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9章:修路(2 / 2)

加入书签

李振江为难的摇摇头,李队长给李默解释道:“小默,你别多想。你想啊,现在村里的人,就算是在大度,能忍得了么?就算是忍得了,咱们冬天咋过啊?”

李默抱着肩说道:“可是现在的资金根本就不够周转,除非……我们做点儿什么大突破,把营业额和销售额搞上去,像这样我们就能得到一笔现金。”

“问题是咱们干啥能赚这么多钱?”

“缺口部分其实并不大,但是不能冒风险,如果冒险今年的分红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这件事我们要慎之又慎。资金链一旦断流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眼下要我们想办法增加一些收入。”

李振江苦着脸说道:“我们就是一群庄稼人,我们有啥办法?”

一筹莫展之时,赵传生开口了。

“李经理,我有一个建议,咱们不是有农业试验田么?”

“是啊!”李默好奇的看着这位疯子一样的神人。

赵传生小声说道:“如果我们稍微动用一批钱搞一些高级药材,做药材苗圃呢?这无非就是需要用到暖棚技术。”

“你继续说!”李默瞪着眼睛看着赵传生,赵传生接着说道:“我们可以将这些药卖给中药厂,他们过去也经常来这儿收购的,这件事我还是知道的。而且他们不是收购成品,而是要签合同,他们要什么我们种什么,咱们租来农机开垦出的八百亩试验田确实可以做这件事。”

李默的眼神之中闪烁着些许的光芒,他看着赵传生说道:“你小子TM简直就是个神人啊!这个办法确实很好!你说的是我们不种粮食了,而是种植其他的东西,比如说?”

“高丽参,这般是很适合种植高丽参的。咱们这是山区突然结构是非常适合种植高丽参,我也考察过。咱们这片地用来种粮食,真的白瞎了。从土壤成分来看,这里更加适合种植高丽参。而且经济价值高。只是……没有人敢推广。”

李默低声说道:“采购和养殖的协议我们找谁?总的有个目标吧?”

“我有同学是在中药厂专门做农户养殖管理的,他主要负责找药农,但是各大队,都吃不上穿不上,都不愿意种。所以这东西都是稍微有些贵的东西。”

李默想到这,忙道:“你去找他,咱们尝试着联系一下,我们这一大片试验田都可以转入中药苗圃,而且咱们是集约化管理的农场不是散户,他们应该愿意和我们合作。”

李默说完,赵传生笑着点点头,他赶忙回去打电话,争取早点儿联系上。

李振江低声说道:“可是这样能出现金么?”

“如果能把试验田的作物经济提上来,那么我们就敢动一些曾经不敢动的钱了。毕竟年终的总产值我们都是有预算的。要留有充足的预备资金。防止资金断链,如果苗圃计划成功,我们的经济肯定翻倍,搞不好又要出来好多的万元户。”

“这就是集约化管理的好处,别人搞责任田包产到户,我们就做大农场集约化管理方案。”

“说到底,我们还是沿着国家大方针走。他们是从集体转入个体,我们是将更多的个体集中起来,然后将个人利润再次捆绑和部分解压。”

“将过去的松散的大锅饭管理,改成了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方案,在这抱团可以,但是你拖后腿就把你踢出去。然后会有人顶替你的位置。所以大家都担心自己的位置,大家也都在想办法稳固自己的工作。因为不是铁饭碗,所以大家非常珍惜。因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就淘汰。这样的工作制度,会让整个团队充满活力。”

“这就是咱们的本钱!”

李默的一番话,说的李振江脸上全是笑容,刚才的话还真的给李振江说动了。

“小默啊,不如跟村儿里的老少爷们儿好好说说,如果这个苗圃真的能做,我相信很多老少爷们儿是愿意住一栋棚子的,大不了睡暖棚里面嘛!这样的话,工作方便,而且冬天过去了,大家还能……”

李默点头说道:“好,那咱们就说说去!看看村民同意不?如果同意的话,咱们可以暂停一下房屋改建,然后推进苗圃和公路的修缮,还是那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彻底打通河间乡和东河乡的运输,将两条路都改成油漆马路,这样一条比省道还好的路修到了东河,那么青山县,东河乡,河间乡,一路到五龙县,直接全部打通!

这样的话,起兴已经将市中心和两个县的所有交通运输线全部打通。而河间乡的起兴二大队,就是这条运输线上的咽喉要道!

李默将交通图拿出来,站在大队的队部里面认真的看着这条路说道:“要是修好了,这里就可以有一个货仓做转运了,还能再生出一笔收入来……”

()奋斗在八零年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