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5章(2 / 2)

加入书签

周母眯着眼打量彭蕊,她忍不住开始怀疑起,小儿子那天随口说出的,彭蕊又喜欢上了赵思清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了

难不成,彭蕊真的水性杨花不改,就算结婚了,还是见一个爱一个?

这一回,更不仅看上了赵思清,甚至把自己的独门手艺交给了他?

赵思清在村里呆了快两年了,偏偏这时候才把这辣白菜手艺交出来,让人不得不怀疑 ,他是不是其实是最近才学会的,所以

除此之外,周母也实在想不到别的可能。

彭蕊本就心绪不稳,被周母这么盯着看,更是浑身发毛,她赔笑道,娘,您怎么这么看这我,怪吓人的

周母是好面子的人,就算刚刚想得是真的,她也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穿,丢周家和大儿子的脸。

她叹口气,冷声道,回家,我有话要问你。

这一日,林场山上。

容宴正在仔仔细细地收拾牛棚。

冯润洲则坐在小马扎上,看山崖下的风景。

上回受伤之后,管着林场的人没给他请大夫看病,但之后也不逼他干活了,也不给粮食,就让他们两在这自生自灭。

幸好现在是春天,山上还有野菜,另还有文熙的不时接济,不然他们两人真要活活饿死了。

想到文熙这个晚辈,他低头看了看小腿上的伤疤,心情转好。

也不知道赵思清上回给他用得什么药,效果奇好,腿上断的骨头接了起来,现在都能下地走动了。

看了一会,转过身,发现容宴同志还在打扫,他轻轻蹙眉,打趣道,你这是做什么呢,恨不得一寸寸擦过去?

容宴回过头,嗔怪地笑了笑,你上回生病,大概没注意,赵同志似乎特别爱干净,他救了你,帮了咱们这么大一个忙,好不容易来做回客,那怎么也得让他舒心点吧?

冯润洲感觉自己,似乎许久没看到容宴这么轻松的笑容了,心里一时万般滋味,不禁想起年少时,两人在大院里玩耍的时光。

终究是他冯润洲无用啊,不能让容宴一直那么开心

他站起身,过去一起帮容宴清扫,一边继续取笑道,你倒是很关心他,他上回还当面骂你蠢呢。

容宴笑道,赵同志还年轻呢,恃才傲物,说着玩的,我都不介意,你倒是一直记着,人家可是你救命恩人。

冯润洲摇摇头,我对赵同志自然是大恩不言谢,但他一个晚辈,敢这么说你,等下他过来,必须得跟他好好说一通。

你啊容宴无奈地垂头笑了。

不过,心里却是甜蜜无比。

这时,冯润洲又笑道,而且,那小子打什么主意,我还不知道吗,他啊,是看上文熙了!

容宴蹙眉,看着眼前人,觉得他是GAY眼看人弯。

尤其,他们都把文熙当成亲后辈了,一副老父亲的心态,所以才更

冯润洲和容宴两人青梅竹马长大,看他随便一个动作,便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这小东西居然怀疑他,冯润洲恨恨道,你过来

容宴不疑有他,以为他伤口或者哪里怎么了,赶紧上前。

然后,就被人一把抱到怀里,咬耳朵。

不许再为别人说话。

容宴双颊通红,手上一把拍下去,快四十岁的人了,像什么样。

冯润洲这下更不高兴了,居然嫌他老。

那怎么能行,抓着人就亲了上去。

容宴被他下巴上稀疏的胡茬,戳得有些疼,又伸手拧了他两下。

咳咳

秦文熙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有些尴尬。

冯先生和容先生是一对革命伴侣,这事他一直知道,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赵思清对他说出那个要求时,他并没有太多反抗情绪的原因。

两个人经历这么多风雨,携手半辈子,感情还能这么好,真是难得。

想到此,秦文熙忍不住侧目,看了眼赵思清,他们以后也能这样吗

虽然他们两,是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在一起,但是既然决定了要在一起,那么最好就不要轻易放手。

不论发生什么,都能够一直不离不弃,互相扶持

被人注视,尤其是被宝贝媳妇儿注视。

陆秉行立刻敏感地偏过头,恰好对上媳妇的目光,天才不由神色微动。

媳妇儿这么看他,见景思亲,是也想被亲?

从那天之后,媳妇倒是原来越坦诚了

秦文熙被他的眼神看得心慌,赶紧两步走上前,到冯先生身边,今天我们带了不少东西,大家可以好好吃一餐。

容宴也很尴尬,巴不得能尽快转换话题,转换气氛,立刻点点头,好,山崖后就是小溪,我现在去处理,赵同志先坐会,润州你招待一下。

秦文熙道,我跟你一起。

冯润洲站在牛棚前,一直看着两人身影消失不见。

这才转过头去,看到赵思清,立刻先朝着他深深鞠了一躬,多谢。

陆秉行脸色微僵,天才受不了人这样,赶紧伸手扶他。

冯润洲真诚道,救命大恩,耽搁至今日,方能道一声谢,冯某着实,惭愧难当

陆秉行轻轻摇头,平声道,勿需如此,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罢了。

闻言,冯润洲大约知赵思清是怕麻烦的人,无意纠葛,道谢完毕后,也不再多说,而是直接请人坐下喝茶。

他现在这个情况,说要报恩,也只不过是一句空话,什么都做不了,如此又何必要说太多。

若将来还有能力报答,又哪里需要多说空话,只用心做出来便是。

陆秉行拿着缺了口,却洗得很干净的陶瓷碗,慢慢品了一口。

刚刚闻到茶香,便知这茶不差。

冯润洲看他姿态,饶有兴趣问道,如何?

陆秉行轻轻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他几世轮回,王侯将相,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这茶算是不错,只因野趣,其余倒无法说太多。

冯润洲倒很有兴趣,跟他说起,这茶是他干活时在山崖缝中间发现,而后采回来,自己晒干、琢磨炒青的,只得了一小把,却也算是苦难生活里的诗情画意。

这样的人,值得敬佩。

陆秉行难得愿意多说两句,点明这茶制作过程的缺陷在哪,日后有何需要改进注意。

冯润洲眼睛微亮,交谈的心思更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