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嫁给残疾大将军后 第52节(1 / 2)

加入书签

整个大堂内因为顾怀瑾的话而变得鸦雀无声, 大家看了看顾怀瑾,又看了看一旁的谢宁,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他竟然说这样一个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是杀害长懿长公主的凶手?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顾染嵩也被顾怀瑾的话给吓得一懵, 随即他站起来, 狠狠地啐了一口:“老七,你还要不要脸?为了给自己开脱, 把这种重罪推到这么一个弱女子身上。”

他瞧着顾怀瑾, 心头一阵恼火。这个老七,果然城府极深,为了把自己给摘干净,连周显恩的夫人都敢拖下水。虽然他乐得见顾怀瑾去招惹周显恩, 两人决裂。

可今日是扳倒顾怀瑾的绝好机会,只要咬定了凶手是他,哪里还需要什么周显恩, 直接就能让他死无葬身之地了。

顾怀瑾似乎毫不在意顾染嵩的话,只是盯着不远处的谢宁,抬了抬手里的耳坠:“本王这样说, 自然是有证据的。我手中的耳坠是在点翠林里找到的, 正是谢氏的。关于这一点我相信今日赴宴的,总会有人留意到。而且点翠林乃是长懿长公主私人的寝殿所在,她出现在那儿本就可疑。”

他的声音顿了顿,眼中却是古井无波,“如果本王没有记错,宴会散去是在午时左右, 那么以此推断,谢氏遗失耳坠的时间也刚好和长公主遇害的时间一致,如此,还有什么可辩驳的么?”

周围人倒吸了一口凉气,望向谢宁的目光变得微妙了起来。但见她确实没戴耳坠,信王手上所持之物多半就是她的。

谢宁藏在袖袍下的手都气得发抖,直勾勾地盯着顾怀瑾,可后者像是没有看到她一样,还在抽丝剥茧地分析指向她的证据。

世人都说他为人正直,今日一见,果真是让她大开眼界,还真是一位言而无信的“君子”!原来是在这里为她下了套,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去追查真凶,只是想找一个替罪羊。

她闭了闭眼,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压下了心中的愤懑,沉声解释:“是,我承认这耳坠是我的,我也承认,我去过点翠林,但那只是因为我迷路了而已,这又算得什么证据?若是按照您的说法,随便谁进去掉了物件,都要被指认为凶手么?”

她的话音刚落,一旁的顾染嵩眼神一亮,拍了拍手,指顾怀瑾大声道:“听到没?你这算个狗屁证据。你还拿着凶器在附近,还好意思用一串耳坠去给别人定罪?”

顾怀瑾压根儿就没有管大吵大闹的顾染嵩,嘴角微微上扬一个弧度,却没有说话,只是指了指谢宁的裙摆。

谢宁一愣,眉尖收拢,不知他此有何意。却还是顺着他的手势往下看去,却在看清自己裙摆时,她瞬间睁大了眼,藏在袖袍下的手也收紧了些,不一会儿,就紧张地出了一层薄汗。

是她疏忽了,顾怀瑾果真是有备而来。

在座的宾客和顾染嵩还没想明白是发生了什么,不过是指了指她,怎么就见她一脸惊异的模样?而且连话都说不出口了。

顾怀瑾知道谢宁有几分聪明,不用多说也自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不过见周围人似乎还没有想明白,他只得开口解释:“你们可以看她的裙摆,上面沾染了一些棉松子,这种草极容易黏在人的衣摆上,这就去她在点翠林待过的另一个证据。现在就可以派人去查一查,长公主遇害的地方,是否长了这些棉松子。若是我没有猜错,应该还会在附近发现她的脚印。”

听到这样说,众人又把目光放到谢宁的裙摆上,仔细一看,果真是沾染了些细小的棉松子。随意扫过,很容易认成是衣摆上的纹路。若不是顾怀瑾提出来,他们压根都不会注意到这一点。

这一下连顾染嵩都说不出话了,顾怀瑾手下的侍卫正要去点翠林。一直沉默的谢宁忽地开口,目光却是冷静:“不必麻烦了,我承认我在点翠林见过长公主,可那只是意外。我不小心碰到了长公主殿下和……”

她别过眼,喉头微动,似乎在斟酌该怎么开口,“我不小心看到长公主在与人争吵,毕竟这是公主的私事,我一个外人不好插手。出于礼节,我也并未去看她在与何人争吵。只是在一旁躲了一会儿,隐约听到那人叫玉郎。很快我就走了,至于后来发生了什么,我也不知道了。我一出点翠林就遇到了高驸马,不久后才听说长公主遇刺。”

说出长公主与男子幽会,对她的情况会更有利,也便于追查。可她终究还是不忍心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去说出那样的真相,让高驸马难堪。

大堂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也拿捏不准她话里的虚实。一旁的高驸马身子一怔,却是突然抬起头盯着谢宁瞧,眼中的情绪晦暗不明。

顾怀瑾轻笑了一声:“按照你的说法,谋杀长公主的人极有可能是那个玉郎的人?可惜你的运气不好,随意扯谎都没有撞对。我查过了山庄里的名册,来赴宴的人根本没有一个叫玉郎的,就连山庄里的下人和客卿也没有。便名字里带玉字的,都无一人。而你却捏造一个叫玉郎的人出来,连他的样貌也不知道。怎么,现在你要说是你听错了?”

“你……”谢宁皱了皱眉,这人是铁了心要让她顶罪了。怪不得他要来算计她,原来是他压根找不到那个玉郎的人,这才将她拉过来做了挡箭牌。

她极力地压着心中的怒气,也顾不得和他讲什么尊卑了。直视着他,换了个问题:“信王殿下口口声声指认我是真凶,那我请问您,我谋害长公主的动机为何?”

她与长公主是今日才见了一面,并不熟识,也未曾发生过争执。若说这杀人的动机,她是半点都没有的。

大堂里的人听到谢宁的话,有不少人也点了点头,她说的没错,这平白无故杀人确实不合理,总要有个缘由才是。

顾怀瑾似乎料到了她会这样问,没有丝毫慌乱,反而笑了笑:“因为妒忌。”

听他这样说,谢宁一愣,周围看戏的人也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怎么又扯上妒忌了?

“长公主今日邀请周大将军去品鉴书画,她一向都对他颇为欣赏。所以你误以为长公主对周大将军别有所图,所以你妒忌,你恨长公主,才想杀了她。这就是你杀人的动机,我想这一点高驸马应该比谁都清楚。”顾怀瑾虽是对着谢宁说话,目光却落在了高驸马身上,冲他笑了笑,“高驸马,您说呢?”

高驸马喉头微动,始终低着头,似乎还沉浸在丧妻之痛中。旁边已经有人在窃窃私语了,顾怀瑾虽然将话说得体面,可长懿长公主的风评一向不佳,骄奢淫逸,尤其是喜好圈养面首,府中客卿都是她的“入幕之宾”。

众人望向高驸马的目光也带了几分同情,无权无势的驸马,名头响亮又如何,绿帽子早就不知道戴了多少了。

片刻后,高驸马还低着身子,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似乎是承认顾怀瑾的说法了。只是放在袖袍下的手微微收紧,脊背压成了一个难堪的弧度。

谢宁面上涌出几分血色,却是目光无惧地看着顾怀瑾:“信王殿下果真好手段,臣妇今日见识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是我没有做过的事情,任他人如何栽赃陷害,也自有公理。真相如何,你我争论也无意义,不如等大理寺前来判断。”

现在她只能等了,等她能不能寻到真正的凶手。若是能在大理寺来人之前,找到真凶,也许她还有挽救的机会。

顾怀瑾对她的话不置可否,只是抬了抬手:“把此女扣起来,严加看管。”

一左一右的侍卫正要来拿人,谢宁沉了沉眉,微仰下巴:“我乃镇国大将军夫人,还有诰命加身。在没有定罪之前,谁都不能将我当做犯人一样羁押。”

一旁的侍卫闻言果真停了下来,面露难色。她既然是朝廷命妇,擅自对她动手确实是逾矩了。若是她事后追究起来,这可是能治他们不敬之罪的。

她瞧着顾怀瑾,因为被他摆了一道,气得已经顾不得许多了,也便直言不讳:“殿下刚刚所言不过都是您的臆测,匕首在您的手里,若是论起嫌疑,第一个要羁押的也不该是我。不如您好好说说,末时的时候,您在哪儿?我这里,自有高驸马可为我作证,我与他都无作案的时间。殿下有在这里冤枉我的时间,不如想想怎么给自己洗脱嫌疑。”

她确实有嫌疑,信王的嫌疑才是最重的。既然非要拖着她下水,那就大家一起好了。

顾怀瑾挑了挑眉,倒是有些小看她了。不过能不能羁押谢宁也无所谓,左右大理寺也快来人了,这桃花山庄也被围得水泄不通。她一个小女子在此,也翻不出什么风浪。

“本王没做过的事情,也不会成真,这点就不必你担心了。时候不早了,就把大将军夫人好好请回去,稍作歇息,等大理寺来了人,看你还说不说实话。”顾怀瑾眼神微动,一旁的侍卫收回了刀,对着谢宁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她也不想再待在这儿了,只是深深地瞧了一眼顾怀瑾,便转身走了。

屋内的人交头接耳,还在讨论到底谁才是凶手,有押谢宁的,也有押顾怀瑾的,可更多的人却是将矛头指向了谢宁。

毕竟顾怀瑾这一番指认,有理有据,虽还有些漏洞,可总体已经能后描绘出一个大概的真相了。

顾染嵩阴沉着脸,也要出门,路过顾怀瑾身时,冲他冷哼了一声:“别以为你今日胡言乱语一通,就能把你自己摘的一干二净。你手持凶器,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地。父皇那儿,我一定会如实禀报的,看你到时候还怎么巧舌如簧。”

说罢,他就拂袖而去了。

顾怀瑾似乎毫不在意他这样的态度,反而将手中的耳坠收好,还理了理袖袍上的褶皱。余光扫过跟在雍王后离去的高驸马,眼中闪过一丝戏谑。

好戏,才刚刚开始。

他将袖袍上的褶皱抚平,也负手出去了。整个大堂就只剩下还没洗脱嫌疑的宾客,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