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9章 早朝(下)(2 / 2)

加入书签

“臣遵旨。”三人出列。

本来大臣们以为这关于财政的议题今天就算结束,没想到赵君又发话了:“关于捐款事宜,刚才朕想了想,朕乃一国之君,要身体力行,朕先捐五万贯,作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在场的大臣无不聪明绝顶,立即明白了赵君的意思,皇帝现在当场都捐了,你们这些当大臣的难道不多少捐点?

“臣捐两万贯。”李纲马上表态,别看他堂堂的宰相,就一个死工资不像别的大臣又田地等产业,还喜欢拿钱在家乡办一些公益事业,能捐出两万贯估计也是咬牙了。

“臣愿捐出十万贯!”黄天乐表态了,他当官这么多年,收入颇丰。赵君听了微笑的点点头。

有了这两个人带头,其余大臣再也坐不住了。“臣愿意捐三万贯….”

“臣捐两万贯…..”大家纷纷表态。

赵君赶紧让邵成章将其记录下来,免的这些家伙说话不算数,来个诈捐。

在场的基本上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员,每人捐个万把贯不成问题,最穷酸要算是三品的殿前都指挥使牛皋,以前是军人军饷自然无法和大臣们相比,虽然在扬州有些产业分成但是入股不多,而且喜欢喝酒吃肉,为人豪爽,钱没存下多少。看着别人都是万贯万贯的,不由得羞得老脸通红。

最后经过邵成章的统计,再场的官员捐钱一共合计大约有一百五十万多贯,也算是个不小的数目,赵君龙颜大悦。

“陛下,此法可以推广之全国,大小官员都捐钱?”黄天乐启奏道,能弄点钱就都弄点钱,他这个户部尚书快穷疯了。

赵君沉吟了一下说道:“准奏,不过要注意两点一是全凭自愿,不准强迫,而是不接受六品以下官员的的捐款。”他清楚虽然说是自愿,但是有了自己和大臣的带头,下面那些官员那个敢不捐?但是那些小官小吏们收入微薄,为了捐款弄得入不敷出那就变味了。

捐款的事宜就搞一段落,赵君命礼部尚书洪拟将今日早朝之事整理后交给杭州周刊发表。赵君当了皇帝后,欧阳澈也从扬州到了杭州主持杭州报社工作,杭州周刊基本上成了大宋朝的官方报纸,由礼部审议后一些公告作为官方意见发表在报纸上。

这两个议题颇费时间,赵君看看沙漏已经到了已时,现在的中午十一点左右,早上吃一点稀饭馒头现在感到肚子饿了,有点想下朝的意思,但是下面的大臣似乎工作热情正高昂之中,工部尚书傅雱禀报关于大运会整修之事,说是在平江一带大运会年久失修需要整修河堤……..吏部尚书孙近报神武中军都统制一职人选……

看到一个个议题都是难缠之事,赵君感到头大无比,恨不得赶紧下朝。

好不容易挨到十二点,大臣们所报的奏章也算完,大部分都无法现场解决需要会同有关大臣协商,只能先暂时搁置。

“退朝…….”邵成章终于喊了一声,在赵君耳朵里简直是天籁之音。

众官员三呼万岁之后,开始退朝,这个时候又听到邵成章喊道:“请李纲爱卿、赖布衣赖爱卿留步,陪官家共进午膳。”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