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节(1 / 2)

加入书签

第129章 出头

孙婆婆骑着驴子直奔宁家村去了,丑姑在家里度日如年般的难熬。她心里也很想知道,村长他们是怎样商量的,明天会不会云牛头村?

天还没完全黑下来,宁二和柱子骑着马跟着孙婆婆过来了,丑姑连忙迎上去,说:“快点来,帮我想想法子。”

“我就说姜姑娘是个聪明人,她还是会求救的。你也别担心了。”宁二说。

他心里其实也很担心,因为谁也不了知道姜春花受了多大的罪,牛头村的人越是是想捂着此事,不让姜家人知道,先糊弄过去。就越是表示,姜春花受的伤非常严重。

“就是,不然时间长了,人家还能倒打一耙呢。说姜家嫁了个疯婆子过去害人家呢。”吴氏也说。她算是看清楚了,指望姜家和村里人,还不如指望丑姑。

丑姑急得恨不得立马去牛头村把姜春花救回来,但却碍于不是姜春花的亲人,无法行动。听到这样的说法,越发显得气愤了。

宁二想了想,才说:“这事儿得先和姜大牛谈好。就不知道他们现在谈论的怎么样了?”

“他们绝对不会提出让春花姐和离的,说不定都不会接她回来休养呢。”丑姑愤怒的说。

“你先安勿燥,小猫子今晚会过来吧?”宁二问。

“肯定会的。”丑姑答。村长既然特意把她们家排除了,她当然要让小猫子给自己当当耳报神啊。

果然,没过多久,小猫子就来了。

“村里商量好了,明天去牛头村。只怕等一会儿,大牛就要来找你们借驴子了。明天他奶奶和村长媳妇,还有几个人也要过去的。”小猫子说着,快速把大家商量的结果复述一遍。

果然正如丑姑所预料的一样,他们是准备打上牛头村的,去闹一场,让刘家以后不许再欺负姜春花了。

这一招也不是说没有效,多少能约束到刘家,对普通人还是蛮有效果的。但是,刘家可不是普通人,而且就算是普通人,人家以后不敢明着折磨,还不能暗着来啊。所以啊,丑姑一点儿也不看好这个法子。

小猫子说完就匆匆走了。

宁二想了想,说:“现在我们只能说动姜大牛,先提出和离的事情了。而且趁这个机会,就直接把姜姑娘带回来。”

“不行的,不可能的。和离哪里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啊。这可是撕破两个村子的脸面呢。他们不会同意的。”孙婆婆连忙反对。

“那要怎么办?”丑姑问。

孙婆婆说:“只要姜家先把姜姑娘带回来,只说先回家休养一段时间,过段时间让刘家人请人村里的人当保,提着礼品亲自上门来赔罪,再接人回去。”

“那以后呢?继续再打,直到弄死她为止?”丑女怒道。

“唉,你别太急燥了。我觉得孙婆婆这个法子好啊。先安抚住刘家。我们就可以慢慢想办法了啊。”宁二连忙说。

“你这不过是个拖字诀,能拖多久呢?最多十天半月吧?”丑姑反问道。

“是的,是先拖着,可是拖得越久,对我们就越有利啊,姜家也好,刘家也好,都不可能在这个当口同意和离的。和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且现在是牛头村一村的人都在包庇着刘家,姜家要是上门就提和离,人家还能倒打姜姑娘一耙,捏造出一堆她不守妇道不尊婆婆的事实出来呢。到时候,只怕就不是和离,而是直接被休了。”宁二劝道。

“休就休吧,总比被人活活折磨死要好吧。”丑姑的话脱口就出,说完才明白,自己这话说的有多傻啊。这年头,女人的名声可比命更重要呢。如果是被休,姜春花只怕当场就会死了,就连尸体都回不了姜吴村呢。

宁二和孙婆婆吴氏三人,果然都吃惊的看着丑姑,简直被她这句话给弄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在丑姑的心里,人命大过名声,但是在世俗的眼里,被休的女人就得死,而且就算是死了,都给娘家人抹了黑,死后都不得安宁呢。

“哎,是我太着急了,那拖到什么时候呢?”丑姑拍了自己一巴掌,又说。

“这个就要慢慢策划了。”宁二答。他暂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孙婆婆却当机立断的说:“等会儿姜大牛来借驴子,我们就告诉他,要他坚持把姜春花接回来休养照顾,然后刘家人再来接回去。这样又给了姜家面子,又治了刘家,村里人绝对会同意的。”

“那要怎样说服他同意这个处理方式呢?”丑姑又问。

“你就说去的人多,光一头驴子也不方便,不如把我家的马和破马车也一并借给他们,搞得声势更加浩大一些,一回就把牛头村整得服软,打掉刘家的气焰,刘家以后才不会再欺负姜姑娘。不然,光打骂一顿,效果不会太大。”宁二说。

孙婆婆点点头,丑姑也认为可行,接着几个人又仔细商量了一些细节问题,谈好了说词,果然没多大一会儿,姜大牛就来借驴子了。

丑姑就按照刚才谈好的话和他说了,姜大牛果然有些心动,但是却不敢善自作主。

丑姑又说:“不趁这个机会整服刘家,下次你还想再搬动全村人,去牛头村给春花姐撑腰是不可能的了。你想想今天没有我闹一出,你以为别人会这么好说话。这次,你们去闹一场,人家老实一些日子,避避风头,过段日子再犯了,你要怎么办?还是说,你想看着你唯一的姐姐就因为聘礼被你订亲用掉了,而被婆家人打死吗?”

姜大牛被她质问的满脸通红,他很明白,今天要不是丑姑和她姑姑去唱了那一出,村里人还不会这么容易就同意去牛头村呢。

这时,丑姑就又说了,“你家就你姐弟两人,你们姜家其实也算是个大家族了,可是那些姜家人,几时管过你们。你以后也就得你姐这门亲戚可以走动走动了,她过得好,对你有益,她过得不好,只会连累你。”

姜大牛低着头,还是不吭声,但是他很明白丑姑说的是对的。

丑姑翻了翻白眼,又说:“而且,这事办成了,你以后成亲了,在你媳妇娘家面前也有些面子,人家都会说你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能为姐姐撑腰,也能撑得起这个家。不然,你到你媳妇家村子里,只怕别人都会笑话你没种,软弱没良心呢。连唯一的姐姐都能狠得下心不管。这可是既能为你姐撑腰,也能为你自己增光的事情。”

丑姑连软带硬,好说歹说了半天,口都差点说干了,姜大牛才闷声闷气的说:“那村里人要是不同意,怎么办?”

“你是主事人,别人都只是跟过去给你撑腰的。你开了口,大家自然就顺着你的话说了。再说了。这次的事你处理好了,在我们村也没有人敢欺负和暗地里瞧不起你了,大家会觉得你真的长大了,有本领了,能撑得起门户了。不然,你们家就永远只能象现在这样。”丑姑又说了一大通,总算令姜大牛点了头。

丑姑松了口气,又说:“光借我们家的驴子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就坐你奶奶一个人吗?她也不会骑驴子啊。这样吧,我现在去宁家村找宁家借他家的马和马车,明天一早再陪大家一起去牛头村。正好可以用车把春花姐载回来。一路上大家也能轻松些,又节省了时间,一天就能跑个来回了。不然,等我们走去走回来,又耽搁了时间,地里活也多。”

这话姜大牛爱听,并且有丑姑跟着去,他总觉得莫名的心安了些。而且借了宁家的马车,还可以把事情往宁家村宣扬宣扬,也相当于是把事情闹得更开。

“行了,你先回去和你奶奶说好。我去了,要是不按今天说好的办事,我是要捣乱的。”丑姑在他走前,又叮嘱了一句。

姜大牛乖乖的点了点头,回家去了。

到家后,姜大牛把和丑姑说好的话,对奶奶说了一遍。姜奶奶稍微想了想,果然就同意了。毕竟这真的是对姜家有利的事情,不仅仅是为了姜春花,最主要的是让姜大牛出了头,这对他们家在村子里的地位,确实有帮助。而且还可以起到敲山镇虎的作用,让姜大牛的媳妇陈家瞧瞧,免得他们以后也欺负姜家。

这年头,虽然大多数是婆婆折磨儿媳妇的,但也有那母老虎仗着娘家人多势众,欺负婆婆和男人的。姜家就剩她一个老婆子和姜大牛,而姜大牛的媳妇却有几个兄弟,和叔伯,真讲闹起来了,姜家还真干不过陈家。

但是如果姜大牛自己立得起来,声名在外,陈家自然就不敢随便闹事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大家就齐聚在姜家门口了。姜奶奶这次总算做了点面子,早早备好了稀粥和咸菜,众人各自喝了一大碗,就准备出发了。

没一会儿柱子赶着破马车和骑着驴子的丑姑一起过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