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69章 这事以后再说(2 / 2)

加入书签

吴扬帆便让贺诗意把这个订单发给贺凌霄,交给他的代工厂生产。

工作室现在接单子不只是设计,连生产也一并接了下来,设计好后,委托云帆科技或是贺凌霄的代工厂进行生产,然后再把成品交给客户。这样一来,就免得客户再去找代工厂,少了麻烦。而工作室这儿,又可以赚点差价。工作室作为两家代工厂的大客户,在加工费方面自然可以优惠一点。当然在合约里给客户的,可得按市价。这其中的差价,就由工作室进账了。这一点,客户没什么意见,毕竟在扬帆工作室这儿的价格比起向国外订购的价格低上许多,他们也是赚到了的,制作的成品货物在芯片的成本上降了至少两成多。

其实,一个芯片的成本,除了设计之外,是较低的。国外的之所以那么高,一是专业技术费用较高,再就是进口还得增加好些税费。一个芯片,专业技术费就占了大头。真正生产的成本没占多少。

扬帆工作室这儿,主要的支出除了物业支出,就只是员工工资、福利及税费而已。物业是吴扬帆自己的,根本不用出房租,最多也就是交一些水电而已。

所以,利润是特高的。一个单子,多的可以赚上百万,有些甚至是上千万。

芯片本就是高科技行业,也更是高利润行业。特别是在国内市场独此一家的情况下,只要在价格上比从国外进口的稍低到一成两成,就极具竞争力了。

说来,吴扬帆的设计速度可是极快的,这两个星期就弄好了五六个单子。如是照他速度下去,只要是代工厂产能跟得上,一年赚他几百亿根本没问题。因为国内本就需要几百亿的芯片产品。他完全可以把这个市场全部拿下来。

当然,芯片是一个更接换代特别快的产品,有时一个月一代。吴扬帆不能只把精力花在已有的芯片设计之上,还得研发最新的产品,以及培训业务。

本来,吴扬帆是打算着升级光刻机回来之后,投入到一纳米的芯片研发之中去。现在看到有这么多的单子,不忍心,总不能真的明年才交货吧。在两个代工厂产能跟得上的情况下,越早越占领国内市场,对于国家,对于国内的公司,对于他自己的工作室都是有极大的益处的。

花了三个多月时间,吴扬帆加上贺诗意她们把接到的单子都解决完毕。而代工厂那边,贺凌霄那儿,两台升级版的光刻机都在两个月之前投入生产,满负荷地运转。升级版的光刻机在速度上比第一代的快了一倍,便让吴扬帆交货的时间提前了好几个月。

云帆科技这边,在最后一个月,也有一台升级版的光刻机投入生产。他们之前也只知道吴扬帆前往魔都去研发光刻机的升级之事,并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完成。吴扬帆一回来阳州,都是在实验室与卧室之间,大门不出二门不逛,所以云帆科技的人都不知道他已经回来很多天了,在魔都公司交付升级版的光刻机之时,才知道这第二代光刻机已经生产了两台了。总经理知道这事后,专门打电话来给吴扬帆,怨他怎么不首先考虑云帆科技。吴扬帆笑了几声说:“没事,贺董那儿也就先占两台而已,接下来的生产出来的都是云帆科技的,等云帆科技不需要之时,再甩给贺董。”

贺凌霄那儿规模没有云帆科技这么大,有着三台光刻机已是达到饱和。接下来生产的自然是云帆科技的了。

这三月之后,又是到得年底时分。

吴扬帆完成了全部的订单之后,轻松不少,考虑着年底得给发多少奖金给工作室这些这么努力的员工之时,叶妍打来了电话。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