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1章(1 / 2)

加入书签

但换一种角度来看,岂不就是知根知底的?

陈修被他看得浑身发毛,禁不住问道:怎地了?你有话尽管说,我能帮上定然不会推辞。

贾琰犹豫了一下,道:你的婚事

陈修瞬息之间就明白了贾琰想说些什么,立即道:我已有了心悦之人!

贾琰略显失望,干干净净的妹婿飞了,他复又有些狐疑,问道:我平日里都没见过你和谁有过交往,只见你常去长公主府探望燕侯,你从哪里认得的心悦之人?

陈修嘴唇抿了抿,强压下那点笑意,镇定自若道:她是燕侯身边的人,我被我父亲托付到燕家,我们自小一起长大,自然情投意合。

燕侯身边的?是不是前回那个给你来送点心的?唤做季夏?

是。

你先前不还是说当妹子看待的?

陈修瞥了他一眼,道:我先前不过是个白身,空顶着陈家子弟的身份又有什么用,琅琊郡姓陈的没有一万也有八千,我拿什么娶人家?自然应当让她嫁个更好的,可我如今官身有了,过几年怕是爵位也有了,我们彼此相识那么多年,有谁比我更能照顾好她?

这到底是娶妻,还是舍不得妹妹?

我不懂。陈修轻叹了口气,道:娶妻也罢,舍不得妹妹也罢,我就是不放心将她交给别的人家,她若是能一辈子留在燕侯身边,我自然是十分放心的,可非亲非故的,又哪里能留着一辈子?

不若让燕侯纳了。

你这话若是让长公主听见,这右部司马的位置怕是要换人来坐了。

咳咳无心之失,无心之失。

两人挨在一块,一起伤脑筋。

陈修忽地道:你妹妹年岁多少?

十六岁半。

那不如我去探探我那位伯父的口风?

贾琰眉头一皱,道:陆成侯有两子,你要去探哪一个?

自然是我七弟。陈修瞥了他一眼,道:行四的那个是好姑娘可以嫁的吗?

长安陈氏立了之后,长幼自然要重新排。陆成侯当年丢了的那个儿子为长,陈修行二,陈度行四,陈化行七,行三、行五、行六并之后都是三房的子弟。

陈度当年做的荒唐事,不知怎么地全被抖搂了出去,连带着他到底是怎么丢了世子之位的也被世人所得知。也因此家里但凡看重女儿一点的都不愿意将女儿嫁给她,眼看着陈化都到了要定亲的年纪,陈度却连八字都没一撇。

你七弟贾琰仔细想了一想,又摇了摇头,道:不行,你七弟势必是要承爵的,将来要担起陆成侯府的门楣,陆成侯府里如今没有管内务的人,我妹妹如果嫁过去就要掌家,又没有婆母提点,太累了。平常人家倒也罢了,但国舅府却是不能这样随随便便的,陈度又是个拖累不成。

陈修提出来的时候还觉得陈化是个极好的人选,听着贾琰的一番话,也不由自主地同意了贾琰的看法。

陆成侯府的门楣有些高了,相对于如今的贾家来说,如果贾琰现在就是宁国公的话,那他的妹妹嫁给陈化的确是门当户对的。

我七弟不成的话,我七弟那几个同窗?那几个都是好的,除了有一个前阵子刚结了亲,剩下两个都应当是还没定亲的。

贾琰顿时来了兴趣。

一个姓顾,唤做顾令仪的,他们叫顾九,应当是在家行九,家里倒是不太确切。另一个就是蓟侯的第三子,唤做燕宁康的,这个却是绝对没有结亲的。陈修道。

贾琰是知道陈修自小在燕家长大的,有官身之前又给燕赵歌做事,燕家子弟到底如何他是看在眼里的,真的能介绍给他,想来是靠得住的。

燕三公子怕是。

燕家燕国后裔的身份到底是有些敏感,尤其是蓟侯又领过兵,如今为兵部尚书,兵权不在但权势仍然不小,唯一占优势的是燕宁康是庶出,还不是长子,将来势必要分出府去的,沾不到燕家的光,将来燕家若是出了事应该也牵连不到燕赵歌。

这么看的话两厢持平了,可偏偏,燕家又有个身为长公主驸马的嫡长子。

这么有权有势的外戚,万一将来出了问题

我得回去问问我父亲。不过那顾九公子又怎么说?

陈修想了想,稍稍皱起眉头,道:我到如今仍然不知道他家里是做什么的,父亲似乎是个文官,但朝中姓顾的官吏皆是些不入流的小吏,养不出这样的人来。又有风声说是镇南将军府的子弟,但看那瘦弱的模样,也不像是个将门出身的,神秘得很。

贾琰跟着摇了摇头,道:这样的人家我们招惹不起的,罢了。燕三公子是个有才华的,待我回去问问我父亲,也劳烦你帮我给燕侯递个话,问上一问蓟侯意见,若是愿意,我便请我母亲给蓟侯府递帖子。

陈修应了下来。

贾琰回府之后和父亲贾敛说了这件事,贾敛沉思了半晌之后,道:你想左了,陈七公子却是个极好的人选。

贾琰闻言轻轻皱起眉头。

你只想到陆成侯府没有主母,又是国舅府,总是会被人盯着,瑗瑗嫁到陆成侯府去压力颇大,怕她承受不住。却没想过,就因为这是国舅府,瑗瑗才能撑得住。如今皇帝年幼,这十几年来都要依仗着外戚,尤其是自己的母族,倘若是琅琊陈氏那样的家族用起来还会心存担忧,但长安陈氏人丁单薄,便是十分器重,捧到天上去,又能出什么岔子?又能掀起多少风浪来?

贾琰问道:可太后为了皇帝,连陆成侯仅剩的亲生儿子都能夺了板上钉钉的世子之位,难道不会再为了皇帝废了陈家吗?

陆成侯的儿子,那世子之位再板上钉钉,也不是世子。被她废掉的不过是个普通的陈氏子弟罢了,是血亲重要还是香火重要,还是家族的兴衰重要?你只看到太后连自己的娘家都敢下手,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对陈度放纵不管,等他以后闹了更大的事情甚至于承爵了,又是番什么景象?贾敛反问道:她若是不闻不问,一贯纵容,那才真的是害死了满门陈氏,也害死了她自己。

你选的这个燕宁康,却是不如陈七公子。

贾琰愣住了,问道:陈修不可能会在这种事上欺骗于我的。

不是他欺骗于你。贾敛道:是燕三公子,怕是有些别的爱好。他和那个顾九公子,走得太近了些。

贾琰年幼的时候三教九流就都见过了,闻言立刻意识到了父亲在说些什么,顿时脸都绿了。

那、那父亲我去

罢了。问都问了,是我们先问的,得等燕家递信过来,才好再拒绝。

贾琰咬着牙应了声,心里期盼那燕宁康千万要拒绝下来。

燕宁康自然是要拒绝的。

他在家里左思右想了半个月,决定应下来顾令仪的话。

那一日他迟迟不敢应,但看着顾令仪落泪的模样,又忍不下心来拒绝。他左右为难了半天,才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先用家里人当个借口,稳住顾令仪,再让他好好地想想。

他不是想拖着顾令仪,也不是觉得顾令仪不好,他是愿意娶顾令仪的。他和顾令仪相处几年,和一般人家的表兄妹都没什么两样了,无论性子还是喜好都是十分契合的。只是,顾令仪比他聪慧那么多,长得又那样地好看,为什么会选中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