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1章 PY基金(2 / 2)

加入书签

这首诗用来形容这几年的fa最恰当不过!

fa在国内发展已经十来年,很多基金甚至喊出全民fa的口号,似乎只要认识资金供需双方,就可以当一把中间商?

对不起,

您那叫拉皮条!

要把这一行给做透不容易,行业发展至今早已超过撮合交易的范畴。百亿规模没有踩准点也会渐渐被落下,说不定哪天就会被out。

在沈锋眼里,无非分三大梯队。金字塔最顶尖是无所不能的投行能玩转各种母基金,老大无疑是包光头的华兴资本。

五六年前从精品投行向全投行转型,拿到a股证券牌照,也开始做直投业务,还向项目早期阶段延伸。

其实最早的战场一直在海外,什么原因让包凡掉转船头盯上国内市场?

当初他的设想是把当年带出去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又带回来a股。

一来一回,赚两趟钱,简直完美。

特别是在国内资本市场对互联网公司瞧不上的年代,组建vie架构,送到美国上市,在15年的中概股开始闹着要回家时,再帮忙拆vie,谋划借壳或是io。

雄心勃勃砸钱网罗一大批a股操盘高手,只待时机成熟,万箭齐发。

哪曾想新监管层一把手上台,二话不说对中概股的回归来一个致命暴击!

轻描淡写喊出一句话:“就算在美国上市不回来,一样也是服务国家战略。”

您就别打着为人民服务的幌子回来捞钱了。

对于包光头无疑是当头一棒,彻底斩断最大财路,简直欲哭无泪。

好在多年深耕人脉也不是浪得虚名,重新捡起撮合交易业务,虽然赚得没那么多,但也能说的过去。

第二梯队是移动互联网催生出的精品投行开始三足鼎立,这两年初生牛犊不怕虎彻底让百度掉队,风云变幻也让曾经的四大金刚老了两个。

让沈锋不由感叹:廉颇老矣,还能饭否?

第……

伴随着90后进入职场,精品投行的另外一个对立面——投行工厂也开始诞生。比如靠着a融资的以太资本和36kr,小饭桌作为规模融资的早期机构也逐渐崛起,成为创投圈的后起之秀。

当然这些机构的诞生也与四大金刚可谓千丝万缕,比如主打互联网投资的以太,号称投资顾问都是周子敬从bat挖的码农演化而来,这就意味投资这档子事总有一天会被it技术所左右。

周本人并没有像老东家一样,采取傍大款的模式,而是广撒网从平台切入,聚拢一大批有投融资交易需求的创业公司和投资人。

不过缺点也很明显,直接拉低自己的档次,无法聚拢金字塔尖的投资人。

包凡曾经酒后吐真言道:如果投行业有一天必须被互联网颠覆,我也不想做那个被别人颠覆的人!

“这个计划太有趣了!”

爱德华兴奋的声音打断沈锋思绪,回过神笑道:“我难道像是喜欢无聊的人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