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嫁给残疾大将军后 第6节(1 / 2)

加入书签

“我没事。”他别过了目光,靠坐在床榻上。语气虽然还是那样冷淡,却比以往缓和了许多。

听到他的话,谢宁紧绷的肩头才微微松了一些。只是见他将头偏转在里侧,她忽地意识到自己离他太近了,急忙往后缩了缩身子。

“将军,我去给你端杯参茶吧。”谢宁站起身,低垂着眉眼,双手拢在袖袍下。

周显恩没说话,谢宁也习惯了他这样,便转身去出去了。只是她出去后,他才睁开眼,一直望着她的背影,神色莫名。他复又低垂了眉眼,看着自己的双腿,上次是初六,距离现在不到半个月。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凝重,没想到日子竟然提前了。

不多时,传膳的丫鬟来了。周显恩面上又变成了一派淡漠,他推着轮椅在桌椅旁坐定,谢宁也端着参茶出来了,她像是困得快要睁不开眼,只是强打起精神用膳。

周显恩的气色如同平常一样,正随意地挑着菜,只是目光时不时会落在谢宁身上。自然也看出了她神色倦怠。他执着筷子的手收紧了些,终究还是没说什么。

用过膳后,谢宁端坐在软榻上,周显恩还在,她也不好撇下他睡觉。只是上下眼皮一直在打架,好几次差点直接想倒头就睡了。她眨了眨眼,强迫自己清醒些,晃眼看过去,只见周显恩推着轮椅去了隔间的书房。

见他走了,她微微松了一口气,他一般都会在书房待很久,思及此,她也便合衣躺下了。只是她才阖上双眼没多久,就听得屋外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传来。

“二少爷,二少夫人,奴婢是老太君房里的翠英。今日梅花开的正好,景阳厅办了赏梅会,府里的贵人们都去了,老太君差奴婢来问问,少爷和夫人可有兴致去凑个热闹?”

谢宁眉头紧蹙,抬手揉了揉眉心。一夜未睡,她只觉得连心头都有些发虚了。奈何是老太君的意思,她只能强撑着身子起来。她望了望屏风后的周显恩,但瞧着他丝毫没有动身的念头。

谢宁只好先应道:“翠英姑娘稍等。”她走到了屏风后,轻声问道,“将军,这赏梅会您可要去?”

周显恩眼皮都没掀起来一下,只是漫不经心地道:“不用理会。”

谢宁抿了抿唇,道:“将军若是不去,那……我便自己去了。”

周显恩翻书页的手一顿,旋即淡淡地道:“你也不用去。”

这是周显恩第一次管她的事,倒是让她颇有些讶异,不过她还是低着头道:“将军,这赏梅会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得去的。”

周显恩的眉头微不可见地皱了下:“没见过梅花么?有什么可瞧的。”

她明明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还去赴什么赏梅会?这些人的面子,拂了便拂了。

谢宁忽地沉默了一会儿,周显恩见她没说话,以为是自己的语气重了些。他握紧了书册,抬起眼帘,却只见谢宁弯唇冲他笑了笑。

“盛雪梅花,自然是好看的。将军不去也没关系,待我去为将军折几支好看的回来。”她一笑,眉眼间都带着鲜活。

周显恩瞧着她强颜欢笑的模样,心头只觉得气闷。他握着书册的手忽地松了些,低下头冷声道:“随便你。”

谢宁见他像是有些生气,也不知他生气的缘由。可他低着头不理人,她瞧着时辰也不早了,犹豫了一会儿也便出去了。

她回到卧房时,脸上的笑意才渐渐淡去,无奈地摇了摇头。她自然也不想去那什么赏梅会,可她不能不去。周显恩的身份和她不同,他不去也没人敢置喙。而她进门不过一日,若是无故推脱老太君的邀请,周家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她定会被有心人说成是故意摆架子。

屋外的翠英还垂首侯着,她止住思绪,取下了搭在架子上的狐裘斗篷给自己围上。临出门时,她又向着隔间的周显恩道:“汤婆子我刚刚灌好了,就搁在桌上的。天寒,将军若是要出门记得揣上。”

说罢,她便跟着那个叫翠英的丫鬟一道走了。屏风后的周显恩将书合上,烦躁地扔到了一旁。

他神色复杂地看向门口,脚步声已经渐渐远去了。双手慢慢放在轮椅上,面上闪过一丝犹豫和挣扎,直到指节已经握得泛白,轮椅却没有动分毫。没有人扶着,他连台阶都越不过去。

半开的天窗下,被切成束状的阳光透了进来,投射在他的双腿上。他的手忽地一点点松开,仰躺着,紧紧地阖上了眼。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我就想睡个觉,我容易么?

第10章 赏梅

今日风雪骤停,从院子到景阳厅的路上繁花盛开,松柏掩映。谢宁跟在翠英身后,一路无话。她刻意把斗篷系得松了些,冷风就从她脖颈里灌进去,这才激得她的困意消散了几分。

绕过三四座阁楼和几道拱门,终于到了景阳厅。远远地,就听得一阵嬉笑声。挑开桃金丝棉绸竹帘,只见熙熙攘攘的姑娘、妇人围坐在一起,席对面则是一堆老少皆有的男眷,正上方端坐着的是常老太君。

厅内多是红木家具,地上铺的是金八色吉祥如意锦毛毡,金丝檀木小圆桌上点了时兴的熏香,白玉镂雕三足炉里冒出袅袅白烟。四下角落都摆着青玉缠枝莲纹花瓶,并着几个垂首恭听的丫鬟、婆子。谢宁一进来,屋内众人的目光就向她投了过来,她垂了垂眼帘,回了个温和的笑。

“新妇来了?哎哟,好孩子快过来,同老身坐一起吧。”常老太君眯眼笑了笑,手里还杵着云纹蛇头楠木拐杖。

“谢祖母。”谢宁欠了欠身子,也就移步过去了。待她行至老太君身边,旁边立刻有丫鬟端来椅子。她甫一坐定,丫鬟又递来了暖手的汤婆子。

“二郎近日身子可好?”常老太君见着周显恩未至,似乎颇有些担心。

谢宁回道:“劳祖母记挂了,夫君尚且安好。”

常老太君抚了抚腕上的檀香木佛珠,又道:“二郎喜静,想来也是不爱凑这些热闹。”她的声音顿了顿,“不知他平日里都在做些什么?总是一个人待在屋里,也怕他觉得烦闷。”

谢宁笑道:“夫君平日里也就是读书作画,不然便是在榻上小憩。”

常老太君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眼中一道精光闪过,转瞬又换上了更深的笑意:“你说的也是,老身是他的祖母,心中自然也牵挂他,他这孩子就是身子不大好。”她叹了叹气,面上也带了几分哀恸,“若是二郎身子有什么状况,你且记得来告知老身,也好为他调理。平日里,他的饮食起居也应当注意才是。”

常老太君这些话落在谢宁耳朵里,反而让她有些疑惑。若是关心周显恩,为何不亲自去探望,反而要同她这儿弯弯绕绕地打听?她也不去深想,只是先顺从地点了点头:“谢宁记着了。”

“你是老身的好孙媳,二郎身边也就你一个贴心人,咱们祖孙得多关切着他才是。”常老太君拉着谢宁的手,红润的脸上满是慈爱的笑。

谢宁低眉顺目,连连称是。二人又寒暄了几句,忽地又聊到了这次的赏梅会。

“今日虽说是赏梅会,也不过是一家人凑在一起逗逗闷子。你且先饮些酒暖暖身子,待会儿咱们还有些消遣。”常老太君还拉着谢宁的手,只是目光望向窗外的梅花林,萎缩的唇瓣翕动。

谢宁循着她的目光望去,景阳厅的正门、窗户打开,恰好可以看见将那一片梅花林,风一吹动,花瓣纷纷扬扬飘落,尽数洒在雪地上,当真是极美的景色。

不多时,又有年轻一辈的姑娘、公子们抚琴吟诗,权当为大家助助酒兴。小辈们儿玩的不亦乐乎,长辈们就饮酒闲谈,在这儿冬日里,看起来倒是其乐融融。

这厢谢宁还在欣赏着美景和歌舞,女眷中就有人向她走了过来,定睛看去,正是周玉容。她今日打扮得十分亮眼,穿着绣千枝叶梅大红锦衣,连指甲都细致地涂好了丹蔻,她走到谢宁身旁,掩嘴一笑:“哎哟,二嫂嫂今日怎的又是一个人?这不知道的,还以为您就是咱们府里的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呢。”

谢宁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眨着眼冲她和善地笑了笑。她不想和周玉容再结梁子了,倒不如装傻充愣,让她过过嘴瘾,说不定此事就揭过去了。

周玉容见谢宁不说话,只是冲她笑,心里反而一阵窝火,谢宁这副模样在她看来就是压根没把她瞧上眼。

谢宁可不知道自己服了软,还是将周玉容给得罪了。屋子里热,她只觉得困意又来了,刚刚喝了杯酒,她没忍住暗自揉了揉眉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