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节(1 / 2)

加入书签

“明天不用去了。小鱼干也不用再弄了,剩下的这些我们留着冬天慢慢吃也尽够了。”大刚淡定的说。他就猜到了这个结局,反正他们托丑姑的福,走在前头,已经赚了。

家里已经存了约十斤小鱼干了,反正他们家这些时间来,已经赚到了一百多个大钱存起来了。而且还吃了过几次肉和馒头了。这些收入早就抵过了赔给丑姑家的粮食。

王婶子却心疼的说:“不卖了,从哪儿去找钱啊。”这段日子,他们家的生活开的好了,两个小的孩子明显的长胖了有精神了。就是她自己也因为肚子里有了油水,干活都有力气了。

“我们得再想其他法子赚钱啊。实在不行,就去打柴吧,现在多打点存着,到了冬天才有柴火卖。”大刚说。

他虽然不能出去打柴,但却可以在家里把柴整理出来,一捆一捆的弄好,到时候就由他们的爹挑出去卖。往年大河也一样会去卖柴,只不过一到秋末,打柴的人多起来了,就难得打到好柴火了。所以得现在开始存柴,捡粗大的树枝砍回来,晒干,冬天才能卖出好价格来。

“每年你爹也卖柴,能得几个钱啊。”王婶子不满意的说。

因为大河年年都没有存好柴,打到的柴不太好,晒得也不太干,很显然也卖不出价来。本来柴火就不值钱,一担一百斤也就十个大钱而已。力气再大的人,也就能挑一百五十斤去卖,走那么远的路,就为了十到十五个大钱,乐意干的人也不多。

大河每每还只能得到八,九个大钱。跑一趟,能拿回家四五个钱已经不错了,而且也不能天天都去,因为离集市太远,又还得去砍柴,能去个三五趟已不错了。当然不可能赚多少钱回家,能给家里换个一两斤盐就不错了。

“行吧,我从明天开始去砍柴,多砍些先存着吧。”大河倒是同意儿子的说法,反正他现在还有力气,能干得动,一个月去卖十趟柴,也能得个一百钱。现在存好了柴,以后光是去卖,不用边打柴边去卖,省时又省力,肯定要比往年赚的钱多。

他只要一想到家里存了一百多个大钱,就有了干劲。这段时间卖小鱼和小鱼干,手头宽松,隔几天就割半斤肉回来,还尝过了馒头。一家人吃得好,身体就有劲,干活也有了力气。

小猫子也和他爹一起去打柴,给他爹当个帮手。他爹砍下粗大的树枝,他就在一边把大树枝上的小树枝先砍下来,晒在一边,等晒得差不多干了,就再收回来。大刚就在家里把这些柴再晒好,砍成小截小截的,捆好。等大河挑去卖。

小猫子去干了三天,王婶子终于不好意思在家里闲着了,也拿了扁担去挑柴回来。不然等大河一个人往家里挑,就得挑好几趟,也很累人的。

看到媳妇终于知道主动干活了,大河连累都觉得不累了。

两口子各挑了三担,就把这三天大河和小猫了砍好的柴全弄回家了。粗粗一估算,也有七八百斤呢。再干个两三趟,他家就有足够的柴挑出去卖了。

在这期间,丑姑和宁二又进两趟山,依旧在他们平时打猎的地方转悠,没有跑远。他们也猎得了几只山鸡。拿出去卖了,一家分了个五十个大钱,还买了一点肉回来。

“这个收入也不错了。再多存几回,一家搞一两银子的余积,我就满足了。”宁二笑道。他要求也不高,有吃的有喝的,再有一点余钱就行了。

“你想的美呢,一两银子的余积。按现在这个收入,就得再搞二十次。”丑姑笑道。

宁二也跟着算了算,说:“你这个算术算得可真快,二十次是太久了。说不定都下雪了,我们也不可以来打猎了。”

“就是。所以我们下次干脆再进深山。沿着我爹走的路去弄多点东西回来,说不定两三次,就能存一两银子呢。”丑姑熊心勃勃的说。

“行,去那边是不是得在山里过夜啊?”宁二问。

如果要过夜,就得多做点准备,不然,就象平时这样去,是不行的。

“是哦。那么远。肯定得过一夜。”这下子,连丑姑也犯愁了。如果她和明儿要过在外头呆两天一夜,就得提前和他们娘说好,让她带好小弟。

不用说丑姑有这个担心,就连宁二都得说服老爷子答应他和柱子进深山,老爷子要是不同意,也是白搭。

第46章 知情

宁二回到家,和老爷子一说,果然老爷子大惊失色,非常不赞同的说:“那怎么行,山里多危险。你们平时在山边上打打转,弄两三口山鸡回来就不错了。咱们现在也没缺吃的到那个地步,不能拿命去拼。”

“你这话说我好象就是去送死的。没那么多危险。再说了,虽然家里没有到山穷水尽。可马上就要到冬天了,只要下雪,我们就不可能进山了。那时候就是想弄点东西去卖,也不可能了。家里的粮食能撑到春天吗?”宁二反问。

老爷子心里哪能没这个数,只是不想让宁二去涉险而已。

宁二也明白老爷子的担心,可他总不能让老爷子带着柱子去,自己在家里闲着吧。说白了,这个家是他的家,是该他来操心这些事的。老爷子早就该享些轻闲了。不是为了他,老爷子早就带着柱子去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他也很明白,老爷子把自己一生的积蓄都花在他身上了。不然,老爷子拿着自己的积蓄,带着个还能干活的孙子,再花点银子,给柱子找个能干的媳妇,一家人也能过个普通日子。

他希望自己能起个当家人的作用,照顾好这一老一小。不然,他活着有什么用?他又不是不知道,老爷子这段时间都经常出去干活,还把柱子和马留给他。为的还不是多给家里挣点粮食回来啊。

但现在不是抢收的时候,老爷子出去干的活,又累又收入小。宁二想说不让他去吧,还说不出口。老爷子也是想着自己能干就多干一点,哪天他干不了,还不得靠宁二自己了。而且还有个柱子是需要人照顾的,他要给宁二减轻负担。

宁二好说歹说,老爷子终于同意了。他还想着自己也跟着去,但马不可能骑三个人,只得听宁二的话,留在家里。

“你就放一百个心吧。我会照顾自己和柱子的。不能让你没人送终,否则我就是死都不能闭眼。”宁二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

“我呸,别瞎说,小孩子家家的。乱说些什么。”老爷子怒骂道。

“好啦,好啦,我办事你放心。我自己最怕死了,我还得活得长长久久的,给我家生几个大胖小子呢。”宁二嘻嘻哈哈的笑道。

老爷子这才笑了。只要宁二有这个心,就不会轻易出事。

而丑姑这边,倒是很顺利。她把这事和她娘一说,妇人虽然很不情愿,但也只得同意。因为丑姑说:“不出去不行了,不然,冬天就只得饿死了。”

“可我不会煮饭。吃饭要怎么办?”妇人问。

丑姑黑着脸,恨不得骂娘,却只能安慰她说:“没事,我多煮两天的饭菜,你只要热一热就行了。”

“哦。”妇人应一声,也不知道会不会热。最终丑姑还是教了小弟,告诉他如何生火烧灶。她怕那妇人连这个都不会啊。

好在小弟平时也跟着她在厨房里转,这点活儿早就会干了。

“娘,就用这个蒸笼,直接把饭菜都放进来,锅里加上半锅水,水开了,过一会儿饭菜就热了。就可熄火了。”丑姑说着示范给小弟和他们娘二人看。

她怕这个娘直接在锅里热饭菜,会把好好的饭菜全部烧焦,吃不成。因为她真正见过这样的人,有些人就有这个本领,能把个厨房弄得象火灾现场。

“家里平时就关着门,特别是晚上要小心点。”丑姑不放心的又叮嘱了一遍。她怕趁着他们不在家,又有心起坏心。这段时间因为卖小鱼儿的事情,村子里人心又在浮动。难保没有人觉得她已经赚了不少钱。

“恩。”妇人淡淡的应了一声,就不理会他们了。

她还不担心有人来干坏事,反正这村子里,也就她一个人功夫最好了。虽然她这几招真不算什么,但打三四个粗笨的农家大汉还是没问题的。

丑姑再想想这妇人好象是个练家子,单手就能举起王婶子,也放心了。她都怀疑自己力大,是从这母亲身上遗传来的。

“唉,要是她能干活,肯定比柱子还厉害。”丑姑心中暗叹。这么好的劳动力,居然什么活也不干,实在是太浪费了。不然,也轮不到她在这里累死累活,挖空心思的想法子多赚点钱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