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7章 暗流涌动(2 / 2)

加入书签

“可有真凭实据?”秦桧问道。

“这……暂时还没找到,不过明眼之人一看就知!扬州军前后判若两人,岂不是最后的证据?”张俊最后说道。众人点点头,的确如此。

秦桧这个时候又抿了一口茶才说道:“各位,老夫请大家到府上,一则赏月谈天,二则商议郡王执掌兵权之事,除了上述之忧虑之事,老夫更担心的是郡王之功高震主啊。”

万俟卨心一动问道:“相爷,官家对此有何看法?”

“虽然官家嘴上没说,但是以老夫对于官家多年的揣摩,其心里也忌惮之事,不过赵君现在是临危授命,有些话不方便出自官家之口罢了。”秦桧回答道。

既然皇上对此事不喜,那事情就好办多了,一直默默不语的殿中侍御史罗汝楫开口了:“不如请奏官家,等扬州军攻打下徐州后,以军费财力补给困难为由,令其退兵则可。自然可以剥夺郡王的兵权,让其继续做个闲散王爷。”

“如若赵君以未达到北伐之目的,将在外君名有所不受为由,不肯退兵如何?”万俟卨反问道。

“以金牌催之,一道不行,连续数道,赵君身为大宋郡王,难道不服官家的旨意?抗旨不遵就这一条就让他够受的!”罗汝楫冷笑了一声。

对于罗汝楫这个想法,大家颇为赞同,不过秦桧却摇摇头:“恐怕金牌根本就发不出去,朝廷上为赵君说话之人大有人在啊。”

三人一听的确是这个道理,张俊插了一句:“相爷的意思是如若要动赵君,必先动其朝中之人?”

“对,就是这个道理。”秦桧赞同道:“而朝中支持赵君的大臣,主要就有三人:宰相李纲、枢密使吕颐浩、户部尚书黄天乐,而以李纲为最,只要动其相位,赵君则失去了在朝中最有力的帮手,后面再动赵君易也。”

三人点头,深表秦桧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是大家都清楚李纲是那种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之人,既不贪污敛财,也不声色犬马,且出人宰相以来,政绩颇佳,一个典型的正人君子,又曾经和皇上一同出生入死,真正的简帝在心,哪有那么容易将其从相位上拉下?

当众人把心中的忧虑说了出来,没想到秦桧哈哈大笑:“诸位不要妄自菲薄,虽然李纲确实和官家出生入死,但是并不等于官家对其无怨言,据老夫所知,官家对其言语顶撞,专横霸道之势颇为不满,只是挨着其颜面不好说而已,再说李纲立足抗金,这和官家心中和金国议和相反,每每在这件事和官家相争不休,让官家恼怒不已,我曾经听官家私下说恨不得将这个老头赶回家,永远不想见他那张苦瓜脸。”

秦桧最后一句话把大家逗笑了,的确同位当朝宰相,李纲一天老是板着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而秦桧则如浴春风、风度翩翩,给人的第一印象比李纲好多了。

“更重要的是,李纲也并非道德君子,他也有有辱斯文,败坏道德之事。”秦桧有些神秘说道。

“哦,相爷请快说。”三人急切问道。

“就是他的小女儿李明月!”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