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4章 父亲难当(2 / 2)

加入书签

不过他现在不着急,他要一网打尽,这些该死的东西,吃着老子的,花着老子的,还要偷偷的往家里顺手稍带着。

这天下可是俺老朱的,你们这些腌臜的蠢货,竟然胆敢欺骗俺,要不灭了你们九族是解不开心头之恨的。

老朱对于贪官的痛恨,以及残酷手段,那是已经倒了让人发指的地步。

剥皮充草,砍头发配,等等,所有的酷刑手段都用上了,而且动不动的就搞株连,可是依旧是不能根除贪员墨吏。

归根到底是监督手段不到位啊,在一个人治的国度里,你想靠着凭借官员的自觉不去搞贪腐,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现在郑长生的这个锦衣卫职能多功能化,让他欣喜若狂。

这么多锦衣卫指挥所在京师试行,为什么说是试行,一是人手不足,二来嘛,郑长生说要摸着石头过河,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试行期间,发现问题及时的整改,等运行一段时间成熟后,那个时候人手也招募和培训的差不多了,到时候在全国各地的实行。

老朱很满意,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郑长生这孩子轻描淡写之间就给他勾勒了一副美好的画卷。

就是这孩子年纪太小了,如果三十岁过后,定然是宰相之才啊。

而且郑长生看问题的眼光很是犀利,往往是从表面现象看到根本上的问题,如果这样的人才还不是宰相之才,他都不敢想还有什么样的人才是。

就拿重新招募锦衣卫这件事情来说,郑长生提议,要从平民的子弟中挑选年轻力壮的,最好是十五岁到二十岁这个年龄段的。

这些人出身微寒,如果皇上施以恩惠,他们必定是忠君爱国,再加上适当的洗脑培训,他们必然会以死来效忠皇上的。

还有,这些平民子弟大都来自民间,他们识得民间疾苦,往往他们是嫉恶如仇,特别是对于既得利益集团们,有着发自心底的不满。

老朱明白郑长生说的”既得利益集团“指的是什么,就是自己的心腹大患淮西勋贵。

下面的锦衣卫密探报上来的尽是这些淮西勋贵们贪赃枉法的证据,像什么欺男霸女的,抢占民田的,乱收赋税的,虚报冒领的,等等不一而足。

老朱刚看到这些汇报上来的材料的时候,连最心爱的那方砚台都给摔连。

可是冷静下来一想,还是先不要着急,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啊。

方方面面都串联在一起,他感觉就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向他笼罩过来,压迫的他喘不过气来。

天若要其亡,必先使其狂,你们就疯狂吧,越疯狂越好,越疯狂证据就越多,到时候咱要把你们连根拔起。

“雨浓啊,你说的招募新人的事情,我看这事儿就有你来负责,毕竟这个主意是你出的嘛!咱对你是相信的。

另外呢,我看朱棣这孩子整天的上蹿下跳的,也没个安稳的时候。

还有他整天的跟徐达家的大丫头偷摸的见面,万一出点什么丑事儿,那咱的脸面就丢进来,咱考虑着长久下去这也不是个事儿。

要是魏国公出征归来就好了,咱还能尽快下旨让他们完婚,可是前方战事胶着,魏国公一时半会的回不来。

那现在就看你的了,我知道朱棣这孩子跟你是好兄弟,他听你的话。

让他协助你招募培训新人,这也能让他收收心。

哎!父亲难当啊!希望你能明白咱的一番苦心。”

()大明墨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