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章 谈心(2 / 2)

加入书签

李师师明显感到赵君似乎有话要对他说,于是也停下了脚步,微微扬起俏脸看着赵君,阳光透过垂柳照在那张光洁如玉的脸庞,泛出淡淡的光辉,看得赵君一呆,到口的话突然又说不出来。

还是不要打扰她的安静生活,让她远离那些世间的丑恶,犹如一株幽兰在深谷盛开吧,想到这里赵君深深叹了口气。

赵君欲言又止的神情自然落在了李师师的眼里,她是个聪明女子自然知道不该问的不能问,于是就轻轻说道:“赵将军屡次帮助小女子,无以回报,如若需要,尽会相助。”

“嗯,需要的我会找你。”赵君也不矫情很痛快回答,他不想让李师师感到在自己除了会弹琴唱歌取悦男人外就一无是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

听了赵君这句话,李师师脸色明艳了一些,两人又不再说话就这么静静走着,身影落在斑驳陆离的光线中。

这种悠闲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两人很快分别,赵君坚持让自己的护卫护送李师师回城,自己则返回军营一头扎在那繁琐的军务中。

又过了两天,李纲向朝廷上奏的折子包括《新军制二十一条》等得到高宗皇帝赵构的批准,开始了他大刀阔斧的改革,整顿军政,整编队伍,建立御营军,并建议在沿江、沿淮、沿河建置帅府,实行纵深防御等,引起了朝廷上下的热议。同时另一份奏折也得到了批准,允许赵君部作为试点,进行军事改革,所属各级军官可由赵君自己任命后报枢密院。

接到这份旨意的赵君松了一口气,自己的一系列计划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立即召开会议,着手进行军事改革,兵种的配备已经初见成效,政治委员制度也初步确立,现在主要是改变军事指挥体系,借鉴了前个时空现代化军队三三制特点,结合现在宋军各级军官叫法,决定十人为一伍,设立正副伍长,百人为一都,正副都(头)长,三都为一营,设立正副营指挥使,三营为一标设立正副统带,三标为一镇,正副协统。三镇为一军,正副军指挥使。从都以上开始每个单位设立政治委员,职位为本级副职,同时接受本级长官和上级政治委员双重领导,自称一个体系。

赵君现在部队有两千五百人左右,按照上面的方案勉强有一个镇相当于现在一个普通师的兵力,于是又重新任命军官,编制队伍,一个具有近代化指挥体系初步建立。

赵君在埋头苦干自己的事情,但目光依旧注视着朝廷里的动向,李纲新政改革一部分得到了一部分支持,但是他反对投降,主张“一切罢和议“,严惩张邦昌及其他为金兵效劳的宋朝官员,以励上节。为加强抗金斗争的力量,他推荐坚决抗战的老臣宗泽出任东京留守,去开封整修防御设施;又力主设置河北招抚司和河东经制司,支持两河军民的抗金斗争。这一系列举动却遭到汪伯彦、黄潜善朝廷重臣的反对,他们主张立即南巡,以免金人再度南下攻宋。

支持和反对的力量在朝廷上争吵不休,双方势均力敌,这让赵君有一种看戏的感觉。不过让他感到有些不解的是,按照历史发展,赵构会在七月下达了“巡幸东南“的手诏,目的地是建康(今江苏南京)。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赵构竟然一直保持缄默,任由朝廷里闹翻天。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历史会在这拐弯?赵君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他依旧保持冷眼旁观。

但是一个人却忍不住了,一头扎进了这个漩涡,他就是岳飞。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