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章(1 / 2)

加入书签

明烬手指慢慢攥紧, 他隐忍了片刻,身上的僧衣无风自动。

我只给你三天的时间,如果你真的想不起来佛珠的来历, 别怪我杀了你!

眼前的和尚穿着洁白无尘的僧衣,嘴里说出的却是杀气腾腾的话,池七殊心想,或许这就是明烬的真实面目。

于是三日里, 两人沉默着结伴而行,一路上,因为明月堂与听风楼之间的斗争,补魔者忙于站位,入魔者大量滋生

饿殍遍野

失去了家园及亲人的百姓躺在路边痛哭失声,失去了父母的孩子茫然地走在乡野之间。

池七殊一直跟在一个四五岁的男孩身后,男孩一身的衣服早已脏了,他一边走一边哭喊着爹娘,小小的孩子无人护着,小脸上脏了一道道的灰。

男孩身上沾染的魔气很淡,池七殊猜测他的父母应该都已经遇害了。

而且,还是被入魔者所杀。

明烬的神色却并没有多少动容。

那日明烬告诉他只有三日的期限后,就一直沉默地跟在池七殊的身后。

池七殊解下身上的包裹,拦在了男孩的面前,然后将掏出的干粮递给他。

给。池七殊的神色间浮现不忍。

男孩却愣愣地摇了摇头,我不饿。

吃饱了力气才有勇气继续接下来的路,池七殊将干粮塞到了小男孩的手里,要尽快长大,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知道吗?

男孩抽了抽鼻子,恩人,你见过我爹爹娘亲吗?

池七殊沉默。

似乎已经被无数的人拒绝过,也或许小小的孩童,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体会遍了人间的冷漠,男孩眼中的期待渐渐熄灭,他低下头,一颗豆大的泪珠落在了手里的干粮上。

池七殊抬头向明烬看去,见明烬也在看着这个方向,神思深沉。

发现池七殊看他,明烬往前一步,想起来了?

这一步,明烬进入了小男孩的视线,小男孩猛然跪了下来,膝行过去向着明烬砰砰砰砰连续四个响头。

大师!您一定知道我的爹娘在哪儿,求您告诉我他们在哪里!他们不见了!

明烬低头,看向跪在他身前的男孩,手里的佛珠捻动了一下,他笑了,你的父母吗,他们不是已经死了?

男孩呆若木鸡。

可明烬却丝毫不给男孩躲避的机会,将一切的真相残忍地揭露在男孩的面前。

锦衣华服,手上无茧,你应是家境富裕的少爷,出门前呼后拥,在家父母宠爱?明烬说,可现在呢,锦衣华服脏了,前呼后拥没了,连手上都是纵横交错的伤口。

池七殊皱眉,将男孩拉过来护在身后,他站起身与明烬对峙。

够了!

明烬冷笑,明明有好路不走,你却偏偏带着我走这些被入魔者袭击的地方,林清竹,我早已说过,这世间诸般事情,并非件件都能如你意。

我爹娘没死!他们还活着!池七殊猝不及防,身后护着的小孩突然疯了般地挣扎了起来,他哭喊着,大师,娘亲曾说和尚都是德高望重之人,弟子求您指点迷津,我父母一生向善,他们不会就这么死的!

明烬将佛珠慢慢置入袖中,将手指扣在腰上,那里,是软剑扣出的机关。

所以,他们死了,你也活不下去?

突然间,池七殊想起了丈夫死了的那个女人,想起了女人哭泣绝望的脸,他在男孩张嘴前猛然捂住了他的嘴。

他想活!池七殊喊出声。

明烬眼中满是讥诮,却也没有继续动手。

这一瞬间,男孩似乎也感觉到了不安,他惶恐地睁大眼睛看着娘亲口中德高望重的高僧,一股尿骚味从他的□□传了出来。

再这样下去,这个男孩非得疯了不可,池七殊叹了口气,扬手砍在了他的颈后。

和尚,过了。

将昏迷过去的男孩抱到路边,池七殊并未起身,他背对着和尚,脸上的神情却很是平淡。

与其蒙昧一生,贫僧只是将真相告之于他,何错之有?

何错之有?池七殊起身,转过身时表情愤恨,这些人不过是普通百姓!

似乎听到了极为有意思的事情,明烬看过来,所以,你要对我说教?

不敢,只是这三天,你不能杀我,那我为何不能胆子再大些?!

明烬讥讽,有意思。

还有一天半,和尚,你不要再跟着我,一天半后,我们在瓦馆村见,否则你跟着我也没用,大不了我们鱼死网破,你永远也不会知道那颗佛珠我是在哪里得来的!

说着,池七殊纵身跳入路边的水沟,水沟的水很浅,但足以让人借着水势离开这里。

而明烬似乎顾及池七殊话中的意思,他站在原地,迟迟没有追上去,良久,他收回目光,看向躺在地上无知无觉的男孩。

收回放在腰间的手,他转身往来路走去。

一天半,他只给林清竹一天半的时间!

这一次池七殊甩开明烬单独赶路,是因为今天发生的事情给了他启发。

明烬杀听风楼的弟子挑起两帮之间的斗争,或许并非是他特意去做的,而是顺势而为布的局。

毕竟池七殊见过死的那些人,他们各个都是门派中的精英,想要杀了神秘魔人名扬天下。

显然,他们惹到了和尚。

第99章 菩提树下

这个朝代, 江湖繁盛,朝廷势弱。

池七殊坐在里正家的茅草屋屋顶上,脚边一壶酒,月光洒在他手中的纸张上, 此情平凡而又真实。

而被池七殊拿在手中的, 正是这个村落的里正一笔一笔记下来的。

在池七殊的眼中, 这位里正也算是颇有才学,他不仅将发生的事情分门别类, 而且还记了时间。

按照记忆中的日期往前翻,再对比女人的形貌, 很快, 他确定了和尚杀的人是谁。

被杀的男子叫王良,而那日哭诉的妇人则是王良的新婚妻子。

里正的日记本里写了

王家有子,名良, 良非善, 终日游手好闲, 于集会路遇邻村之女秦家婉容, 惊为天人,日日奔走王家,欲结琴瑟之好, 终感秦,然好景不长,婚后良故态复萌, 虐打家妻,后为人所杀,然遇一僧为良度。吾知死者为大,故未告知王良之罪, 僧是个善人。

池七殊换了个姿势,手指勾起酒壶喝了一口,看到最后一句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里正还真可爱,居然认为明烬那和尚是个好人?

简单来说,里正所写翻译过来就是:

王良不是一个好人,整日游手好闲,有一天集会见到隔壁村的秦婉容非常漂亮,惊为天人,于是天天跑她家提亲,并且为此戒掉了游手好闲的陋习,最终秦家被感动,可惜好景不长,结婚后王良故态复萌,甚至发展为打虐妻子,最后被人杀害,然后遇到一个高僧为王良超度。我感觉人死为大,所以没有告诉高僧王良的品性,高僧是个好人。

池七殊躺在茅草屋上,单手枕在脑后,酒壶在他的脚边倾倒,滴滴未喝完的酒水顺着茅草往下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