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被嫌弃的英子的逆袭 第59节(2 / 2)

加入书签

“永发商贸?不知道啊,我们租房的时候这里就空了。”客服小妹很天真地按照英子的说话说道。

“你们租了多久?”

“我来上班一个月了。”

对方很失望地走了。

对此英子表示只要有足够的利益,银行卖客户真是分分钟的事啊。

十倍——太疯狂了,她不知道的疯狂的在后面,后来已经炒到了二十倍,她不知道周明德和合伙人们赚了多少钱,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渠道扫货,只知道这些林海大哥是赚大发了。

这件事她只自己默默记住了,周明德是个心大的,也可能被家里警告了,他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参与进了多大的一笔买卖。

英子实际留了一小部分用自己和周明德的钱买的口罩,她按市价8折挂一百件到网店上,几乎是一上线就被秒了!为了引流,英子直接加了限购,一个帐号只能买一个口罩。

她这里有口罩,几乎是带活了她所有的淘宝店!

不光是口罩,封校之后学生们对“垃圾食品”无比渴望,普通市民中比较在意的人也想要在网上购买东西。

英子几乎将所有资金都用在了屯货上,她还走了一趟菜场,调查了一下买菜的情况。

不得不说本地人心很大,虽然有所警惕但也没那么警惕,有人戴口罩但大部分人没戴,菜场照样人群熙熙攘攘。

从菜场出来,英子放弃了在网站上加生鲜配送的心思,根本没必要。

她还是加大力度屯方便面吧。

同时联系了导员,捐给学校两箱口罩。

人情社会,一定要跟自己最直接的利益相关人搞好关系,再说导员真真人不错,虽说话痨了些,没有什么坏毛病。

英子忙忙碌碌的,连跟白思莹、周明德联系都少了,比起新闻里如临大敌的省份,本省真是平静得很,除了大学校园之外,大家都各过各的日子,仿佛无事发生。

英子的公寓封闭令也解封了,除了禁止外人进入,每天保洁阿姨清洁消毒,公寓的女孩子们倒是都不缺物资,她们奇怪的是英子的物资“无穷无尽”。

英子的三轮车换成了电动三轮车,天天从周家和租的车库两个仓库拉货。周家是总仓库,车库是分包仓,除了方便面之类的,口罩这种都是英子自己在周家打包,发货的时候连快递包一起运过去,在办公室将地址填好之后,搬到楼下仓库等快递公司的人上门。

往来的快递小哥和客服、送货员,谁也不知道英子有多少库存,有些连卖得是什么都不知道。

疫情对于这个非疫区,除了最初的恐慌之外,并没引起多大的风波,甚至有人传这种传染病过不了山海关。

英子一直在等着周林海的消息,可他的头像一直没有亮起来,手机也一直不在服务区。

周明德没什么事,有时候也会来英子这里帮忙,英子在一周后将口罩变成了一天投放五次,每次一百,一个帐户限一个。

这次上一次货能坚持十分钟了。

又过了三天,改为无限量投放,不再限帐户,价格比市价还是略低一些。

疫情结束前,英子的口罩存货出清了,她分给了周明德二十万块钱。

“二十万?”

“你投了两万。”英子把明细帐给他看,“后期我打折清仓了,否则会赚更多,我还扣了你四千的运营费,是给客服们的提成和快递费。”就算是打折价,也是比收购价高一倍的。

“我们挣了这么多钱?”周明德才反应过来,四千的运营费他没管,“那我哥——”

“亲兄弟也别打听这样的事,除非他自己说,他说这里面也有你爸的一份。”

“难怪我爸最近可开心了,还给我妈买了新包。”

英子没说话,她现在想的是她要怎么用自己手里的钱。

周明德不是贪心的人,否则他会想英子为什么不在最高点把口罩一次出清,当时肯定有人会要的,要知道后期口罩在北京涨价了二十倍,淘宝店是面对全国的客户的。

英子想的是用口罩赚钱+引流,所以才慢慢的放长线钓鱼式出清,最高位她正压着货呢,价格回落了她才开始大量出清。

她自己知道自己不是个合格的“合作者”,她也是个奸商。

周明德完全没有这么想,他在想自己有这么多钱干什么,换辆车还是买些新鲜东西。

英子也在想怎么处理这些钱,有生之年,她从来没有这么富有过。

她一个人好像赚到了好多人一生都赚不到的钱啊,不干活一直花钱也够花一辈子啊。

忽然之间失去目标了怎么办?

她转了好几圈,想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她觉得自己快在地球呆不下了。

就在她茫然的时候,她的手机响了,是周林海,“林海大哥。”

“这次的事谢谢你,家里没事吧?”

“没事,都挺好的。”

“哥不会让你白忙,你给我个卡号我给你打钱。”

“哥,我和周明德也投了钱,跟着您一齐扫货了。”

“你还记得带明德那傻小子啊?你要是不跟着扫货我真要骂你蠢了。”

“呵呵。”英子憨笑。

“上线吧,给我卡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