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7章 这是搞株连(2 / 2)

加入书签

“凡不参与此战的大理部落,令其各守家门,不得接应或者收留逃窜者。否则杀灭!”

“凡派兵增援羊苴咩城者,大军既往不咎,谅其不知内情,允许召回援兵或者向大宋效忠,供应大军适当的粮秣以赎罪,否则杀灭!”

“所有大军通行的部落领地,该部落必须做到不得让羊苴咩城的军卒存身,凡大军推进道路上上出现羊苴咩城或段氏军伍袭扰大军者,该部落同罪!”

“从即日起,大军休整十日,十日内未向指挥部表态者,一律视为敌对者,若有不良动机,杀灭之!”

“允许南部、西部、东部等部落在大军推进的道上向大军表态······”

在章惇下达一道道军令时,就意味着整个南征军的前线作战部署完成,是所有将领必须的遵行的。

郑侠本来还等着诸武将像文臣那般没完没了的纠缠呢,结果,所有的武将都是一声喏······再想想章惇的各项命令,郑侠发现,似乎采纳了整个讨论的所有意见,偏偏又有所不同。

官家选将还真的是做到了人尽其才。如今的形势,在对待大理的征伐上,章惇这番操作应该是最合适的。

······

“这是在搞株连呀!”

当章惇的战前令,抵达朝廷后,朝堂便有了这样的议论。还好章惇是文臣,若是武将,说不定还会有什么杂七杂八的废话。

赵曦却是对章惇的所有做法给与了高度评价。如此分类对待,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滥杀的,同样也能警告那些心怀侥幸着,还直接表明了大宋朝廷的态度。除了没法消除大宋皇权之争的传言,其他都已经做到了极致。

也是,皇权之争是不是属实,真不是章惇可以随意评论的。

章惇狠辣,但并非不知进退。

“富相,朕也在朝廷提一个凡是吧,凡是有肆意针砭章子厚前线行为者,朝廷可遣其南行,能用三寸不烂之舌夺下大理治权者,朕封其首功!”

大理地形以及只有一支大军出征的现状,让这一次战事无法做到像打西夏那样以势压人,只能是全军推进。如此,就很难避免大军陷入所谓汪洋的人民战争中。

章惇能先礼后兵,提出分别对待的作战令,这本身就是解决大理战事最为合理的方式。

这与上两次南征不同,那时候只需要攻伐,不需要考虑大理的势力状态,这一次战事结束,预示着国朝将全面接管大理。

也就是说,章惇的几条战时令,基本可以分辨出能否接受大宋接管大理的势力态度,并一劳永逸,在这一次出征时,就奠定国朝统辖大理的基础。

别说是株连,就是屠杀又怎样?

“都是些闲言,官家无须担心,内阁已经针对性的予以斥责了。臣工的眼界始终还是需要提高的,朝廷倒也不必计较······”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