 回到家里,发现乔国华一家还没有走。

佣人上前来接过他手上的外套,乔淮朝沙发上的乔元抬了抬下巴,“二叔和二婶呢?”

“被大伯叫到了书房。”

乔元的神色看起来一点也不紧张, 半点没有为亲妈担心的样子。

乔淮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他这副神态, 反倒让乔元来了兴趣, 挪了个位置凑到乔淮身边,“哥你觉得这个迟月宗姬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乔淮喝了一口水。

“和千言相比啊, 你觉得她怎么样?”乔元从小就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 此时摸了摸下巴,对乔淮的回答显然挺好奇的。

迟月和沈千言这样的身世,也怪不得外界爱拿他们俩来比较,就连乔元这也的也不能免俗。

乔淮听到这句话之后却是皱了皱眉, “有什么可比的?迟月宗姬是迟月宗姬, 千言宗姬是千言宗姬, 你以后少说这种话。”

乔家就他们两兄弟,从小关系处得比亲兄弟还亲,此时被乔淮斥责了, 他也不以为意, “虽然说千言是从小和我们一块儿长大的, 但从今天这顿饭开来,迟月宗姬还真不愧是实打实的皇家血脉,出事气度不像是普通人家养出来的。”

“以后少说这种话。”

“知道,我也就是在你面前这么说,“说完后乔元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微微蹙了一下眉头,”我听我妈说迟月宗姬刚回宗亲府, 就把千言的卧室换成了客房,这还真是......”

沈千言和乔元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刚才乔元虽然嘴上说着迟月有气度,但从用词上,一个是“千言”,一个是“迟月宗姬”,就可以看得出来远近亲疏。

此时在乔淮面前提起这件事,也是想探一探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毕竟他知道乔淮的底细,他虽然和同龄人一样还在学校里上学,但前几年却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手上很是积蓄了几分在长辈面前说得上话的资本。

听到这话后,乔淮的目光沉了沉,“是有这回事。”

“那你也不管管,再怎么说千言也是你的未婚妻!”

听到乔淮肯定的回答后,乔元懵了一下,随即暗暗咂舌,没想到这个迟月宗姬还真挺有胆量的。

听出了乔元话里的不赞同,乔淮却是慢条斯理的回答,“这是宗亲府的家事,我有什么资格去管?”

更何况,这桩婚约还不一定能继续存在。

乔元平时受了容丹听的影响,把沈千言当作自家人一样对待,不然今天明知道是给迟月赔礼道歉的场合,也不会拦了容丹听几下就没拦了。

此时听到乔元和乔国建殊途同归的回答后,一下子就涨红了脸,意识到自己确实管得太宽了,但却还是小声的反驳,“再怎么说千言也是沈理宗亲亲自认下来的养女,迟月宗姬这样做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

“你没看过网上的那些猜测?不知道沈理宗亲为什么会认沈千言一个孤女当女儿?”乔淮声音冷冷的,“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子占了你现在的身份,换你你能没有怨言?”

乔元仔细一想,换成他处在迟月宗姬那个处境,还真难做到不迁怒千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