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章 农村年味浓(1 / 2)

加入书签

二零一一年除夕前,李茹兰带着一枚回到乡下父母家。

过年了,还是农村有年味。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置办年货,放鞭炮,贴对联儿,贴门神,特别有意思。李茹兰弟弟的孩子还比她大半岁,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还挺开心。

姥爷贴着门神,一枚看着对联儿,她可高兴了。一枚回到这里,没有大马路,没有高楼,还有好吃的年货。还有糖葫芦,小枚最爱吃了。糖葫芦塞得满嘴,嘴唇上粘了芝麻粒,像长了黑胡子,自己对着镜子乐了。

乐乐就羞羞她:”女孩子长胡子,没羞!“

一枚生气了:”我告诉姥爷去!“

姥爷出来,给小孙女撑腰,”乐乐,怎么敢欺负妹妹,爷爷揍你!“

小乐乐冲爷爷挤眉弄眼,伸舌头,爷爷的手高高举起,委实下不得手。

”爸,小孩子互相闹闹,没事的。“茹兰过来,拉着父亲坐下。

这几年日子好了,父亲身体还算硬朗,依然事事亲力亲为。

父亲勤俭节约,不浪费东西,再旧的东西都不让扔。父亲是家里的老幺,上面有三个姐姐。上学的时候,他们姐弟几个人学习都挺好。父亲念书念到初中的时候,三个姐姐都上了大学。

那是上世纪50年代,爷爷一个人在生产队挣工分,供养几个大学生,养活一家老小很是不易。

有一天,爷爷对父亲说,你姐她们都考出去了,飞离了这个穷山沟,肯定不会回来了。你再考出去了,飞走了,你爹我还能靠谁呢?

听完爷爷的话,父亲点点头,他一个人来到屋外,在田垄里上跑起来,一直跑到山上,爬到山上,来到了山顶,看着远方的大山和那一望无际的田野。

上大学的姐姐们都说,山的那一边是城市,城市里面很热闹,很繁华,跟山沟里完全不一样。他心生羡慕,那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吧。天色渐渐暗下来,他的轮廓越来越模糊,心里希望的火苗渐渐暗下去。

父亲很孝顺,中考时没抱考高中,考了林业局的中专。17岁毕业,回到乡里参加了工作。在乡里的林场上班,下班后还能帮爷爷做农活,种田,帮爷爷供姐姐们上学。

父亲是个勤劳肯干的人,他的能力突出,受到领导的重用。成亲娶了乡里那个勤劳肯干的母亲为妻,他们一家人的日子红火起来。眼见着要过上好日子了,爷爷却突然生病,卧床不起。父亲到处寻医访药,也没能挽留住爷爷。医生也无力回天,爷爷还是撒手西去了。

那个时候,一个月三十几块钱的工资,要养活一家老小。爷爷走后,大姐二姐参加了工作,父亲还得供给三姐的学习生活费。母亲里外一把手,在家照顾奶奶,还要做繁重的农活。

农村的女人不需要长得多漂亮,只要有一副好身体。挑水劈材烧炕洗衣做饭这些家务活,那都是母亲一个人担。母亲是个勤快人,做完家务活外,她还把房前屋后的荒地开垦出来,种了瓜果蔬菜。

茹兰出生后,母亲又生下了弟弟。家里的人口多了,挣钱的少,吃饭的多。母亲为了贴补家用,补充孩子的营养,在前面院墙下搭了个鸡棚,养了几只鸡。母鸡下蛋,年节还有鸡肉吃。

放学回来,老远就听到锅铲轻快的声音,她那时候肚子咕噜叫唤,进门就大口大口吃饭,那个香啊!

母亲有双巧手,不仅会做家务,还会做棉衣棉裤。李茹兰记得母亲用剪刀剪去大人磨破衣服的衣领和边角,改小一号,在里面絮上棉花,做成棉衣棉裤,给他们御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