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节(1 / 2)

加入书签

这次,村里人个个都表现的很感谢她,好象突然间,村里人又把她家当成了姜吴村的一份子。

就连姜春花都又开始上她家来窜门子了。

“春花姐,你奶奶究竟想干什么啊,怎的又打了你?”丑姑一段时间没见过姜春花了,姜春花明显的瘦了,完全脱去了原有的少女肥,多了几丝楚楚可怜的风韵,也更加漂亮了,一双眼睛更加显大了。

“别提了。对了,你的针线活全做完了吗?”姜春花明显不想谈家里的事情。

反正她已经对这个家完全死心了,熬到出嫁了就算数。这个家她不再留念了。所以,这段时间,她在家里也什么活都不干,她奶奶骂,她就当没听见,她奶奶要是不给她吃,她就不吃。一顿两顿不吃也不会饿死人,但一天两天不吃,她奶奶也怕她饿死了。

她这副样油盐不进的态度,反倒让姜奶奶和姜大牛骂都不敢骂得太过,生怕她死了,就麻烦大了。再加上姜奶奶卖桔子赚了钱,心情好,也不再整天争对她,所以,最近几天,她的日子反而好过了些。不然,丑姑见到的就不会是个面色看上去还较为正常的姜春花了。

丑姑颇为自得的把自己做的一双鞋子拿出来给姜春花看。

姜春花简直被气笑了,“你做的是个什么东西嘛,我七八岁时就比你做的好了。”姜春花恨不得给她直接折掉了,再重做。

“我可是很用功的在做啊。”丑姑十分汗颜,她还在为自己终于独自一个人完成了一双鞋子而沾沾自喜,哪里想到居然被姜春花批成这样。

她真的很用功了,花了好几天,才把一双鞋子搞完工呢。虽然有点丑,但她不在乎啊。反正乡下孩子,稍微热点,光着脚板的一大堆呢。她还能有双鞋子已经不错了。

“你再过两年也该说亲了,连双鞋子都不会缝,可怎么好?”姜春花语重心长的对她说。乡下人取媳妇,一定会考量女孩子的会做些什么活计,女红可是重中之重呢。

“我才不说亲呢。”丑姑不以为然的说。

十二三岁,说什么亲,到二十岁再说吧,而且她明知自己长得丑姑,连姜大牛家这么穷的人家都不想要,还能再说到哪家去?并且,她还懒得嫁到穷困人家去,侍候着一大家子,还得包生男娃。这种日子有什么可贪图的,还不如当个老姑婆呢。

“瞎说,哪有姑娘家不出嫁的。留在娘家,时间长就是惹人嫌呢。”姜春花有感而发。其实也不是她要硬留在家里,不过是姜奶奶看在她是个主要劳动力的份上,在外面说的好听,想让孙女在家里多享享福。要大点了的再出嫁的鬼话。

她以前还真信了,奶奶是想让她在家里多享福,现在看来,完全就是有利可图,她留在家里不仅可以帮家里干最重最累的活。而且丑姑爹哪年不要给她添置一点新衣料子啊。要是她嫁了,这些衣料子就得不到了。她奶奶算的精明着呢。

除了必要的,奶奶让她缝衣服穿了,这些衣料子,还有不少都是奶奶存着呢。她也可以想象得到,这些衣料子,她是没想头了,只怕全得留下来给姜大牛娶亲用了。她出门子时,能给她带一身新嫁衣就不错了。

“你不是明年就要嫁了吗?”丑姑不解的问。

“呵呵,我现在才知道自己就是个傻子。算了,不说这些事。你去找些可以做鞋子的破旧衣服出来,我再帮你多整些鞋底子,以后我出门子了,你也可以自己慢慢学着做。”姜春花转移了话题。

接下来几天,姜春花帮丑姑又多整了几双大些的鞋子,把他们三姐弟两年后的鞋底子都整出来了。丑姑为了感谢她,还送了她两颗白菜几个萝卜。

“我不要。你留着自己家吃吧。”姜春花哪里肯收。

“拿着拿着,你家早没菜吃了吧。我家还有呢。”丑姑劝道。

姜春花脸红如血,难堪的收下了菜。她家是真的没菜吃了,这几天她奶奶和姜大牛都不停的在她耳边说,让她找丑姑要一点菜回来吃。虽然平时不觉得白菜萝卜有多好吃,但是没有它们可真不行。他们家里上餐吃了萝卜干,下餐再吃了干豆角,无肉无油的,还不如煮点白菜粥,萝卜饭好吃呢。

丑姑很明白,姜奶奶让春花来她家窜门子,为的不就是拿点菜回去吗?她可不想让姜春花回去又挨打挨骂。而且,她家是真的不缺这点菜。她本来就种的格外多,而且山林小屋中她和宁二还贮存了不少的菜。真要没菜吃了,她还可以和宁二去取。

结果,两人都没想到的是,因为宁二经常来窜门子,姜吴村的人没敢象以前那样明目张明的欺负丑姑,所以就算怀疑她家有菜,在她拿出了一篓子之后,就再也没有敢打她家的主意了。所以,她也没和宁二说要去山中取菜,毕竟这种时候进一趟山非常不容易,不到万不得已,她才不会在这个时候进山呢。

倒是宁二有些可惜的说:“早知道,就不把菜存到山里去了。现在要想去拿也麻烦。”

“存着就存着吧,开春了,我们一样可以去取的吃呢。你以为一开春,菜园子里就能长出新鲜的菜啊。”丑姑笑道。

一句话就把宁二说的无话好说了。

第81章 做鞋

因为有姜春花的帮忙, 丑姑也不愁自己要缝补的衣服和要做的鞋袜了。有人精心教导和时时督促,丑姑的针线水平上升的很快。

看着丑姑终于能自己从头到尾的做完一双鞋,样子也不是太难看, 姜春花总算松了一口气, 说:“我终于是完成了一项任务。”她觉得教丑姑学这些,比让她自己干都难啊。

丑姑得意的看着自己做好的鞋,心里美得很。比起上一双来说, 这双鞋真的好看了很多, 而且上一双还有部分活是姜春花帮她完成的。虽然这双鞋还完全不能和姜春花所做的相比,但进步却有目共睹。

“你这双勉强能穿, 你还要多做几双,以后就不用发愁不会做鞋了。”姜春花又说。

“谢谢你啊。”丑姑真心实意的道谢。如果不是姜春花这么用心的教她, 她还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做鞋子呢。

“丑姑,其实你学什么都很快, 你还是要多用些心在针线上,不然以后也是你自己发愁。”姜春花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丑姑这双鞋, 虽然成功了,但是水平还真的不怎么样。以丑姑的聪明劲,她其实早该学会做一些简单的衣裳了。

“我知道了。我会用心学的。”丑姑连忙保证道。她见不得姜春花为她担心的样子, 她甚至都在怀疑, 原身有点把姜春花当妈的意思。

“恩, 做鞋你基本是会了。只要再多做几双,会越做越好的。赶明儿我再教你裁衣服。”姜春花笑道。

“家里哪有布裁新衣服哦。”丑姑提醒她,今时不同往日了。每年的这个时候, 吴猎户都会请姜春花给丑姑姐弟三人裁身新衣服,而今年丑姑没有这个打算。因为她没有银子去买布,而且她觉得他们姐弟三人暂时也不缺衣服穿。

姜春花愣了一下,连忙转移了话题,说:“这几天村里人都在赶集办年货了。”

“哦。”丑姑兴趣缺缺的应了一声,头都没抬的专注在手中的针线活上。姜春花的话提醒了她,她决定帮宁二和柱子,阿爷一人做一双鞋出来。宁家一屋子男人,没一个女人帮他们缝缝补补的,其实也是个大问题。

平静的日子马上就到了腊月二十。宁二又来约丑姑去集镇。

“明天一起去吧。马上要过小年了,多少也得买点东西。”宁二说。

“好啊,估计村里人都会去买东西。”丑姑这次很是爽快的同意了。她猫在家里也够无聊了的,也该出门走动走动一下。

今年村里比往年要富裕一点儿,听小猫子说,有几户人家都已经开始办年货了呢。虽然也不过是多买了两斤肉和两斤点心而已。但这对于,一个本来就吃不饱的穷村子来说,已经算是奢侈的行为了。这些行为,让村里过年的气氛越来越重了。

宁二拿起明儿写的大字指点了几句,柱子和小弟就急不可待的想叫明儿去玩了。

丑姑连忙说:“行了,让他们去玩吧。”反正现在宁二教的东西也都很简单,除了字之外,这些启蒙的知识,她都能指点明儿,也不在乎这点子功夫了。两条村子虽然离得不远,但大冷的天,宁二和柱子也不会天天过来她们家。孩子们能撒着欢玩的次数也不多。

宁二没有再拘着明儿问功课,他也明白,明儿的进度已经很快了,不能进学去正式读书,就他这个半吊子水也不可能教出明儿来。虽然他自己考了个秀才,但教书育人他还真不在行。他才多大点啊,没有当夫子的能力。

柱子他们在外面快乐的玩闹,丑姑看着宁二脚上的旧鞋子,问:“上次那双新鞋怎么没穿?”

宁二不好意思的说:“等过年时候穿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