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五十章 崔振川的感叹(2 / 2)

加入书签

直到收到正儿八经的公函,崔振川才真正开始了组织5人勘探队的工作——当然,因为他已经按照钟白提醒的那样,回到京城就已经着手此事,所以在确定名单的时候几乎没有浪费什么时间,毕竟头两天就私下说好了。

能出去的,一定是身体健康、思想觉悟坚定、专业素质够强、勘探经验丰富的同志们!

对于此事成行的缘由,崔振川没有告诉勘探队里的任何人,甚至在部里,也只有极少数几位领导知道,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这件事本身的热情期待。

毕竟,华国地质部虽然以前也有过援助外国勘探的经历,但因为国际形势所限,基本上都是去一些勘探技术不发达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

本次欧洲地下铝土矿山勘探行的第一站就是老牌发达国家希腊,这还是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直到现在为止,崔振川都还坚信这一切都是那位瑞士专利局的副局长奥尔登主动提出的,而不是钟白。

经过最初的喜悦之后,崔振川很快便冷静下来,这趟突如其来的欧洲勘探之旅事先还需要大量工作要做,而对于欧洲国家的相关地质资料,国内还是一片空白。

面对这种局面,好在钟白也在11月4号来到京城找到了崔振川,顺便还给他带来了不少宝贵的外国地质资料!

……

“小钟,这件事情你都帮了我好多次忙了,现在找资料的事情也麻烦到你,我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双方在自己的办公室甫一见面,崔振川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钟白却没他那么拘谨,自顾自的从一个大公文包里拿出一叠超过二十公分厚的资料,平整的将它放在对方的办公桌上,微笑道:“这些资料的确不好找,但托外国朋友的关系,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这里是第一站,也就是希腊的资料,崔教授您先看看,如果有什么缺失的告诉我,我会马上想办法的。”

“好的。”

崔振川不敢怠慢,拿过英文版的资料细细看了起来。

说起来,钟白这一次上京倒不是刻意给崔振川带资料来的,他的主要目的是参加工业部在京城大学组织的为期十五天的稀土高级人才培训班。

至于这些地质资料的来历嘛……

一部分公开的当然是通过查询相关外国期刊得到的,但更多的则是钟白通过商业手段从希腊那边搞到的。

和华国这类将地质资料视为国家机密不同,西方国家,尤其是像希腊这种比较早进入发达国家阶段的国家,它们固然也有军事上的考虑不予对外公布某些核心的地质资料,但对于商业化的铝土矿山勘探地的地质资料,还是有很多种手段能搞到的。

这就要看你有没有中间人,以及有没有门路了。

现任华西机械厂设备生产工程师的尼科拉欧斯就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虽然以前就职的希腊D.D矿山设备公司并非完全的地质部门,但也掌握了很多希腊北部的相关地质资料。

()大国制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