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在古代画本子》TXT全集下载_10(1 / 2)

加入书签

“嘉阳,你是怎么想到画这样大,这样复杂的一幅画来做哀家的寿礼的?难为你了,竟如此坐得住……”

太后慈祥地望着元少晴,温声道。

太后方才已仔细看过《群佛贺释迦》——她虽不懂油画,却是书香清流人家出身,对于工笔人物花鸟颇有造诣和心得——自是知晓,要画这样一幅场景恢弘,人物众多的超大画幅作品,要花上多少时间和精力。

“嘉阳做错了事情……一直在禁足中,这半年也没什么别的事。”元少晴状似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以退为进,“况且,嘉阳喜欢画画,为太后画寿礼,心里也高兴,一点都不辛苦。”

“哀家记得……你那次犯错,皇帝只罚了三月的禁足吧?”

元少晴将上次画本子的事情略略一提,太后便心领神会——看来这事情,该知道的已经都知道了。

太后将头转向一旁的皇帝,并且得到了肯定的回答,然后又转过头来关切地看着元少晴,“怎么又成了半年呢?”

“父王他……说我太过顽劣,不知悔改,便把禁足时间给翻了一番。”元少晴抬起眼睛,轻轻看了太后一眼,然后又飞快地低下了头——仿佛是害怕瑞王的责罚一样。

“怎么会呢?你这孩子这样有孝心,依哀家看。比你父王都要好得多——这样,你后面的禁足责罚,哀家便做主给你免了。

——若是你父王有什么不满,就让他来找我便是!”

崇孝太后不容置疑地说。

“谢太后恩典!”元少晴双眼一亮,心里仿佛炸开了漫天烟花一般,连忙谢恩,第一时间将此事落实。

——计划通!

元少晴虽然开心的要死,但是还是勉力维持住了自己脸上甜甜的笑容,以免得意忘形笑成暴漫脸。

“嗯,小姑娘家就是要多出去玩——整天憋在屋里,闷坏了怎么办?抄经这些事,都是我们这些半截身子入了土的老婆子们干的,小姑娘不该干这个,会坏了性子的。”太后又道。

“皇祖母英明,您这番话太有道理了!”

元少晴达成目标之后,一边兴高采烈地对太后吹着彩虹屁,一边将目光转向了下面案几前坐着,对此时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的瑞王,然后笑的更开心了。

——讨好上级的上级,以免除自己身上的惩罚——这应该也算是肉食者必修课中的一个单元吧,父王?

……

所有礼单都已经唱完,丝竹琴瑟之声重起,舞姬又进了殿开始表演——太和殿中也恢复了元少晴的寿礼亮相之前的状态,只有少数真心觉得她的画不错的人,还在继续讨论着这个话题。

沈鹤行并不与周围的人攀谈,而是正独自坐在案几前面,低垂着眼帘,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他的面容虽然看上去波澜不惊,但是内心却是惊涛骇浪,风云迭起,久久不能平静。

——小看她了。

其实今日大殿中的诸位大人和夫人们,虽出身名门,对书画都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终究没有在这方面做过什么深入的研究——所以他们只知道元少晴的画很好,而不知具体有多好。

而沈鹤行,他身为名满天下的山水花鸟大家沈老阁老的孙子,从小便跟着祖父学习国画,深受教诲,耳濡目染,兼之天资不凡,尚且在近几年才得了众人一句造诣颇深的评价——并且,他今年已经束发。

但是元少晴——她,她方才献给太后的那幅《群佛贺释迦》——公平的说,已经兼具了中西方绘画之美,老辣又鲜活,有大家气象。

更可怕的是——她今年,只有十岁出头!

沈鹤行看起来虽高冷寡言,实则一向骄傲,但是此次他却心平气和地下了结论——如果他沈鹤行在绘画上的天赋说得上一句天资不凡,可堪造就的话,那么,元少晴就是生而知之,千载难逢的妖孽人物。

——而且,她如此年纪便已有如此成就,竟然还有空闲的时间,画了那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嘉阳郡主——天才横溢,不可限量。

想到这里,沈鹤行在心中暗暗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然后他便将袍袖一拂,径自站了起来,那如同谪仙般的面容上也挂起了一丝微笑。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大梦犹觉醒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吃撑了 8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8章 为我磨墨

“今日乃是太后圣寿, 普天同庆,而嘉阳郡主的画技又如此高超——若是用笔墨将此时太和殿中的盛景画下来,定然能为今日之盛事增光添彩, 待到日后, 也能传为一段佳话。”

沈鹤行轻轻一笑,敛衽一礼, 朗声道。

此言一出,殿中的觥筹交错, 欢声笑语微微一静, 然后便是一连串的附和声。

“沈公子说的不错,若是嘉阳郡主真的用画笔将此时的景象画进画里, 日后这幅画再流传后世,也算是一件逸事了!”

“能青史留名, 也未可知——说不定今日我等也都能跟着沾沾光,把自己的容貌留在画纸里, 流传千古。”

“哟,这位大人, 就您这幅尊容,有什么流传后世的必要吗?”

席间说的热闹, 而不同的人对沈鹤行方才言论的看法, 也大为迥异:

诸位大人和公子们,理所当然地认为, 沈鹤行是在不动声色中,拍皇帝、太后和嘉阳郡主的马屁,顺便露露脸加深印象,属于基本操作——算他脑子转的快,若是自己第一个想到这法子就好了。

贵女和命妇们则是不假思索地为沈鹤行打call, 沈鹤行所言,自然是大大的有道理——况且,他的容貌若是不能流传到后世,那算是后世女人们的一大精神财富损失;

而承平帝与太后,因知道的远比众人多,所以考虑的也比旁人深远些——沈鹤行的这个提议,应该是代表了沈家,表示不在意元少晴以前的所作所为,向皇家发射友好、和解以及效忠的信号。

三种看法,各有各的道理。不过元少晴的想法却是独树一帜,与所有人都不同——他夸我画的好,还点名让我画画,是不是……对我也有意思啊?

这么想着,她脸上的笑容便更加灿烂了。

“嘉阳?朕这里却是没有西洋油画的用具——不知寻常笔墨,你可用的惯?”承平帝略一点头,原则上已经同意了沈鹤行的提议,然后便看向了元少晴,等她点头。

“没问题!”元少晴本就有些跃跃欲试,闻言便一口答应了下来——只要画白描就好了,反正有手上的功夫在,她就没在怕的。

“拿文房四宝来!”承平帝带着笑意,吩咐左右。

承平帝对沈鹤行方才所言,传为佳话,流传后世的说法,也非常感兴趣——这种事情,只要是个皇帝,大概就不能免俗。

张公公素来善于揣摩上意,看出了承平帝此时是真的很有兴致,于是便格外卖力。他得了令,便连忙派出了自己手下两名小太监前去办事,然后笑的像朵菊花一样,殷勤地命人为元少晴抬上来了一台新的案几。

少倾,那两名小太监便分别捧着笔墨纸砚回来了,张公公伸手将东西从他们手中接过,然后便小心地摆在了案几之上,并转头对着元少晴笑道:

“郡主,这文房四宝可都是陛下私库里的收藏。”

元少晴闻言,双眼发亮,立时便跑到了案几前,兴致勃勃地查看起来。

“不错不错,笔墨纸砚,无一不是上上之选——皇伯伯的东西,自是好的。”

元少晴点了点头,说道。这些东西,比之她以前在流彩斋买来画本子用的文房四宝,真是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不过——”元少晴突然眼珠一转,仿佛想到了一个绝世好点子,笑的极甜,“若要传为一段佳话——仅仅只是我在这里画上一幅画,那是远远不够的。”

“哦?愿闻其详。”承平帝见元少晴态度如此积极,他自己也很感兴趣,于是很配合地问道。

“唐开元年间,诗仙李白曾由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写下清平调三首,流传至今,是为逸事——”

元少晴不直接回答,反而是一反常态地讲起了典故。

“不要卖弄你那点学识——在座的诸位大人,哪个不比你读书多?”瑞王见她居然乐呵呵地讲古卖关子,于是忍不住插嘴笑骂道。

“——嘉阳虽才华有限,却也心向往之,有意效仿古人。”

元少晴带着笑意横了瑞王一眼吗,然后继续说道,“只是贵妃娘娘乃是我的长辈,这样做不太尊重,不好生搬硬套——”

“所以我想……”元少晴仿佛真的带上了点李白的狂气,洒然一笑,将目光投向了沈鹤行。

“——沈公子,请为我磨墨。”

沈鹤行一直在安静地旁听,突然见元少晴目光灼灼,投向自己——

为她磨墨?

沈鹤行有些失笑,不过心中也泛起了一丝对当年的向往之意。

“郡主有邀,不必言请——固我所愿也。”沈鹤行轻轻笑了起来,看向元少晴。

“痛快。”元少晴见他应了,又把目光投向了许薇许莲那边的桌子,笑道:“许五姑娘,许七姑娘,为我铺纸——可否?”

???

许薇许莲闻言,俱是一惊。

本以为元少晴自从那日在御锦花会上与她们不欢而散之后,便再也不会搭理她们姐妹了——谁知这次,这种露脸的大大好事,她居然愿意让她们上?

正在恍惚中,许家姐妹便分别被她们的娘推了一把,这才醒过神来,忙不迭地答应了元少晴:“愿为郡主分忧,与您共襄盛举。”

其实元少晴倒没想那么多,只是很客观地认为,许家两姐妹容貌极美,看起来舒心罢了。

“很好。现在已有了玉京城第一美男子磨墨,玉京城最漂亮的两位姑娘铺纸——若是我侥幸发挥还算不错,那么,今日虽不及当年的李太白之事,却也十分不赖,可堪传为一段佳话了!”

如此轻易便达成了自己的计划,元少晴略一抚掌,自信满满道。

承平帝后,崇孝太后,以及瑞王夫妇闻言,都是失笑。

“刁钻的丫头!”太后笑骂道。

元少晴闻言又是一笑,径自在案几前大马金刀地坐了,直接抬眼扫视四周,细细观察太和殿中的情况——竟是将准备工作完全丢给了沈、许三人,自顾自开始打腹稿了。

沈鹤行看着她笑了一下,便也当真依言走上前来,在砚面上滴了些清水,拿起墨锭,细润无声地打着圈磨起墨来。

见他二人这样快便旁若无人地进入了绘画前的准备状态,许家姐妹面面相觑了一下,然后便也走了过来,依元少晴方才所言,拿起了毛毡和大幅的宣纸,轻手轻脚的拉开展平,给铺上了。

铺好之后,许莲许萱又分别拿起一对玉石镇纸,将宣纸细细压好,然后便悄无声息地退下了——纸已铺好,留在那里也没有什么事干,生生杵着,怪尴尬的。

元少晴双目炯炯,用探照灯般的眼神,将殿中诸位一一扫视了个遍,过了足有一刻钟之久,方才收回目光。

在过去的一刻钟时间里,她已将殿中所有人的特征和动作记了下来,了然于胸——这要感谢她在宴会前期的心不在焉,早早便开始在殿中乱瞄,把大家的相貌都记了个眼熟。

然后便是为了构图的美观,要做一些取舍和艺术加工——她闭上了眼,又过了一刻钟才睁开。

——胸有成竹。

元少晴刚一睁眼,便想要伸手去拿笔,好一气呵成地将自己心中的画卷速速誊在纸上。

不料,侧方突然伸出了一支蘸好墨汁的狼毫小笔来——

笔上的墨汁不多不少,既不凝结成滴,也不如柱流淌,看上去,是已在砚沿上仔细控过——火候极到位,正是画起来最令人舒服,接触在宣纸上最为丝滑的那个程度。

而且……

“笔。”手持着那支笔的沈鹤行抿唇一笑,轻声提醒道。

元少晴一呆,乖乖地伸手接过——他怎么知道我要用这一支?被毫无阻挡的美色近距离、强有力地冲击了一下,元少晴的脑袋变得有点混乱。

深呼吸,深呼吸……她强行命令自己镇定下来,不再去看沈鹤行的脸——刚才装了那么大的一个逼,连李白都敢放言模仿,现在可绝不能掉链子。

元少晴的神色严肃起来——她决定要无视掉身旁磨墨的沈鹤行,将他当成平日里惯常给自己打下手的柠黄来对待。

提起笔开始画。

当她在洁白的宣纸上落下第一笔墨线的时候,便当真忘记了身边的沈鹤行——只有一股一种类似于春山雨后,清泉静流,草木清新的香气,与上等徽墨的松柏香合在一起,于身周萦绕不去。

沈鹤行在一旁静静磨墨的同时,也在着意观察着元少晴手下的功夫——她此时采取的画法,正是白描。

他看得出,嘉阳郡主此前应当是从未接触过大齐传统画法的训练,下笔随心所欲,毫无章法……但是她手腕很稳,手指有力,画起白描来,线条如银钩铁画,一支笔如臂指使,转折点顿,极其流畅,抓人物神/韵特征,更是如有神助,又快又好,丝毫看不出是外行——

沈鹤行越看便越是心惊,之前心中升起的那个念头,也更加坚定了些。

作者有话要说:红袖添香!(大误)2333333

第29章 “红袖添香”

“笔。”

元少晴画到忘我, 已是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身侧之人是谁,随口命令道。

身旁的人依言递上了一支尺寸极小的勾线笔——不, 不是依言, 他手中那只大小合适的笔早就备着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