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古代养娃日常 第166节(2 / 2)

加入书签

“三月初关东大部分地方还在下大雪。再说了,是我往北,你往东,袁浩往西追击,二十天后在这里汇合。”楚修远用手指在图上画个圈,“但也有个前提——北边水草肥美。如果那边的草只有半寸,我们的战线就长了。”

林寒:“我带一万骑兵往东急行,然后再来跟你汇合,接到后续粮草之后我们往西推进。”

楚修远想了想,“他们去年去关东抢粮,说明缺粮。从被抢的粮食来算,顶多够他们吃到夏天。西边有费进,他们到西边讨不到好,只会来这边或再去关东。

“关东的草被他们的羊群和马啃了,匈奴骑兵过去,百姓也不会再往关东去。”指着雁门关西北方向,“百姓定是在这里。我说的战线拉长,是从这里拉到关东。夫人能听明白吗?”

林寒能听明白,但她更想问的是,楚修远能想到的匈奴就想不到吗。

匈奴能想到,但匈奴自大,也不会像楚修远一样能静下心来,留意他们的生活习性,分析他们的性格。

他们要是有这个耐心,也不会刚吃了败仗就来掠夺。而是总结经验,养精蓄锐,干一票大的,比如攻下几座城池,把百姓变成他们的奴隶。

然而,林寒没问,楚修远自然也没说,“夫人没什么要说的?”

林寒:“我没见过匈奴,也没往这边来过,听你的。”

楚修远提着半天的心落回肚子里,“今儿天色已晚,明天早去早回。”

“晚上怎么歇?”林寒问。

楚修远不明所以,“什么怎么歇?”

“你睡你的,我睡我的?”林寒看他变脸,慌忙说,“外人不知咱俩是夫妻。”

楚修远的眉头散开,“叔侄也可以睡在一处。”

林寒猜到他会这样说,“你住我这边,还是我住你那儿?”

楚修远反问:“你说呢?”

林寒懂了,晚饭后亲自把行军帐收起来,抱着包裹去大将军账中。

士兵们惊呆了,纷纷问,“小侯爷都二十多了,还要跟大将军睡一起?”

其中就有人问到赵飞跟前,赵飞不知怎么回,干脆回了一句,“你在家没跟你爹睡过?”

一句话把好奇的人撅回去。

次日晚上,没人再好奇。

楚修远喝着鱼汤,盯着林寒披头散发的收拾东西,“不吃饭收拾什么呢?”

“我弄个案几出来给几个孩子写信。”林寒把笔和墨拿出来,“几天能到?”

楚修远:“十来天。”

林寒惊讶道:“鸿翎急使也要这么久?。”

楚修远放下碗,“急使?做梦!”

“啥意思?”林寒起身道。

楚修远:“不可能!”

“我又不是让他特意给我送信,夹在给陛下的急件里也不行?”林寒皱眉。

楚修远反问,“你我刚出关,还没出我朝地界,你有什么急事禀报?”

林寒哑口无言,又不甘心,“不能通融一下?”

“我说你妇人之仁目无军纪,你生气吗?”楚修远反问。

林寒把笔墨收起来,随即一想到的慢也比没有好。又把笔墨拿出来,“走驿站就走驿站。谁稀罕用你的鸿翎急使。”

翌日清晨,林寒用过饭,找到她昨晚写的信,瞪一眼楚修远就往外去。

楚修远:“你干什么去?等一下开会。”

林寒:“送信!等我回来你跟我说说就行了。反正晚上咱俩一被窝,我到不到场都一样。再说了,你那些将军都见过楚沐,知道我不是他,我不去他们反而自在些。”

“你亲自去?”楚修远顺嘴问。

林寒点头,“给我亲儿子的信,当然得我亲自去。”

“早去早回,不可乱——等等,驿站在城里?”楚修远霍然起身。

林寒吓一跳,“一惊一乍的干什么?不在城里,总不能在深山老林里。”

楚修远上去夺走她的信,“你不能去。”不待林寒反应过来,冲不远处的小兵招招手,“家书。”

林寒出来就抢,“你干什么?”

“防止你再招挑花。”楚修远躲过去,就把信递给跑来的小兵,“别忘了,你是有未婚妻的人。”

那小兵连连点头,“是呀。小侯爷,您去卖兔皮都能被姑娘看上,送家书要是再被县丞的闺女看上,大将军可就没法再用上次的理由。县丞是知道咱们军中压根没有什么不能收礼的规定。”

林寒:“你当我是宋玉啊。”

那小兵上上下下打量他一番,“除了比宋玉武功好,其他的,卑职看差不多。”

“滚蛋!”林寒大怒。

那小兵下意识看楚修远,见大将军没生气,乐颠颠走了。

林寒:“你的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