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章(1 / 2)

加入书签

赵政摇了摇头。

他是第一次离死亡这么近,荆轲那一剑甚至已经划破了他的衣服,如果不是先生在身后揽了他一把,即便白起那一剑来得及时,他也会受伤。他看着断了一半的广袖,又放下,什么话都没说,出奇地镇静。

过了一会儿,额头才抵住嬴政的眉心,闭上眼,一点点调理着气息,低声道:先生,以后不要再挡在我面前了。

嬴政失笑:知道了。

荆轲刺过来的时候赵政伸手想把他推开独自去挡那一剑,要不是他察觉了赵政的意图及时把人揽到怀里,荆轲能不能得手就要另说了。

但他刚才没有反驳。在这种事情上,他和赵政的态度基本一致,都是不希望另一半受伤的。所以争执起来大概会没完没了谁也不会妥协。嬴政姑且做出让步,反正下次还是要护着赵政的。

赵政见他退让,心情好了许多,不知道是不是刚才有些紧张了,困意就涌了上来。

嬴政看出他困了,拥着他躺下,睡吧,今天要去魏国。提起这个赵政就不困了,他从嬴政怀里钻出来,反手将他抱在自己身前:都要分开了,我搂着先生睡一会儿。

嬴政有点不适应,抬头的时候就撞到了赵政的下巴,很清脆的咔哒一声。

赵政:嘶疼。

还知道疼?嬴政轻轻给他揉着下颌,我高一些,换回来好一点。

对身高耿耿于怀的小仓鼠暗暗磨了磨牙,却又把自己给痛到了,又是嘶了一声。嬴政刚想笑他,就被他霸道地按在怀里:听大王的。

某位不愿透露帝号的陛下:哦。

.

新郑郊外的乱葬岗,一个密卫将一个麻袋丢了出去。

麻袋口并没有扎紧,里面摔出一堆肉块,隐约可以看出有几条剁开的手臂和爆出的眼球。

扔掉这些东西后,密卫回到了队伍里。

一共八个密卫,全部如雕像般站在王贲身后。王贲手指敲打着剑镗,看着那些尸块叹了口气。守护大王的十个密卫都被两两一组分散到新郑几处观察动静,每天都是两个人在长安君的住处守着。

今晚这两个密卫连燕丹和那个该死的刺客都没察觉到,不管是喝醉了还是睡着了,又或者是有意为之,都该死。王贲前几天受命暂时接管密卫,权限很大,有什么事可以先斩后奏,处理荆轲时他想着大王既然是让他看着办,按照以往的习惯,稍稍放宽了一些,就把这两个密卫和刺客一起剁了。

当然他自己没有亲自下手。

他回头大步离开,向身后比了个走的手势,一声没吭。但是密卫们没有丝毫懈怠,齐齐跟了上去。

毕竟刚才他们轮流分工剁掉了自己两个同伴,这一出杀鸡儆猴,实在是很得王上真传。

已经是深夜,密卫们跟着王贲回到新郑主城,这次所有人都聚集到了秦王所在的楼阁附近,只遣出去两个巡视一下。

王贲守在二楼房间门口,他的剑横在膝上,手指轻叩。白起坐在昏暗的房间内,面具下的眼睛是合上的,但是这周围的许多声音都汇入他耳中。不远处角落里,燕丹用手指在墙上反复写着两个字。

窗外星子如棋,屋宇连绵,隐约可以看见巍峨宫墙。宫墙内,值夜的宫人渐次熄灭了路旁高大的宫灯,守在大狱附近的侍卫等宫人熄灯后打了个哈欠,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可以稍稍偷懒的时间。

狱内的烛火一直亮着。

某间牢房里,秦国的两位使臣睡在不大的石榻上,一个四仰八叉呼噜打得震天响,一个可怜巴巴像个虾团所在角落里。

姚贾翻了个身,右脚踢到了李斯,大概是觉得碍事,一脚把人踹了下去。

爽快了。

姚贾彻底翻开身接着睡。

李斯跌在地上懵了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捂着腰推了推姚贾:姚卿?姚卿?你怎么又把我踹下去了?让让,我的腰

姚贾不为所动,只是眨了眨眼,哼哼唧唧道:天亮了啊?

李斯看了眼小窗外的星斗:没呢。

姚贾勉为其难地挪了挪:不是,都在这待了几天了?韩非是不是打算让我们在这儿养老送终啊?也不是不行,你跟他关系好,去说说情,让他给咱们用好点儿的料子打棺材。

李斯:你想多了,大概是张平不愿意放吧。

听到这名字姚贾彻底睡不着了,蹭的坐起来,用家乡话骂了几句,李斯也听不懂他骂了什么,反正不会是什么好听的。姚贾从怀里掏出了一块质地很杂、市面上糊弄穷人的玉坠,放在手心搓了搓:这老东西还算识点时务,把我爹给我的遗物找出来了,不然出去了我不把他揍得哭爹喊娘!不就是掉脑袋吗,老子怕?

李斯拢了拢袖子:别气别气。

姚贾翻了个白眼。过了一会儿,压低了声音:你说大王回秦国没?

李斯摇了摇头:应该是没有。否则我们早就出去了。

不会是被什么事儿绊住了吧王贲他没问题吧?

李斯没说话。朝堂里那些人都是些什么性子他清楚,但他不会轻易非议别人,祸从口出,少说话,多做事,就对了。

姚贾也知道从这闷狐狸嘴里套不出什么话来,叹息一声:完了,难道真要在这种地方养老?

李斯摇了摇头:我只是觉得大王可能会兵行险招。

姚贾叹息声一顿:你是说

王贲手里有一千精骑啊。李斯看不出是悲是喜:大王会不会直接亮明身份,约见韩王。

姚贾差点跳起来:不是吧不是吧?!这不站那儿让六国来刺杀吗?多少人都想着他

姚贾没敢把死字说出来,只是凶神恶煞地比划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虽然是险招,但或许反而是生机。你想,大王亮明身份,如果在韩国境内出了事,秦国必然立刻挥兵踏平韩国。韩王胆小,向来只求自保,至少他不会让大王在韩国境内有事。

但是六国有刺客啊,多少刺客!万一一个不防备,再说,韩王想保他,领兵的会这么想吗?韩国士兵会这么想吗?万一他们故意放松警备,那多危险!

所以这是险招,不是万全之策。我希望有更好的办法,只是暂时想不到。

你想!赶紧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