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还债记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1(1 / 2)

加入书签

全瑛也不回头看他,故作生气道:“那你去买个银娃娃、金娃娃呗。”

“金你个头!当我不知你是在逗我寻开心么,”宋徽安笑骂,揉揉他的头发,“这么爱演,可要我给你搭个戏台?”他当真爱极了这个可爱机灵又爱玩的弟弟,笑声如铃。

全瑛被他言语间的温柔宠溺哄得人都要化了,为掩饰自己发红的耳朵,他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回过头来,笑嘻嘻地在宋徽安脸颊上亲了一口,继而软团子似的,直把脸往他怀里埋。

宋徽安怀里有股顶好闻的味儿,淡而清新。本都是一棵树做的假身,他就没有。

“才不要呢,我就演戏给你看,不要戏台子!”

宋徽安笑得双目微眯,都忘了去擦方才小道童留在自己脸上的口水。

“你呀,你就抖机灵吧你……”

二人蹲在夜市一角讲了几句悄悄话,又重回到街上游玩。没走几步,便见街边一个点心摊子被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包括仙门修士在内的食客们熙熙攘攘地挤在一块,等摊上正做着的东西出锅。

摊主拿长铁夹夹住那口大平底锅,将其在明火上翻转。有风吹过,一股包着油葱味的肉香,挠着所有人的鼻腔和胃。宋徽安心道这摊子前排了这么多人,想来小食口碑极好,忙上前问卖的是什么。

排队的修士答曰:“油煎包。”

宋徽安站在原地愣了下,似是在将“油煎包”和自己印象中的东西联系起来。他面带喜色,如同好不容易见了父老乡亲的游子,满心欢喜地问:“阿沐,尝尝看吗?”

“好。”

这头,全瑛也不禁寻思起宋徽安把油煎包理解成了什么——他吃过的好东西海了去了,送到他跟前的白面馒头都能给做出花来。

不过一会,摊主熄了火,将平底锅移至一旁。掀开锅盖,沸腾的油“滋啦啦”地围着锅中金黄的小食打转,迸出金灿灿的油花。香气扑鼻。

一群人哄抢着把铜板丢到摊上,自己拿着油纸让老板给自己装煎包,也不嫌烫。全瑛自舍不得宋徽安给烫到,举着小小的手冲在最前,一副可怜兮兮又顽强不倒的样子。

“公子慢用!”

他眼疾手快地再油煎包上浇上一勺香醋和辣子,飞快地挤出人群,将六只油煎包送到宋徽安面前:“竹哥哥,吃吧。”

“谢谢,阿沐真是个好孩子。”

宋徽安拿细竹签,小心翼翼地将挑起一只油煎包,另一只手在下面接着,生怕它掉了。

他对着包子吹了好几口凉气,才将它送到全瑛嘴边。这头全瑛也挑着一只油煎包,眼睛亮晶晶地看他。

“来,张嘴,啊——”

全瑛一口包了第一只油煎包。被炸得酥脆的面皮在口中碎开,藏在鲜肉馅里的肉汁溢满口腔,面皮、嫩肉、汤汁的三重入侵美妙绝伦,芝麻和葱花虽小,但口感充沛,醋的酸甜和辣子的鲜麻恰到好处,一时间让人幸福得找不到北。

他抬眼看向宋徽安,却见宋徽安嚼着油煎包,满脸狐疑与失望。

全瑛心中警钟大作,忙道:“竹哥哥,怎么了,不好吃吗?”

“……”

宋徽安咽下嘴里的东西,亦奇道:“这里头怎么没有玉露河虾仁?蜜松子、干香菇丁、炸鸡油茄子、云丝豆皮、蟹膏、烤云腿、鸽蛋黄、牛羊鹿肉统统都没有,只有猪肉馅,我说怎么只闻到了猪肉味。这和我以前吃过的不一样。它难道不是油煎包吗?”

说罢,他又看看剩余的四只金色小包,难以置信:“刚才那人说了,这就是油煎包,油煎包不就是十三鲜珍香煎酥皮小金圆吗?”

听他如此流利地报出宫廷菜肴名,全瑛只道:“兴许是民间没有那么多食材吧。”

宋徽安坚持:“那就不能叫油煎包。”

你吃的那个在皇宫中都是特供品!

“要不,我们叫它油煎猪肉包,不不不,油煎垃圾包。”

“……也行。”宋徽安垂下眼,若有所思。

只听他喃喃道:“原来是这样的。”

他活着的时候没出过宫,外面的东西于他而言都新鲜得紧。先帝在世时,曾在宫中修建一条民街,太监宫女扮作商贩游人,供皇室游玩、体味百姓生活。

记忆里民街油锅中的小金圆,又哪里是平常百姓能吃到的。

到头来,他还是未走出那座尘封往昔爱恨的深宫。

……说起来,他之后的遭遇,哪怕能有平常百姓的万分之一好,都是他不敢奢求的东西。

全瑛见他又陷入回忆,忙道:“竹哥哥,我们再往里走吧。莫难过了。”

说着又将小脸凑近,在宋徽安左右脸颊上各亲一口。

“别难过了,里头还有好多玩儿的。你不开心,我也不开心,时辰还早,咱们再转转吧。”

宋徽安点头,任小道童牵着他往夜市深处走。

【作者有话说:纯关系增进章

真·沙雕兄弟的沙雕日常

陛下这具小朋友分身大概是没机会发展社会主义兄弟情了

可以期待一下恢复真身和长大点等合法???】

第37章 翰城夜市(下)

领教过夜市里五花八门的吃食,宋徽安又将目光转投在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上。

面具在其中尤为突出,几乎挂满一整面竹架,如无数张悬浮在空中的鬼脸。若非夜市人气热闹,在昏暗的烛光下看,打不定要吓死胆小的人。

可仔细一看,这些面具均出自民间匠人之手,或缺料子或缺手艺,做不到精湛无缺,是故少了神韵,禁不起推敲,只能拿来骗小孩。

不少被父母牵着出来玩儿的孩子,各个站在面具摊前走不动路,撒娇求长辈买一个他心仪的神将面具。

“公子,您可要买个面具送您家弟弟玩儿?”

守摊的大娘见他秀丽不凡,神仙似的,又牵个半大孩子,理所当然地将他二人视作夜游的富家子弟。至于全瑛那身道袍,如今豪门将孩子送去道观当俗家弟子求福的也多,不足为奇。

本着招揽生意要快准狠的道理,不等二人开口,她便笑着从主架上摘下几只孩童喜欢的面具,强塞到全瑛手中。

“小阿弟,你看看你喜欢什么样子的?大婶这的面具是全夜市最全了,牛神的,红脸鬼的,都是小孩儿喜欢玩的,还有白羽仙将的面具,玄文帝君的都有,来来来,挑几个吧?”

他又不是真的小孩子,哪喜欢这种在平日游戏里戴着玩儿的东西。

全瑛一时语塞,他飞快地在几个面具间扫了几眼,不见合心意的,又抬头看向竹架上,遂双眼一亮,指着最高处的美人面道:“我要那个。”

大娘顺着他手指着的方向看去,“哎哟”一声笑。

“小阿弟,那是哥哥姐姐们定情用的喜娘面,旁边还有个配套的云郎面,你小小年纪,要它们作甚?它们可是不拆卖的。”

比起其他作神鬼模样的面具,这美人面做工不可谓不精美,面盘也小,只两张女子手掌大,美人丰润的白脸浸润在清亮的釉光中,端的是姑娘家用的款式。

长眉杏目的美女,鹅蛋脸型,香腮如脂,唇若敷蜜,是极清婉娇柔的闺秀,含情脉脉,唇瓣微抿,作娇笑状。

只是它眉形不是传统娇面的柳叶眉,聚着一股少年般的可爱英气。若它眼眶内未被挖空,留下眼珠,真如活人般生动。匠人似乎也被其美貌打动,在面庞边缘悉心勾勒出缕缕青丝。

美人面左手边,还挂着一张与之呼应的公子面,这是很典型的玉面书生形象,眉目俊朗,气度温润,笑如春风,眉目间犹带暖意。

好一对俊美公子俏佳人,登对得很。明明没有瞳子,也不是相对而放,两张嘴边微微勾起的笑容便藏着百转千回的柔情。

宋徽安奇道:“喜娘面?这是什么典故?”

“哟,公子,听口音您是外地来的吧,”大娘热心解释,“这都是近几年翰城才流行的款式。六七年前啊,翰城的大文豪梦亭生作了本戏文《喜相逢》,讲的是将门闺秀喜娘结识赶考书生云郎,二人情投意合,结下姻缘。”

宋徽安道:“不就是才子佳人配么?”

大娘道:“还请公子听我说完。喜娘和云郎呀,可不是寻常的才子佳人,是美救英雄。”

“哦?”

“这云郎啊,科举六年不中,喜娘亦不离不弃,为云郎排忧解难、生儿育女。不想云郎高中入仕后因一心为民,扰了奸臣生财,反被奸臣诬害至死。奸臣将他一双儿女毒死,又欲玷污喜娘清白,喜娘幸得乌鹊报信,逃出京城,她恨夫子惨死,入仙山求得仙法,苦修十年,待到道法大成,喜娘便扮作儿郎身回到京中,以武艺冠绝全城,引诸名士争相结交。她以男儿身结识奸臣家的小姐萍娘,成了准女婿。到了订婚之夜。喜娘设计归云楼,当众祭法,杀了那妖臣,云郎沉冤得雪,她恢复女儿身,又远上仙山求仙,占出云郎转生所在,将其收养,待到云郎长大,便与他结为夫妻,夫妇远走天涯,过神仙生活。”

全瑛由衷感慨:“跌宕起伏。”

“的确新颖,与往昔戏本大不相同,”宋徽安亦道,“世间少有,才叫戏迷争相追捧。”

“可不是吗!这戏和别处的不同,不仅在文人老爷里流传,大户人家的千金们也喜欢,为了揽生意,城里戏班也爱排这出戏,您现在去勾栏听,十个台子上九出唱它。就因为大家都喜欢,云郎喜娘的面具才得以成为如今翰城男女最偏爱的定情信物,有情人戴上它,便是约定同甘共苦、至死不渝,永不移情易志,可感人了。”

她讲到兴头,摇头晃脑,笑眯眯地看着全瑛道:“小阿弟,听懂了么?这可不是游戏用的玩具,谈情说爱用的,你当真要?”

全瑛瞧宋徽安亦盯着两个面具,久久不能回神,遂道:“要的,这俩面具送给我哥哥,好让哥哥也能找到命定之人,结一段美好姻缘。”

宋徽安眯眼笑道:“依你。”

生意做成了,大娘也欢喜,取细长竹竿,小心翼翼地将两幅瓷面取下。

二人拿了面具,全瑛道:“竹哥哥,我给你戴。”

宋徽安笑着蹲下身来,全瑛将面具给他戴上,系好脑后的红绳。

他用的是喜娘面。

宋徽安脸小,喜娘面与他的脸正好贴合,幽黑的瞳子由面具的空眼眶中露出,黑白分明,真如点亮了喜娘面的神情,一个戏本里的女子,一瞬间便活了。

只是宋徽安的喜娘目光清澈,不见英气,更像是忧郁的少女。

“为何给我戴喜娘面?”宋徽安道,“难不成你想戴云郎面?”

“这我哪敢啊,我又不是竹哥哥的意中人,”全瑛认真道,“只是想在你脸上比划一下,确认这喜娘面没哥哥你好看。”

宋徽安笑骂:“胡闹。”说着便要摘下面具,却被全瑛拦住。

“竹哥哥,你就戴着吧,这是为喜娘好,”全瑛拽拽他的袖子,甜声道,“若是让那梦亭生看到你比喜娘还美,打不定要把你这样的神仙哥哥写进戏里,你是我一个人的神仙哥哥,我才不要你让别人看了去,戏班里的伶人,就是脸上涂百来层油彩,也没竹哥哥千分之一来得好看。”

“把我写进戏里不好么?我自己上去演,正巧你也爱演戏,你陪我演便是。”

“那可不行,咱俩一起叫兄弟情深,哪能是演戏那么肤浅啊。竹哥哥,你戴着吧,过会出了夜市,还要去‘办事’呢,可别让人瞧见哥哥的真容。”

宋徽安这才满面正色,点点头。

二人在夜市中转了一圈,赶在散市前,无声无息地进了民坊。

全瑛见四下无人,亦悄悄戴上云郎面。

不同于热闹的夜市,真正住人的民坊格外安静,路上也无人影。

宋徽安放出最后一只孩子的散魂,将它护在袖中,小心翼翼地送至家门前。

紧闭的宅户里养着的狗,是孩子生前极好的伴侣。兴许是知道门外是小主人,狗也不叫,只兴冲冲地隔着门摇着尾巴哼哼,又蹦又跳,用爪子扑,用鼻子顶,想将门闩撤了,恭迎小主人回家。

这是在陈家村遇害的最后一个孩子了,现在,他可以回家了。

宋徽安想到此处,目光柔和,让散魂从手中晃晃悠悠地飘出。全瑛也松了一口气,心想这事总算是结了。

一道白光闪过,直穿散魂。

孩童的散魂本就虚弱,经此一击,转瞬间灰飞烟灭。

狗呜咽两声,遂狂吠不止。宋徽安警惕至极,将祭出剑的全瑛护在怀里。

来人喝道:“敢在翰城种鬼,你们好肥的胆子!”

话音未落,那人便祭出宝剑。银白的剑身幻化出上百道电光,织成一张耀眼的密网,直朝两人要害处攻去。宋徽安抱起全瑛,疾速闪退,形如魅影,才堪堪躲过上百击强攻。

见强攻不中,那人又眼疾手快地从袖中取出一面铜镜,高举过头顶,大声念诵照妖咒。

“现形!”

金色的强光照来,将他二人照得明明白白。

宝镜照出的哪里是人,明明是一把桃木剑、一尊等人大小的木雕!

两个妖物一大一小,大的戴喜娘面,小的戴云郎面,乍一看还真有点铁血娘子救小情郎的味道,落在修士眼里,也不知是惊异还是可笑。

修士大喝道:“妖物休走!”

翰城中仙门子弟众多,稍有不慎露了马脚,便要被抓去任人宰割。宋徽安也顾不得抱孩童散魂被打散之仇,抱起全瑛便逃。

全瑛心里咯噔一声响,心道这修士不简单。

他二人方才在别人家门口站了良久,都未发现这人存在,而这人甫一现身,便散发出势不可挡的锐气,绝非他此次下界时遇到的其他修士可比,着实可怕。

更何况,他这具桃木剑的分身是随手做的,可宋徽安的人形却是用万年仙桃木最具灵气的主根所做,是最贴合肉胎的假身,只一下便能照出仙桃木假身之原型,的确是厉害法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