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9章 黄天荡之战(八)(2 / 2)

加入书签

带着一支破烂如游寇般的队伍......

见面后过分热情而又说些莫名其妙的话......

而就是当初这个籍籍无名的营指挥使,短短四年时间竟然成了大宋赫赫有名的御营前军主帅,可以说是一飞冲天。而就在前不久,用自己的两万余人硬是吃掉了金人南侵将近五万人的主力部队!

羡慕吗?肯定

嫉妒吗?也有点。

但是岳飞并不感到多少气馁,机会是要有人去争取的,所以救援扬州成功后,并没有多少沾沾自喜,而是主动向朝廷请缨,前去洞庭湖剿匪,他需要一个接一个的胜利,这样才能和眼前这个比自己还略小的军人相媲美。

围剿一帮由农民百姓组成的盗匪,当然要比和金兵打仗容易的得多。只不过这样的事情,赵君会去做吗?如果他也主动请缨,那么朝廷肯定会同意。

想到这里岳飞感到有些紧张。

赵君当然不知道岳飞心里这么想,既然对方主动要求去洞庭湖所谓的剿匪,他不会阻挡,虽然“剿匪”、“起义”这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立场上的说法。

“希望鹏举兄多以劝降为主,少杀戮为好,都是大宋的子民。”赵君想了想说出这句话。

岳飞重重的点了点头。

其实这句话赵君说完感觉就有些多余,岳飞并不是好杀之人,在历史上剿灭杨幺等人后,所有俘虏壮年的编入了自己的军队,而老弱瘦软、不堪服役者,都给了米粮让他们回家。

“我等鹏举兄凯旋归来,来日我们好携手北伐,恢复国土!”赵君说出了这番话。

“一定!”岳飞神情郑重。

从内心讲,赵君希望岳飞能迅速崛起,一方面作为那个时空里自己做崇拜的民族英雄,他不希望穿越到来让原本在黄天荡之战中大放异彩的岳飞没有出彩的机会,从而继续珠玉蒙尘。另一方面,自己崛起速度太快,风头太盛,已经引起朝廷里许多人的嫉妒不满,而自己羽翼并没有丰满,现在急需另个一人迅速崛起,吸引朝廷的目光,而自己则可以休养生息,打好基础。而岳飞是最好的人选。

岳飞在扬州城又呆了几日,就接到了朝廷的旨意,命令他为荆湖南路制置使,从各地抽调兵马共计一万人,前往洞庭湖剿匪。

而这时候的赵君则等到了朝廷的另一条旨意:大概是黄天荡大捷,皇上甚是高兴,命令赵君亲自率领一部分俘虏前往江南献俘,壮我国威。

这个时空里,赵构并未按照历史上,在海上漂浮了几个月到了越州,到了第二年正月才回到杭州。而是从海上直接回到杭州,所以赵君直接去了杭州。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