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1章 夫子来信(2 / 2)

加入书签

郑长生完全是下意思的动作,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杂念,可是在封建礼教大妨,男女授受不亲的伦理之下,这就有点意味深长了。

再说了,小七才十来岁,在郑长生眼里那就是一个孩子,关心爱护一下小孩子能有什么啊。

不过他忘记了他现在也是一个孩子,尽管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孩子。

事实就是事实,这来不得半点虚假。

章欢的异样,小七的娇羞,他恍然大迷瞪过来。

额,赶紧丢开小七的手。

“你俩赶紧收拾东西回家,咱们要去京城了。”

“啥?京城?皇帝老子的地方,少爷,咱去那干啥呀,那边让养鸭子吗?”

小七似乎有点放不下她养的这群鸭子。

郑长生郁闷,这个傻丫头,不就一群鸭子吗?想要养,到哪里不能养啊。

方克勤来信了,信中对于郑长生考上秀才之事,表示很满意,没有辜负他的栽培。

另外朝廷现在重视文教,在全国各地招收学子进入国子监读书。

大明朝立国以来,可以说是一副烂摊子,连年的战乱,民不聊生,百废待兴。

千里无鸡鸣的景象到处都是,烂的不能在烂的烂摊子了。

可是老朱励精图治,雄心勃勃。

发誓要把大明建设成为一个,赶超唐宋的大帝国。

打天下可以马上武功,可是治天下那就得用文人笔墨了。

是以,从洪武四年正月起,也就是今年,朝廷下旨连续三年都要举行乡试,所有中第的举人免予会试,直接赶赴京师听候选官。

又从各行省的举人中选拔一些“年少俊逸者”担任翰林院编修,秘书监直长等官职,让他们在宫中的文华殿肄业,由著名的当世大儒宋濂以及招揽的其他名士大儒教导。

这是在为国家培养人才啊,老朱的雄心不可谓不大。

知道一国的强盛,离不开人才,所以大力的选拔任用年轻的人才。

郑长生想起了葛优的一句话:“二十一世纪什么最珍贵,人才。”

老朱的想法,跟葛大爷不谋而合,十三世纪的大明朝什么最珍贵,人才。

方克勤来信的目的,就是让郑长生赶赴京城,参加八月份的乡试,只要是中了举人,那就可以进入文华殿接受未来国之栋梁的培养。

有个牛逼的老师就是好啊,自己想到的人家早就给自己准备好了,想不到的更是未雨绸缪安排妥当。

他都想搂着方克勤的脖子“啵啵”的香上两口,这简直是太给力了。

信是夫子陆繁亲自送过来的,无他,朝廷这次的征召学子和大儒,他老人家也被朱皇帝给征用了。

你说你年老体衰,不想为官,可是为学总成吧?

不让你搅和进朝堂的风风雨雨中,让你替皇上教书育人,给你一个桃李满天下的机会,给你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

这对于清高孤傲的文人来说,是十分向往的。

是以,这次夫子陆繁要和郑长生一起赶赴京师。

()大明墨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