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章 生活中总有一些路,一直难行(1 / 2)

加入书签

生活中总有一些路,一直难行。现实中总有些不平,一直无奈。

厂部大礼堂,一年一度动员大会。

礼堂前方打着横幅,主席台四周鲜花簇拥,厂领导在主席台就座。两鬓有些斑白的厂长,在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语重心长,号召全体职工,大干30天,为新年开好头,再大干30天,年终满堂红。

听众稀稀拉拉的掌声,像是给了厂长极大的面子。人们兴趣寥寥,静静听着;有的闭着眼,昏昏欲睡。姑娘小媳妇凑一起,窃窃私语。几个中年妇女,两手不停织毛衣。不少小年轻,玩着游戏,自个偷偷傻笑。

何厂长的讲话之后,是书记和副厂长的发言。最后,是职工代表上台宣誓、演讲。有的讲得激情澎拜,有的轻描淡写草草带过。上台发言的都很认真,下面听着的心不在蔫。

江小虞也是听众里的一员。她到这个厂两年多,年终誓师动员会,已参加过两次。

整体设备老化,技术力量薄弱,人才没有更新,工人素质水平低。集团公司装聋作哑,对这个厂没有政策,没有资金扶持,任其自生自灭。没有资金,新技术没法推广,整体产能无法提高。以企业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滞销,加油鼓劲动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江小虞经常问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个厂?江小虞记得,在首都高校的招聘会上,家乡省城的某上市公司的招聘岗位吸引了她。待遇高,薪酬是和外企持平;福利好,男女生都享受福利分房。仅仅本科毕业的她,没钱没背景更没资源,在北京难得找到这样的工作。她有些动心,在展位前多问了几个问题。

人力资源部王经理,看到她名校金融专业学历,眼前不由得一亮,热情邀请她回家乡工作。王经理说,希望在京学习的家乡学子归来,到我们公司,有好工作适合你个人的发展。

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自己放在合适的平台。回到家乡,报效家乡,不失为一种选择。

江小虞做了些了解。集团公司实力雄厚,是在香港上市的国资企业,管理水平、基础设施、生产技术等方面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还有一个原因,那时的江小虞很想离开,不想见到某些人。只是没想到,某人也没留在北京,而是漂洋过海去了美国。一想起那个人,小虞的心里就很痛。

江小虞更没料到,她没有留在总公司金融办,而是分配到了现在的工厂。

有一次,她听到办公室的李大姐,和跟别的同事嚼舌根,“江小虞是个好姑娘,北京名牌大学金融专业,可惜运气不太好!我家老王不是在公司计财处嚒,他打听到的。公司本来诚心招聘过来,准备委以重任的。市里某领导,把自家孩子安排进来,反正是顶了江小虞的岗位。江小虞只能分配到我们厂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