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2章 战争论(2 / 2)

加入书签

“在像战争这样危险的事情中,由仁慈而产生的错误思想是最为有害的。不顾一切、不惜流血地使用暴力的一方,在对方不同样做的同时,必然会取得优势。由于厌恶暴力而忽视其性质的做法毫无益处,甚至是错误的。”........

“战争不是消遣,不是一种追求冒险和赌输赢的纯粹的娱乐,也不是灵机一动的产物,而是为了达到严肃的目的而采取的严肃的手段。........”

这些《战争论》中出现的新鲜而又精辟的论点,让大宋士子和军人们都打开眼界,虽然通篇没有提到是否继续对金作战,但是细心的人们都意识到,对金的战争使正义的、正义的事业必将会得到广大大宋子民的支持,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伤害......于是士子们有的向朝廷上书,有的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支持继续对金用兵。

就在这个时候,财部又在大宋日报上公布了上个年度大宋几个主要经济指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两个数字:上年度(绍熙三年)大宋国库财政收入达到一亿两千万贯,比绍熙二年增加三千万贯,创历年来最好成绩,财政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工商税收的大幅度增长。再加上发行的两千万贯爱国债券共计一亿四千万贯。

支出一亿五千万贯,同比绍熙二年增加七千万贯,主要是军费开支增长,略有赤字。预计今年国库财政收入可以达到一亿六千万贯,支出一亿八千万贯主要用于基础建设和军费的开支,今年的计划今年再发行两千万贯的爱国债券弥补亏空,国家财政并没有战争而陷入困境。

另个一指标则是钢铁产量,上年度大宋钢铁产量为四亿斤,相比较绍熙二年增加了五成,今年可以达到五亿斤,再增加两成五。

钢铁产量的增加无疑是战争刺激的结果,而扬州钢铁厂则在赵君的命令之下,公开了坩埚炼钢法的原理及其操作过程,一时间,大量的钢铁厂在大宋各个州县兴起,同时刺激了铁矿、煤矿的开采,不仅解决了许多剩余的劳动力还给朝廷带来的丰厚的税收。

有了这两项事关全局的经济指标以及报纸上的舆论导向,作为大宋皇帝赵君在二月初的大宋理事会上作出了对金人继续用兵,彻底消灭金国的决定。并当场赋诗一首与众位大臣共勉,这首诗也在大宋日报上公开发表:

燕云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赴北疆。

白山黑水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篇七律诗吹响了大宋对金国的用兵的号角,成为大宋军队里广为流传的一首战斗诗歌,士子们纷纷称赞皇帝陛下的霸气,几乎和数年之前那首《满江红》可以相比,但是作者赵君很清楚,自己不过是抄袭后世伟人的诗句稍加改动而已。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