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章(2 / 2)

加入书签

太上宫,一切依旧,唯有正殿外这把声音清晰嘹亮。

没过多久,一名掌事侍女匆匆出来,这次不像上回苦口婆心劝她走,战战兢兢地,直接扶她起身: 您这可折煞咱们太上宫了,大王快快请进。

掌事侍女态度不同,但母女俩这次见面还是上回场景,只因秦王来得太早了,卫太后刚刚起榻,正坐在梳妆台前梳头发。

秦棠景进殿,站在屏风边上定定地望着那抹身姿,越望心中越不是滋味。

人还是当初的人,她却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毫无顾忌蹦跳地,跑过去扑进母后怀里。

尽管她很想很想扑进母亲怀里,诉说着这些年自己的辛酸与委屈,尽管她很想很想得到母亲的温暖关怀,尽管她很想很想当个孩子,抱着母后腿哭哭就有糖吃,可是她终究不能了。

终究不能任性肆意了。

姬凰?那头这时响起声音,是母后转过了身,轻唤:过来。

秦棠景压下万般思绪,眼神横扫示意众侍女退开后,走过去自然地拾起梳子,接替了侍女位置。

母后,数年不见,你怎么白了许多头发?她道,垂眼铜镜。

镜中人,依旧是她那个有时严厉,有时又极致慈祥的母后。

母后已老了,自然生白发,比不得你们年轻力壮。

卫姒应了声,心里虽是高兴女儿终于愿意来见自己,视线从铜镜里落到姬凰脸上就没离开过,她面上却表露无痕:回宫那日你杀尽叛臣,威慑四方,你称得上杀伐果断。但祁王府一日不除,始终是个威胁,必要时心狠手辣才能稳坐王位。

秦棠景拿梳的手顿了顿。

片刻恢复正常,她娴熟地挽起母亲满发乌霜,一梳梳到底。

儿臣答应过明素,饶恕祁王府罪责,儿臣不可食言,至于秦明月,孤王对他另有惩处。

卫姒道了声原来如此,柔声:你是君,由你来做主就是了。

多谢母后。

秦棠景微微弯下腰,双手环着卫姒臂膀,终于忍不住了,十足贪心地将脸埋在母亲颈肩:还望母后不要怪罪儿臣迟归,让母亲受委屈,儿臣也感到十分内疚。

这一句发自肺腑。

在外征战期间,得到王宫回信消息虽寥寥无几,但隔段日子收到一封,倒也让她知道母亲现状无恙。

只要你安然无损回来,这对母亲来说就是最大的欣慰。

卫姒还是柔声,轻拍了拍姬凰手背,笑她:这么早急着过来,还没吃早食吧?我让她们准备你最爱吃的肉馅饺,你陪母亲一起进膳吧。

有最爱吃的肉馅饺,又有母亲,秦棠景当然满脸春风应了。

站直身,秦棠景一边闲聊着,一边继续帮母亲梳头发。

但左一句右一句,就是不提在外打仗那些事,尽是些宫里戏笑传闻。

卫姒到底听出了醉翁之意不在酒,于是佯装嗔怒: 你啊你啊,长大了都不与母后交心了。无事不登三宝殿,说说吧,秦王有何旨意?

这一句终于进入正题。

秦王沉吟了下:孤王要立后。

立谁?

楚怀珉。

很好,气氛从这里开始莫名地有些僵化。

你考虑清楚了?卫姒道,又添了句:她是亡国公主,与你对立的死敌。

不管她是谁,我只认她是我的人,我的妃子。

秦棠景语气坚定。

这般言论,却把卫姒惹得又气又乐,当年连她都不敢冲破的世俗,却被自家女儿凭一人之力改变。

可姬凰你也别忘了,当初楚怀珉是你宁愿舍弃二十座城池,也要抢回来的人,你真能放心她成为大秦王后?不怕她对你心生二心?不愧是她卫太后的女儿,果然是有备而来,只听姬凰一字一顿地道: 六国皆亡,她早不是楚国长公主,她连家国都没有了,终日只能守着孤王的咸阳宫,除了我,她还能依靠谁?

如果我都不护着她,又有谁还能保她一世无忧?母后,儿臣什么都听你的,就这件事,儿臣只问您一句话,当真不能放过她么?

卫姒仔细想了想,各方面都考虑到了,得出的结果依然还是一样的,她遗憾道:不能。

为什么,究竟为什么?秦棠景握紧木梳,压抑着道:难道我做为一个君王,连这点决定枕边人的权力都没有么,那我还算什么王呢?

从小到大二十多年了,事事都依顺着,再有两年她就三十了,为什么就不能让她真正地,堂堂正正地做回王!

事端好像朝着不对劲的方向发展,这当口掌事侍女相当合适地出现:太后,大王,请移步偏室进膳。

秦棠景转头,冷刮她一眼,只那一眼,孤绝阴鸷。

掌事侍女后背立刻发寒,赶紧低头退出去。

卫姒这时出声:什么事我都可以依你,唯独这件事,不行。哀家不想百年千年之后,史册上记载哀家的女儿,声誉毁于一旦,后世万年全是骂名。

一人做事一人担,我不怕!

你不怕,哀家害怕。卫姒起身,抚着姬凰肩膀,凤眉凌厉: 答应你也行,除非你把母亲当成绊脚石,一脚踢开!

只要哀家还在,你便永远无法顺利立后。你要相信母亲,我这么做都是为了大秦国,为了你,更是为了你千秋万代的江山社稷!

秦棠景一颤,耳朵嗡嗡震响,最终双膝啪一声跪地,整个人伏倒自己母亲脚边: 母后当真要如此逼儿臣么?

卫姒轻叹,也是不好受,蹲身抚摸她脸:不是我逼你,是你在逼我。

秦棠景额头抵地,没有说话,额角慢慢沁出汗水。

不信你试试,看朝堂那些大臣哪个答应?他们惧怕你的威势所以才不敢直言,但他们私底下多得是守旧的人,秦国变法这么多年尚且不能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你万不可操之过急。

秦棠景还是不作声,卫太后这席话非但没有熄灭她的希望,反而使她重燃熊熊战火。

她明白了,秦国变法还是不够彻底,不够深入人心。

恕儿臣不孝,孤王不是小孩子,今后不能再聆听母后教诲了!

重重三磕。

每一下都是用尽全身力气。

见秦王离宫,守在屏风外的掌事侍女这才敢喘口大气,她一进到内室,就看到卫太后正揉着眉心,很头疼的样子。

掌事侍女近前,帮按捏卫太后额穴,一边叹道:大王实在可怜,被逼着出宫,十年了,好不容易灭掉六国,回来又被逼着与您反目成仇,被逼着下定决心从您手里夺权,太后您虽也是用心良苦,但真要这么做吗?

卫姒闭眼:不这么做姬凰该如何掌权?那些老家伙藏太深了,趁哀家还活着,先收拾他们。哀家真老了,活一日少一日,到底庇护不了她多少年。

那太后也不用把您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