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7节(1 / 2)

加入书签

姜大牛媳妇是羡慕吴家的好条件,因为姜春花在吴家养得很不错,一张有脸有红似白的,可见生活好啊。而且姜春花穿的也都不错,夹棉的大袄明显还是新的,这些可都是吴家给她的。姜大牛媳妇娘家格件也就那样,又娇养惯了,特别眼红姜春花的银耳环与新衣服。

她几次在姜奶奶面前说:“姐姐那身衣服多好啊,又新又好看,我一个新媳妇儿,都没件正经的新衣服。说起来也是丢姜家的脸。”

这时候,姜奶奶可不顺着她的话说了,反而嘲笑道:“姜家花了五两银子的聘礼,你爹娘连件新袄子都不给你,说出去丢谁的脸?”

姜大牛媳妇又气又羞,满脸通红不敢再提这个话头了。但是她内心里却越发眼红姜春花的东西了。因为姜春花不仅有件新的大棉袄,外衣更是有两年新的在换洗。就算是旧的,也都是六七成亲的,而不象她嫁妆少,完全是面子货,除了一身嫁衣之外,剩下的都是些破烂货,要不是捡了几件姜春花的旧衣服,她连换洗的都没有。对于自己只能穿姜春花不要的旧衣服,姜春花一个新寡妇还能穿新的,她又是嫉妒又是不服气。

刚开始她还因为姜奶奶私下给她两件首饰做面子,很是得意了一阵子,觉得自己腰杆子直的很。但姜还是老的辣,姜奶奶私下里整了她两回,姜大牛又不帮她,她也不敢再得意了,很是老实了些。

所以,她又换了个话题,“姐姐肯定知道那金针菜的种法,让她悄悄告诉我们,我们抢在村里人前面先赚笔银子,也有钱给大牛买笔墨纸张啊。他还天天在雪地上练字呢,这么冷的天,把人冻病了,怎么办?”

这话姜奶奶爱听,而且立马听进去了,直接就去找姜春花了。

不过姜春花却非常恼火,气愤的说:“是不是想我以后不教大牛了?那从明天起,我就不来了。金针菜村里人人都不会,就你们会,别人要怎么看我啊?”

姜大牛连忙把媳妇和奶奶轰走。反正金针菜的事情,丑姑和宁二已经答应教大家了。到了开春就会动手了。姜家何必占了这个先,反倒惹恼了全村人呢。这时候他才知道,奶奶和媳妇儿都是蠢货。

他这么一说,他媳妇和奶奶也不再多余惹事了。他媳妇还好几次眼红姜春花的新衣服,都被他狠狠的教训了。姜奶奶自然是高兴孙子管得住孙媳妇的,更是趁机搓磨了孙媳妇几次。不过她也不会太过份,她还指望着早点抱重孙呢。也不过是让新媳妇多干点活,时常冷嘲热讽的骂骂她,杀杀她的气焰,让她能伏伏贴贴的听从管教。

这些事情,丑姑他们都不管,也没人在意姜家的事情。反倒是宁二,还和丑姑说:“姜姑娘是个明白人,她早就该这样硬气了。”

“是啊,她硬气了,她以后的婚事,她奶奶就管不着了。”丑姑答。其实她心里也在想姜春花的婚事,翻过年来,姜春花也可以说亲事了。但她根本就不认识哪个合适的男子,姜春花的婚事对她来说,和柱子的婚事一样难。

宁二沉吟片刻,说:“你说的太简单了,她的婚事,姜家只怕还真的能插的上手呢。”

毕竟姜春花不是独身一个人了,她有正经的娘家人。

“你不是现在天天在宁家村教大人礼仪和规矩吗,干脆在姜吴村也教一些。”丑姑想了想,提了个建议。她希望让大家的思想开化一些,不要整天想着女儿不是人,是男人的附属品。

“那算术怎么办?”宁二倒是很明白她的意思。

“学慢点啦,这有什么妨碍的,他们这些人也不用靠着算术去生存吧。”丑姑不以为然的说。他们给孩子们上算术课,不过是心血来潮,反正大家都不会去科举,也不过是为了识几个字而已。

宁二点点头,说:“也对。我想给他们讲什么,又没有个规定。反正我又不是正经的私熟有个正式的课程。”

于是,他让孩子们天天背弟子规等,时不时的给大家宣扬一些正面的知识,以此来教化民风。

第153章 难过

过年前,宁二家养的猪就卖掉了,只留下一头猪留下着过年自己家吃。杀年猪的时候,全村人都来看热闹了。这还是宁家村第一次有人杀年猪呢。大家伙就算是养了猪也都是直接卖了换钱的,可没有人舍得杀掉自己吃。

不过,宁家也不会把整头猪都留下来自己家吃,还要分一半给吴家。

宁家要杀猪,干脆请丑姑一家人过来吃饭,和来帮着烧杀猪菜请全村的人吃。宁二不想请村里的妇人们过来帮忙,而且家里没有一个女人,就算都来的是中老年妇女,也不太好。并且处理猪肠猪内脏等物,也只有丑姑会处理,他是想着把这些便宜东西都煮出来,分给村里人吃的。

“行啊,明天我们一家子人全过去。”丑姑笑着答应了。

“多谢了。你们也难的去我家一次,趁这个机会,咱们两家也在我家里聚一聚。”宁二笑道。平时都是宁家人在吴家吃饭,丑姑他们还真没上他家吃过一顿呢。

“好啊,我保证帮你烧几个好菜,让宁家村的人吃得满意。”丑姑笑道。

吴家一大家子人到宁家时,宁家已经围了不少人。听到说他们是来帮助做饭的,宁家村的村长生气的说:“咱们村有的是人,还请别村的人来帮助煮饭,这不是个笑话吗?”

他没听到宁二要请人做杀猪菜,还以为宁二不想请大家吃饭呢。因为宁二爱清静,大家也没敢想着能在他家吃杀猎菜。

“村长,您可不知道,丑姑有一手做猪下水的绝活儿,弄出来的味道格外好。再者,我们家和他们家相好,平时也在他们家吃的不少,趁这个机会也请他们到咱们家来吃顿饭,算是还还人情了。”老爷子连忙笑着分辨。

村长这下才没恼了,嘴里依旧说:“下次有什么事,你们也说一声,一个村里的,还有什么不好说的吗?也太见外了。她们去厨房,还要不要人帮着打下手,我喊几个婆娘过来?”

“不用了,不用了。她们有自己的办法,而且人手也足够了,今天大家就等着分菜吃啊。”老爷子乐呵呵的笑着,给看热闹的小孩子们发了一些干果点心,就拉了村长去看杀猪。

猪杀好了,丑姑就先捡了整副的猪肠与猪内脏去清洗。然后,再加上猪头皮全部下了锅,卤了一大锅,那香气一烧开,就引得大家直吸口水了。

接着,她又用四只猪蹄炖了两大锅的汤,再加上二三十斤白萝卜炖了满满当当四个大锅子,熬猪油剩下的油渣子直接炒了几锅大白菜。各家各户,都分了两大海碗菜和一点儿卤菜回去了。

几个帮忙的壮汉和村长族老等人,要是留下来吃一顿饭的。菜与各人带回去的一样,只是又多了几道菜,丑姑用单独留下出来的猪肝和猪血,弄了个香辣的爆炒猪肝片,烧了个菠菜炖了个猪血汤,再加一个肉沫炒酸豆角,煎了几条鱼,再烫了一壶酒,极是丰盛啦。

这些东西都分一点出来,让村长带着众人简单的祭了祭祖先。这回宁二可是当仁不让的成了主角。看着摆上来的热腾腾的贡菜,村长和族老们也老泪纵横,这还是宁家村多年来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年前祭祀。上一次举办还是宁家盖这栋房子时,也一样是宁家拿钱出来办的。

然后,众人回到宁家,在老爷子的陪同下,众人一起举喝了两杯,就开始大吃而特吃了,不管是菜还是饭都管够,菜里油水也够足,大家伙吃的极开心。

宁二又不能喝酒,还要吃药,也不习惯与这些粗人们一起吃饭,他根本就只是露了露面,说了两句主人该说的话,就去后面偏房和吴家人一起吃饭了。

前面一大桌子人,后面也一大桌子人,满桌的硬菜还有鱼有肉的,这热闹劲都赶得上过大年。

经此一事,宁二这一家也算是完全融入到宁家村了。而吴家一家也更有名气了,人人都知道吴家人格外会做菜,弄的菜格外好吃。

接着,就是过大年了。与去年也没太大的区别,唯一的区别是,孩子们都到吴家和宁家拜年去了。宁二也算是大家的夫子,各家各户也备了点礼品,宁二倒是买了一堆的干果点心,分给孩子们了。

开春后,两条村子的孩子也正式放假了,因为宁二要种田干活,而且孩子们也要帮家里干活。也有那么几个孩子,家里想让他们继续跟着宁二念书,但宁二却拒绝了,说:“我还得干活呢,我家有四五亩地,还要进山打猎,我家就三个人,哪里还有时间上课。不干活拿什么吃啊,等到闲月再说吧。”

众人想说我们给你种田,又说不出口,毕竟是四五亩田啊,家家户户也没有那么多富裕劳动力,并且哪个不想自己家多干点,多赚点银子呢。而且这些孩子干起活来也是个不小的助力了,他们也舍不得孩子们不干活。毕竟家家户户连肚子都搞不饱。

所以,只能让孩子在家里时不时的温习温习学过的内容,顺便也教教家里其他的孩子。只要不忘记这些学过的内容,到闲月再学就可以慢慢积累了。

而丑姑和宁二可没有闲着冬天不种金针菜,自己也要吃啊,大部分是准备带到县里去卖的,丑姑和宁二都准备让老爷子去试试水,看好不好销。本地的小集市,他们已经放弃了,就留给村民们去赚那点子小钱了。

丑姑和宁二开始教大家种金针菜,因为已经等了一个漫长的冬天,所以大家都很是憋了一口气,学得很认真,想要很快学会好多赚点钱。

但因为事先已经说好了的,所以每户只能种一小块,种多了卖不出去。大家伙心情又很郁闷。看到的钱却无法赚到手,不过学会了,他们也还都跃跃欲试的回家了。

“其实金针菜唯独我们会种,贩到远处去卖,还是能赚不少银子的。”宁二有些失望的说。他倒是希望大家都能赚到银子,他们本来就是打着把金针菜教给大家了,能带着大家一起富裕起来呢。

“可是贩到远处去卖,谁去?路上的安全与运费等等又该如何处理?如果出了事怎么办?最后,赚到了银子,又该如何分给大家?这都不是小问题,单凭我和你的力量暂时是完不成的,先这样吧,让金针菜先传出名声去,也许就有商贩到我们这个小地方来贩菜了呢。”丑姑反倒不愁销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